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腔梗”与“脑梗”是一回事吗?两者用药有区别,不要过度治疗

桃子1年前 (2023-12-04)阅读数 11#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脑梗塞血管

#脑梗和腔梗的区别是什么#

一位老年朋友跟华子说,他检查头部CT,发现了好几个腔隙性脑梗塞的病灶,这是不是脑梗塞,以后会不会偏瘫?华子问他现在有没有什么异常的感觉,他说没有啥感觉,胳膊腿活动都正常。有人告诉他需要吃他汀类药物和阿司匹林,他要不要吃呢?

华子告诉他,现在不必担心会出现偏瘫,不过以后需要注意预防,要进行 健康 的生活方式,如果有慢性疾病,要积极去控制。但关于预防药物,要看危险程度才能决定用什么,不要过度治疗。

“腔梗”与“脑梗”是一回事吗?两者用药有区别,不要过度治疗

关于 腔隙性脑梗塞(腔梗),主流医学的意见,是脑梗塞的一种类型 ,不过病灶非常小,而且发病区域不在功能区域,所以大部分患者不会出现任何症状,如果不去做头部的CT、核磁等影像学检查,可能一辈子都发现不了。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腔梗”是一种影像学的描述方式 ,指的是在影像学检查的时候,发现了大脑中有微小的“腔隙”,就如同脑梗塞造成脑细胞死亡之后留下的空洞一样,所以被称之为腔隙性脑梗塞。

造成腔隙性脑梗塞的原因,也有不同的说法,主流的意见是,在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等因素影响下, 大脑中的动脉发生了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闭塞 ,造成了大脑神经细胞的死亡,之后液化被吸收,遗留下来的空洞。

另一种说法,是 随着年龄的老化,血管会发生退行性改变,远端细小的血管会退化,脑组织也趋向萎缩,脑组织与血管之间的间隙增大 ,在影像学检查时,就会表现出“腔梗”的特征。

在发现 脑梗塞之后,需要长期用药进行预防,主要用的药物就是他汀类药物以及以阿司匹林为代表的抗血小板药物 。他汀类药物可以降低胆固醇,对抗动脉粥样硬化,延缓硬化斑块的进展,对斑块进行加固,避免斑块的破溃。

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血小板,在斑块破溃的时候,可以避免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堵塞血管。这两种药物是预防脑梗塞的核心药物,需要长期服用才能发挥较好的作用。

但是药物有一定的不良反应,比如说他汀类药物有影响肝功能、造成肌肉损伤、引起新发糖尿病等不良反应。阿司匹林会造成出血危险性增加、胃肠黏膜损伤等不良反应。也就是说, 在用药的时候,药效的获益与不良反应的风险并存,所以必须要进行权衡,只有获益远大于风险时,才能使用药物

对于腔隙性脑梗塞而言,其风险性明显低于真正的脑梗塞,所以在用药方面不能一概而论 。用药的重点是对血压、血脂、血糖的调控,如果吸烟需要戒烟。如果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过高,依照风险因素大小,可以使用他汀类药物降至1.8~2.6mmol/L,而阿司匹林则需要更加明确的危险指征时才能决定是否服用。

重视基础疾病的治疗

高血压患者要把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最好可以控制在130/80mmHg。

糖尿病患者要把空腹血糖控制在6.1mmol/L以下,餐后两小时血糖在7.8mmol/L以下。

高脂血症者要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在2.6mmol/L以下,最好可以控制在1.8mmol/L。

改善 健康 的生活方式

戒烟、限酒(每天酒精量不超过25克),进行低盐(每天6克)、低脂(每天25克)饮食,荤素搭配,把主食的三分之一用杂粮、杂豆代替,多吃蔬菜,保持规律的一日三餐,不要暴饮暴食。坚持适度的运动,保证良好的睡眠。

脑梗和腔梗有什么区别?

腔梗是腔隙性脑梗塞简称,属于中医“中风”的一个类型,约占中风的19%,有10%—23%为无症状型,按照病灶大小分小于1.5cm为腔隙性脑梗塞,有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糖尿病(空腹血糖>6.1mmoL/L)、高血脂异常、冠心病等危险因素,均

可引起中老年人发生小的“腔梗”。

在“腔梗”患者中,部分可出现头晕、头痛、单纯的言语不利、单纯的轻度偏瘫,有的出现走路不稳、摇晃、肢体无力或活动不灵等轻重不同的症状。如果上述症状较明显,可在医生指导下,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应用扩张血管、抗凝、活血通络的中西药物,以改善血液循环,增加脑组织供血供氧,促进脑神经功能恢复,同时要进行自我保健,合理调养。

而脑梗死的病人多在安静休息时发病,有的病人一觉醒来,发现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流口水,吃东西掉饭粒,举不动筷子,这就是发生了脑梗死,常使人猝不及防。只有部分病人发病前有肢体麻木感,说话不清,一过性眼前发黑,头晕或眩晕,恶心,血压波动(可以升高或偏低)等短暂脑缺血的症状。这些先兆症状一般很轻微,持续时间短暂,常常被人忽视。

严格意义上讲还是脑梗死比较严重

脑梗是由脑血管内壁上粘附的“垃圾”,或随血液循环从其他地方流动到脑血管的“垃圾”所造成的脑血管堵塞;腔梗是在血液循环差的情况下,比较细的脑血管有的地方血液就流不过去了,成了没有血液的空腔,所以称为腔隙性脑梗。腔隙性脑梗虽然症状较轻,但其危害不可小视。除了会造成失眠健忘之外,还会造成头晕、痴呆等等。

不管是脑梗或腔梗治疗的关键都是要疏通血管,血管畅通了,血液循环正常了,脑梗自然就好了。如今,我国当代科学家樊长喜先生发明了一种能从体外直接疏通血管的樊字疗法,自1998年服务社会以来已为上百万患者重新新找回了健康,受到了各界人士的高度赞誉。《新华社》2009年10月20日、《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10月16日、《科技日报》2009年4月23日等众多权威媒体,都对樊长喜先生发明的这项无药除病的樊字疗法作了报道。

樊长喜先生的这项重大发明,填补了世界空白,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想详细了解樊长喜先生发明的樊字疗法,可访问樊字疗法网。但是一定要登陆樊字疗法官方网站,因为现在有很多网站都是假冒的。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