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硬膜外血肿与硬膜下血肿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桃子12个月前 (12-04)阅读数 6#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血肿硬膜外

硬膜下血肿

[病因病理]

硬膜下血肿发生在硬膜下腔,是颅内血肿中最常见,约占50%-60%,根据血肿出现症状时间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3种。

大多数血肿主要来源于脑皮质挫裂伤灶中的静脉和动脉受损伤出血而致的,常常发生在外伤着力部位以及对冲部位的颅骨骨折致脑表面的动脉或静脉破裂而形成硬膜下血肿。另一出血来源是脑表面的桥静脉,即脑表面浅静脉回流至静脉窦处被撕裂而形成硬膜下血肿,此类血肿多不伴有脑挫裂伤,仅为单纯性血肿,但血肿较广泛地覆盖于大脑半球表面。

血肿形成时多为新鲜血液或柔软血凝块,3天内逐渐变成硬凝块并与脑膜粘着,2周内凝块逐渐液化,肉芽组织逐渐长入脑膜粘着面,逐步机化,其硬膜粘着面形成血肿外膜,蛛网膜粘着面形成血肿内膜,内外膜将血肿包裹。

[临床表现]

硬膜下血肿以急性及亚急性较多见,且经常合并严重脑挫裂伤。因此常有严重意识障碍、昏迷加深或清醒后昏迷、单侧瞳孔散大和其他脑压迫症状。并发脑疝时可出现生命机能衰竭的症状。

[影像学表现]

硬膜外血肿与硬膜下血肿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1.CT表现:

CT检查是硬膜下血肿首选检查方法。在CT平扫上,血肿的密度直接与血红蛋白含量有关。在急性期及亚急性期,伤后血肿多呈新鲜血液或软血凝块,3天内血液凝固,血浆吸收,血红蛋白浓缩。因此,此期均有典型CT表现,主要特点是颅骨内板下出现新月形高密度影,CT值可高达70HU-80HU,体积大,也可以表现为双凸形高密度影。部分可为混杂密度影,有的可出现液-液平面,即高密度血凝块沉于血肿下部或溶血后含铁血红蛋白下沉所致。在慢性期和亚急性后期,由于血红蛋白的溶解和吸收,血肿密度随时间逐渐减低,伤后1周-2周变为等密度,伤后1个月变为低密度影。增强扫描脑表面的小血管增强而使密度血肿衬托更为清楚,4h-6h后延迟扫描,约40%患者血肿边缘出观点状或线状强化,为包膜或血肿相邻脑表面充血强化所致,从而显示血肿轮廓。无论急性期/亚急性还是慢性期的硬膜下血肿,均伴有脑挫裂伤或脑水肿,在CT片上均有占位效应。因其在CT片上仅是占位效应,表现为病变侧灰白质界限内移,脑沟消失,脑室普遍受压变形,甚至消失,中线结构向健侧移位。

2.MR表现:

硬膜下血肿的MRI信号改变,随着血肿不同时期而不同,其信号强度变化规律和硬膜外血肿相同。急性期,血肿内的红细胞内含有去氧血红蛋白,使T2缩短,T2加权像上呈低信号强度,而在T1加权像血肿的信号与脑实质信号强度相仿。在亚急性期,在 T1和 T2加权像上均为高信号影。早期慢性硬膜下血肿信号强度和亚急性期相仿。随着时间的推移,高铁血红蛋白继续氧化变性,一变成血红素,血红素是一种低自旋,非顺磁性的铁化合物,T1时间长于顺磁性的高铁血红蛋白,因此在T1加权像信号强度低于亚急性期,由于蛋白含量仍高,其信号强度仍高于脑脊液,在T2加权像,血肿为高信号。

[鉴别诊断]

低密度的硬膜下血肿应和蛛网膜下腔扩大和硬膜下水肿鉴别。

硬膜外血肿

[病因病理]

硬膜外血肿发生于硬膜外腔内。占颅内血肿25%-30%,主要以急性发生为主,占86%左右,有时并发其他类型血肿。一般发生在着力点及其附近,经常伴有骨折。由于骨折损伤脑膜中动脉引致硬膜外血肿占3/4,其次是损伤静脉窦、板障静脉、导静脉而导致血肿。因此可根据骨折线通过脑膜血管和静脉窦的部位来判断血肿部位。故此,硬膜外血肿最好发部位为颞顶区,其次为额顶矢状窦旁,可单侧或双侧。

血肿开始为新鲜血液和血块,几天后血块液化并被逐渐吸收,周围有薄层肉芽组织形成,l个月左右形成肉芽包膜,内含血块液化之液体,混有柔软凝块,有的可机化成固体。

[临床表现]

一般常有明显外伤病史,伴有颅骨骨折损伤血管而出血,尤其是动脉性出血,因此病程多为急性或亚急性,慢性极少,故伤后昏迷较深,持续时间较长。有明显颅内压增高改变和生命体征表现,如头痛、恶心、呕吐,呼吸、脉博缓慢,血压升高。同时,神经系统定位征一般较明显,如出现中枢性面瘫、失语、肢体瘫痪等,如不及时清除血肿,会出现脑部症状、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等,严重危及病者生命。

[影像学表现]

1.CT表现:

硬脑膜外血肿绝大多数(85%)都有典型的 CT特点:在颅骨内板下方有双凸形或梭形边缘清楚的高密度影,CT值40HU-100HU;有的血肿内可见小的圆形或不规则形的低密度区,认为是外伤时间太短仍有新鲜出血(较凝血块的密度低),并与血块退缩时溢出的血清混合所致;少数血肿可呈半月形或新月形;个别血肿可通过分离的骨折缝隙渗到颅外软组织下;骨窗位常可显示骨折。此外,血肿可见占位效应,中线结构移位,病变侧脑室受压,变形和移位。静脉源形硬膜外血肿因静脉压力低,血肿形成晚,CT扫描时血肿可能溶解,表现为略高密度或低密度区。少数病人受伤时无症状,以后发生慢性硬膜外血肿,这时作增强后扫描可显示血肿内缘的包膜增强,有助于等密度硬膜外血肿的诊断。

2.MRI表现:

血肿发生的部位多位于直接接受暴力的位置,多有局部骨折,头皮血肿,一般血肿较局限,不超越颅缝的界限。硬膜外血肿的形态改变和CT相仿。血肿呈双凸形或梭形,边界锐利,位于颅骨内板和脑表面之间。血肿的信号强度改变,与血肿的期龄有关。急性期,在T1加权像,血肿信号与脑实质相仿。在T2加权像血肿呈现为低信号。在亚急性和慢性期,在T1和T2加权像均呈高信号。此外,由于血肿占位效应,患侧脑皮质受压扭曲,即脑回移位征。与颅骨内极距离增大,脑表面(皮质)血管内移等提示脑外占位病变征象,得出较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

需与硬膜下血肿呈梭形高密度鉴别。

一般来讲,主要依据出血量,一般是在幕上脑出血的时候,推荐出血50毫升以上可以考虑开颅,幕下10毫升就可以了。

还要考虑出血的原因,高血压出血就需要开颅。但是由于抗凝药物、抗血小板药物引起的出血就不应该手术。而且还要考虑病人的全身状况,一般状况差的也不要手术。第三,考虑病人的年龄,适应症是综合考虑不是单一考虑。

腰麻和硬膜外麻醉都属于椎管内麻醉,但是两者有多处不同之处。

1、穿刺部位

硬膜外穿刺几乎可以包含整条脊柱:腰椎最多、主要做下腹部双下肢手术;胸椎次之,主要是胸部、上腹部和全麻辅助麻醉;颈椎几乎没有,因为风险过高。而腰麻,主要穿刺点是腰椎2-3或3-4,这样保证不会刺伤脊髓。

2、穿刺层次

硬膜外穿刺:皮肤-皮下-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硬膜外间隙

腰麻:皮肤-皮下-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硬膜外间隙-硬脊膜-蛛网膜-蛛网膜下腔

3、作用机制

硬膜外麻醉将药液注入硬脊膜外腔(位于硬脊膜和黄韧带之间的潜在腔隙),扩散的局麻药将此腔内穿出椎间孔的神经根麻醉。

腰麻是将局麻药经腰椎间隙注入蛛网膜下腔(位于蛛网膜和软脊膜之间的实体腔隙,充满脑脊液),以阻滞该部位的神经根

4、用药剂量

硬膜外用药量比腰麻时大5~10倍

5、作用时间

腰麻起效快,大约5分钟内就可达到满意效果;硬膜外麻醉起效慢,大约15分钟。

6、持续时间

腰麻持续时间短,一般2-3小时;硬膜外麻醉由于置管,可持续长时间维持。

7、适用范围

脊柱椎体

腰麻:下腹部、双下肢手术。

硬膜外麻醉:包括胸部、上腹部、下腹部和双下肢。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