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家园和琉璃厂有什么区别
主要区别在于主营业务方面的区别,当然发展历史跟地理位置也有区别:
1、发展历史:
潘家园:市场形成于1992年,是伴随着民间古玩艺术品交易的兴起和活跃逐步发展起来的,现在已成为一个古色古香的传播民间文化的大型古玩艺术品市场。
琉璃厂:清初顺治年间,在京城实行“满汉分城居住”。而琉璃厂恰恰是在外城的西部,当时的汉族官员多数都住在附近,后来全国各地的会馆也都建在附近,官员、赶考的举子也常聚集于此逛书市,使明朝时红火的前门、灯市口和西城的城隍庙书市都逐渐转移到琉璃厂。
2、地理位置:
潘家园: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桥西南;
琉璃厂:北京市的西城区和平门外。
3、主营业务方面:
潘家园:市场分为地摊区、古建房区、古典家具区、现代收藏区、石雕石刻区、餐饮服务区等六个经营区。主营古旧物品、珠宝玉石、工艺品、收藏品、装饰品。
琉璃厂:主营书画。琉璃厂有许多著名老店,如槐荫山房、茹古斋、古艺斋、瑞成斋、萃文阁、一得阁、李福寿笔庄等,文化气息浓重。
扩展资料
潘家园开市时间:
周一至周五 早上08:30-下午18:00;周六、周日 早上04:30-下午18:00。坐店商户每日开放,周四、周五增加开放大棚二区,周六、周日市场全面开放。
琉璃厂开市时间
全天开放,开放时间9:00-18:00,免费。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潘家园
1985年宣武门西侧的象来街出现了自发的古玩市场。由于当时买卖古玩属于非法行为,因此文物部门经常查抄。刚形成规模便被查抄,市场先后辗转了几个地方。大约到了1989年,市场落脚到了潘家园。
那时候潘家园还是个拆迁地,面积有三个足球场大。地面平坦,只是还没开始建设。商贩们每个周六、日早上就开始摆地摊,卖货的主要是来自河北省、北京、天津以及周边各区县的。买古玩的有琉璃厂开店的、有串行买卖的,除此之外还有少数的收藏爱好者。
起初市场规模并不大,只有百余个地摊。买古玩的也只有百八十人,相互基本都认识或半熟脸。后来渐渐地扩展到了二三百个摊,市场也开始向西延伸。
市场西边有个大土坡,有少数山西、河南等地区的人开始在此摆摊,与土坡下卖民间流散古玩的自然剥离。几十个地摊在土坡上开始卖一些出土的瓷器和铜器小件。
当时这个拆迁地还是个大空场,四周也没有围栏,同时又都是临时的“野”摊,每当文物部门查抄市场的时候,由于执法人员太少,无法形成严密的“包围圈”,商贩们只要发现外围有情况,全场摆摊的人立刻包起东西四处逃窜。
由于那时的古玩行情比较好,有的商贩半天的工夫就能卖二三百元,东西若被抄等于白忙了,所以商贩们跑得都很快。当时地摊上卖的没有大件古玩,一般多是玉件、鼻烟壶、小瓷盘、小碗和花梨、紫檀、红木等小物件。这主要是防备随时查抄,这些小物件收的快,也容易逃跑。
这样的游击式市场维持了大约一年多,最后经文物部门与有关部门协调,大约在1991年前后,潘家园旧货市场最终被固定下来。
扩展资料:
鬼市对于外行来讲是个神秘的所在。而对于常潘家园淘宝的人来说,想找到淘宝的乐趣,非鬼市莫属。潘家园每周都有两天这样的鬼市——周六和周日。其中周六的鬼市尤为火爆。凌晨4点,潘家园门口已是到处人影。4点半,大门一开人们蜂拥而入,迅速各就各位。
目前,鬼市主要以批发为主,周末分布在各地的商家都需要起早进货,以便不耽误当天开张,所以潘家园的鬼市中各类珠串、玉石等也多为批发价,当然是个捡漏的不错时机。
每逢周末,是潘家园市场最热闹的时间,也是大多数收藏爱好者每周必来的时间。周末客流量大,而且商家货物更新也快,爱好淘书的能在书摊区淘到期刊、名著、古书、外文书等等;像印石、陶瓷、菩提、南红等等,都有大片区域分布,集中在一起挑选。
由于潘家园市场内大多商家都来自于全国各地,在每年过年前都会为回家做准备。因此,过年前一个月也是商家集中降价的时间。在这个时间段中,天气较冷,来逛摊的人相对其他季节本来就少一些,因此,商家都想抓住每一个来潘家园逛的顾客。这个时间也是捡漏的一个较好时机。
人民网—如何形成如何得名:闲话潘家园市场的由来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