什么是绝句?什么是律诗?
一、绝句
绝句,又称截句、断句、短句、绝诗,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形式。各家对其解释并不一致,有人以为“截取律之半”以便入乐传唱。
绝句由四句组成,分为律绝和古绝,其中律绝有严格的格律要求。常见的绝句有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六言绝句较为少见。
二、律诗
律诗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属于近体诗范畴,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律诗起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仗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等进一步发展定型,盛行于唐宋时期。
律诗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其常见的类型有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
扩展资料:
形式特征:
一、绝句
绝句每首四句,按每句字数,可分为五言绝句、六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绝句、七言绝句较多,六言绝句极少。按格律要求的严格程度,可分为律绝和古绝。
律绝跟律诗一样,依照律句的特点,讲究平仄,押韵严格。古绝,即古绝句,是和律绝对立的一种绝句,虽然押韵,而相对来说平仄较为自由,或者可以说是有些诗人不愿受格律约束而创作的。
二、律诗
广义律诗的包容度很大,它允许拗格存在,允许三仄尾。如崔颢的《黄鹤楼》就是典型代表。
狭义律诗格律非常严谨,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
律诗通常每首八句,超过八句的 ,则称排律或长律。以八句完篇的律诗,每二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
每联的上句称为出句,下句称为对句,两句构成对句关系;前联的对句和后联的出句的关系则称为邻句关系。
律诗句子字数整齐划一,每句或五言,或七言,分别称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五律规定每句五字,全首共四十字;七律规定每句七字,全首共五十六字字。还有每句六字,全首四十八字的,称六言律诗,传世作品极少。
百度百科——绝句
百度百科——律诗
古诗、律诗和绝句的不同之处有:
一、体裁不同:
1、古诗,又称古体诗或古风,中国古代产生于唐代以前的一种诗歌体裁。
2、律诗,是近体诗的基本形式之一,它萌芽于南朝齐永明时,定型于初盛唐间,成熟于中晚唐时期。
3、绝句,是近体诗的基本形式之一,唐人曾以律诗为近体诗的总称,近体绝句也包括在内,后来才划分出去。
二、存在与发展时期不同:
1、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以唐朝为界限,从《诗经》到南北朝的唐前诗歌,均为古体诗。
2、律诗,起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仗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等进一步发展定型,盛行于唐宋时期。
3、绝句,起源于汉魏六朝的乐府短章,绝句在南北朝都已定名、定型。
三、格律、押韵要求不同:
1、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相对于近体诗,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
2、律诗可分为广义律诗与狭义律诗:
(1)、广义律诗的包容度很大,它允许拗格存在,允许三仄尾。
(2)、狭义律诗,格律非常严谨,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
3、绝句可分为律绝与古绝句:
(1)、律绝跟律诗一样,依照律句的特点,讲究平仄,押韵严格。
(2)、古绝句虽然押韵,而相对来说平仄较为自由,或者可以说是有些诗人不愿受格律约束而创作的。
百度百科——古诗 (古代诗歌体裁)
百度百科——律诗
百度百科——绝句 (传统诗歌体裁)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