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牛腹肉和牛腩的区别

小肉包1年前 (2023-12-04)阅读数 24#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牛肉丸潮汕

牛腹肉是牛腹部获得的牛肉的总称,它的主要营养物质是蛋白质和矿物质,脂肪含量比牛腩高。而牛腩指的是带有筋、肉、油花的肉块,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以及人体所需的大部分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B群。

牛腹肉与牛腩的区别

部位不同是牛腹肉与牛腩的主要区别之一,牛腹肉指的是牛腹部获得的牛肉的总称。而牛腩指的是带有筋、肉、油花的肉块,一般指的是牛腹部以及靠近牛肋骨处的松软肌肉。

牛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以及人体所需的大部分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B群。而牛腹肉主要的营养物质是蛋白质和矿物质,以及维生素A和其它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其脂肪含量比牛腩略高。

牛腹肉和牛腹肉都比较适合正处于生长发育的人,或者是术后、病后调养的人食用,对于身体的发育和恢复有一定帮助作用,但是需要注意消化能力较弱以及患有肝病、肾病的人不适合食用。

肚皮肉和五花肉有什么区别?

“牛肉丸”很多人都吃过,但真正吃过纯牛肉丸的人少之又少。因为当今市面上的纯牛肉丸比例实在不多。从纯到不纯,有一个过程,这是供需双方长期博弈之后平衡的结果。

牛肉丸的用料和制作方法多种多样,价位也相差两三倍,细分之下,牛肉丸也是有鄙视链的。

纯牛肉丸鄙视不纯的牛肉丸

潮汕牛肉丸至今不到100年历史。中国古代长期禁止吃食牛肉,进入民国,政策相对宽松,但受传统观念影响,加上潮汕本地并无大量养殖黄牛,吃牛肉依然是小众。牛肉丸最早源自梅州的客家人,解放前传入潮汕之后历经改良而成。尽管口味受到食客认可,但几十年来一直处于边缘地位,其中有多种多样的原因,最主要还是受限于经济购买力。

改革开放后,经济水平上来了,越来越多人吃得起牛肉丸,需求量增大,原来的制作方法跟不上,迫使制作商家想办法。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牛肉价格一路飙升,成本太高限制了商家的利润,开始出现部分商家用猪肉等肉类掺杂到牛肉里面的情况。传统手打牛肉丸效率低下,开始有机器加入到部分生产环节当中。到二十一世纪初,潮汕牛肉丸知名度广为传播,这种情况就变本加厉。

时间一长,制作工艺和产业链都日趋完善,现在的机器已经可以做到从肉到丸一条龙生产,即便是掺了其它禽畜肉类,依然可以做出很好的口感和味道。日积月累,当人们习惯了混合型牛肉丸之后,逐渐忘却了纯牛肉丸的味道了,甚至吃起来嫌淡。有些商家甚至宣扬“纯牛肉做的牛肉丸不好吃”的说法,那就是睁着眼睛说瞎话了。只能说混合型也有好吃的,纯牛肉丸也有不好吃的,当调味和口感都做得好的情况下,当然是纯牛肉的好。

而混合型牛肉丸并非一无是处。它的好处就是便宜,让更多人有机会尝到“牛肉丸”,也让牛肉丸的口碑更容易传播。

带来的弊端则是原产地坚持传统工艺用纯牛肉打造的高品质牛肉丸,因为价格居高不下而吃的人变少,知道纯牛肉丸美味的人也就越少,由此陷入恶性循环,形成一个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故而即便是潮汕本土,也有不少年轻人从未吃过纯牛肉打的牛肉丸。

那么,如果牛肉丸里面除去水、盐、粉等调料,肉类部分不是100%牛肉做成的,是否就构成“假牛肉丸”呢?

从商业诚信的角度上讲,的确就是造假。

但从法理上,还不能这么说。

现行的行业标准,是允许加入一定比例的其它肉类和配料的。

2011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贸易行业标准·肉丸》将丸子分为三类。特级:含肉量应大于65%,淀粉的含量小于6%;优级:含肉量大于55%、淀粉含量小于8%;普通:含肉量大于45%、淀粉含量小于10%。

按这个标准,乍看会觉得最差的牛肉丸起码也有45%的牛肉含量吧?事实并非如此。

因为该标准中还有一条:“肉丸中主料肉的占比要大于10%”。也就是说,只要牛肉含量超过10%,肉类总含量超过45%就可以称之为合格的牛肉丸了。所以,理论上,不管特级、优级、还是普通牛肉丸,都有可能只含10%的牛肉。

机智的网友一定会会心一笑:哈哈哈,肯定是掺了猪肉。

想得美!

如果是两年前,那么恭喜你猜对了!现在猪肉这个价格,掺假都掺不起了!

掺7000多块一吨的鸡胸肉不香吗?

猪肉、鸡肉尽管不够上纯真,但起码安全。更糟糕的是有些不法商家会添加一些不可描述的东西,整颗牛肉丸里面一点肉类都没有,因为是不合规产品,就不细说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贸易行业标准·肉丸》是针对全国的肉丸来说的,因为不止潮汕有牛肉丸。这给了一些人造假的空间,打着潮汕牛肉丸的名义,却用远低于潮汕牛肉丸的制作标准来制作。一度让潮汕牛肉丸市场陷入窘境。

2016年,广东省卫计委发布了《广东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汕头牛肉丸》,规定牛肉含量需大于九成等标准。

也就是说包装宣传带有“汕头牛肉丸”字样的牛肉丸,至少有90%的牛肉含量,尽管依然低于传统牛肉丸的比例,但已经算业界良心了。理论上不达标的商家会受到处罚。

然并卵。因为造假的商家只要玩玩文字游戏,把“汕头牛肉丸”改为“潮汕牛肉丸”就没事了。总的来说,这一标准聊胜于无吧,起码知道这一规则的食客,购买时可以看看包装,或者看看网页上的配料成份表。

纯牛肉丸是灰白色的

肚皮肉和五花肉区别如下:

五花肉:有五层,一层肥一层瘦,总共五层,因此叫做五花肉。肥瘦适中所以吃起来口感味道比较好。

肚皮肉:一般为一大块肥一大块瘦的肉,一般炒菜时用此肉。

五花肉(又称肋条肉、三层肉)位于猪的腹部,猪腹部脂肪组织很多,其中又夹带着肌肉组织,肥瘦间隔,故称“五花肉”。这部分的瘦肉也最嫩且最多汁。

肚皮肉一般为猪或者牛肚皮部位的肉,这部分肉脂肪含量较高,一般瘦肉与肥肉分界明显,高血压者不宜多吃。

扩展资料:

五花肉挑选

上选的五花肉,以靠近前腿的腹前部分层比例最为完美,脂肪与瘦肉交织,色泽为粉红。次之为在接近猪后臀尖部位的五花肉,五花三层分明,肥瘦肉厚度相当,一整块五花肉厚度为一寸左右。

牛腹肉和牛腩的区别

五花肉要挑夹精夹肥的,好的可以夹上近十层,也叫“夹心肉”;品质差一点的,只有夹四五层;再差一点的,一层皮,一层肥肉,一层瘦肉,就没了。就算是差的肉,也有讲究,要看是肥肉多,还是瘦肉多,如果是瘦肉多的话,尚可勉强;反之,则万万不能选用。

选择好的五花肉,可用手摸,略有沾手感觉,肉上无血,肥肉、瘦肉红白分明、色鲜艳。

1、肥瘦适当五花肉就是层层肥瘦相间,比例接近吃起来才会不油不涩,口感恰到好处。

2、富有弹性稍微捏、按,好的五花肉质弹性佳,猪皮表面细致,不会过干或过油。

3、颜色鲜红新鲜五花肉正常应该是鲜红色的,若颜色呈现不正常,千万别选购。

4、色泽明亮明亮的色泽代表五花肉新鲜,过暗很可能是不新鲜了;而太鲜艳则很可能经过人工处理。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五花肉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