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氏体类型组织有哪几种?它们在形成条件、组织形态和性能方面有何特点?
(1)两种。上贝氏体和下贝氏体。
(2)上贝氏体的形成温度在600~350℃。在显微镜下呈羽毛状,它是由许多互相平行的过饱和铁素体片和分布在片间的断续细小的渗碳体组成的混合物。其硬度较高,可达HRC40~45,但由于其铁素体片较粗,因此塑性和韧性较差。下贝氏体的形成温度在350℃~Ms,下贝氏体在光学显微镜下呈黑色针叶状,在电镜下观察是由针叶状的铁素体和分布在其上的极为细小的渗碳体粒子组成的。下贝氏体具有高强度、高硬度、高塑性、高韧性,即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
马氏体定义1: (有高碳的400系列)。 这些等级不锈钢中铬作为添加唯一主要的合金成分范围从11% 到17% 。 与铁素钢的等级一样。 然而, 含碳量从0.10 %被增加到0.65%,剧烈地改变马氏体合金的行为。 高碳材料通过热处理硬化.
定义2: 作为时间温度转化曲线被人熟悉。 如果一小钢片迟缓地被加热转变成奥氏体然后放入盐浴中浸泡保持恒温到一定长的时间接着快速的淬火, 通过检查判断奥氏体的转化程度和范围。 用同样的方法测试同样的钢的许多样本, 但是改变保持的温度和时间来研究钢的转换行为。 时间的信息被获得- 温度转化曲线在热处理实践是很好用的, 特别是针对马氏体回火和奥氏体回火 .
珠光体(淬透性)定义: 当钢加热到一个给定的温度然后淬火决定钢硬化深度和分布的性能(更加精确地它被定义作为严格冷却条件的一个相反措施在连续冷却必要生产一个马氏体的结构在早先奥氏体化钢中,也就是避免在珠光体和贝氏体的范围变化) 。 更低冷却速度可以避免这些变化, 加强钢的淬硬性。钢的临界冷却速度主要由钢成分决定。 一般含碳量越高,淬硬性越好,对一个指定计量断面熔合的元素譬如镍, 铬, 锰和钼可以增加硬化的深度.
贝氏体(分级淬火)定义: 热处理通过分段淬火来奥氏体化,以足够快到一个温度避免铁素体,珠光体或贝氏体的构成。 均热必须足够长以避免贝氏体的产生。 分级淬火的优点是与正常的淬火的相比,热压力降低了许多。 这防止裂裂缝和微小扭曲.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