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肝病大三阳的症状是什么呢?该怎么区别?

一语惊醒梦中人12个月前 (12-04)阅读数 8#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细胞结缔组织

1.疲倦乏力 这种症状是肝炎和肝硬化患者常见的共同症状。其程度一般与肝病的严重程度一致, 并随肝炎的好转而逐渐减轻其程度轻重不一。轻者感觉工作不能持久易疲乏,工作效率减低。较重者感觉全身乏力,两腿沉重,稍行动便觉全身软弱无力,不能支持,须卧床休息。 疲倦乏力发生原因在于: (1)肝细胞受损 肝细胞受损,导致血中胆碱脂酶下降,引起神经和肌肉结合的生理功能紊乱,使作用神经传导介质的乙酰胆碱在释放后不能及时破坏,较长时间作用横纹肌,使横纹肌兴奋过度而转入抑制。 (2)糖代谢紊乱 肝炎过程中糖的代谢发生紊乱,乳酸转化为肝糖原的过程迟缓,使乳酸在肌肉组织中堆积。同时糖代谢紊乱,也使三磷酸腺苷(ATP)的生成减少,肌肉组织能量供应不足。 (3)胆盐滞留 肝脏有病时,影响胆汁排泄。胆盐在体内滞留,而胆盐抑制了胆碱脂酶的作用。 (4)维生素E缺乏 肝脏有病时胆汁排泄不畅,胆内脂肪消化及吸收存在障碍,影响维生素E的吸收以致体内维生素E含量减少。维生素E具有调节体内酶系统的作用,能减少组织中氧的消耗,有利于增强组织对低氧的耐受性。维生素E缺乏时,肌肉耗氧增加,导致肌营养不良,出现乏力症状。 2.发热 肝脏病一般是无发热的,发热主要见于急性病毒性肝炎。黄疸前期及黄疸早期有发热及明显的全身症状,黄疸达高峰后发热减退,症状明显好转。若起病急骤黄疸严重,仍继续发热不退者, 预后往往转差,如重症病毒性肝炎(急性,亚急性肝坏死)可有高热。 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经常发热与下列原因有关: (1)肝细胞坏死; (2)胆道系统细菌感染的并发症; (3)身体其它部分感染的并发症; (4)放腹水后的感染。 3.体重减轻 判断体重减轻,应根据平时的体重。 体重减轻的原因是: 发病后饮食减少,消化功能障碍,机体蛋白、维生素、脂肪等合成功能障碍,代谢亢进,全身性消耗等。如明显消瘦,则见于长期有慢性肝病、肝硬化者。

参考资料:

http://www.wbwl.org/ShowPost.asp?ThreadID=1115

人体的四大组织是,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上皮组织

上皮组织也叫做上皮,它是衬贴或覆盖在其它组织上的一种重要结构。由密集的上皮细胞和少量细胞间质构成。结构特点是细胞结合紧密,细胞间质少。通常具有保护、吸收、分泌、排泄的功能。上皮组织可分成被覆上皮和腺上皮两大类。上皮组织是人体最大的组织。

折叠表面

被覆上皮分布在身体表面和体内各种管腔壁的表面。又分成单层上皮和复层上皮。前者包括单层扁平(鳞状)上皮、里、单层柱状上皮(有的有纤毛)、假复层柱状上皮(有的有纤毛);后者包括复层扁平(鳞状)上皮、移行上皮。被覆上皮有保护、吸收、分泌、排泄作用,可以防止外物损伤和病菌侵入。

单层上皮由单层细胞组成,常见于物质容易通过的地方。眼睛视网膜的色素层是单层立方上皮。分布在鼻腔、喉、气管、支气管等内腔表面的是假复层上皮。看起来像复层,实际是由不同高度的单层细胞所组成。较低的是杯状细胞,它可以分泌黏液;较高的是纤毛细胞,它可以扫除被黏液层黏附的吸入的尘粒。

皮肤的表皮,口腔、咽食管、肛门和阴道的表面,还有眼睛的角膜是复层上皮。复层上皮由多层细胞组成,更有利于保护作用。

腺上皮更具有分泌功能。以腺上皮为主要组成成分的器官为腺体。腺体分为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

外分泌腺有胃腺、肠腺、汗腺等。它们是由腺上皮围成的腺泡,分泌物流入其中央腔内,再由导管排到管腔或体表。

激素分泌

内分泌腺有肾上腺、垂体、甲状腺、性腺等。腺细胞常排列成团状、索状或泡状,没有导管,激素分泌后立即进入毛细血管和淋巴管。

动态平衡

上皮组织再生能力很强,复层上皮的表浅细胞不时脱落,深部细胞不断分裂增生,使上皮保持动态平衡。

结缔组织

结缔组织(connective tissue)由细胞和大量细胞间质构成,结缔组织的细胞间质包括基质、细丝状的纤维和不断循环更新的组织液,具有重要功能意义。细胞散居于细胞间质内,分布无极性。广义的结缔组织,包括液状的血液、淋巴,松软的固有结缔组织和较坚固的软骨与骨;一般所说的结缔组织仅指固有结缔组织而言。结缔组织在体内广泛分布,具有连接、支持、营养、保护等多种功能。

特征

结缔组织在动物体内分布广,种类多,包括固有结缔组织(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网状组织、脂肪组织),血液、淋巴,软骨和骨组织,它们都有共同的特征:

它们都起源于胚胎性结缔组织--间充质。在它们的组成成分中除细胞外,还有大量非细胞物质(无定形基质和纤维)。

肝病大三阳的症状是什么呢?该怎么区别?

间充质

结缔组织均起源于胚胎时期的间充质(mesenchyme)。间充质由间充质细胞和大量稀薄的无定形基质构成。间充质细胞呈星状,细胞间以突起相互连接成网,核大,核仁明显,胞质弱嗜碱性(图3-1)。间充质细胞分化程度低,在胚胎时期能分化成各种结缔细胞、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等。成体结缔组织内仍保留少量未分化的间质细胞。

肌肉组织

折叠肌肉组织的功能:收缩和舒张

由特殊分化的肌细胞构成的动物的基本组织。肌细胞间有少量结缔组织,并有毛细血管和神经纤维等。肌细胞外形细长因此又称肌纤维。肌细胞的细胞膜叫做肌膜,其细胞质叫肌浆。肌浆中含有肌丝,它是肌细胞收缩的物质基础。根据肌细胞的形态与分布的不同可将肌肉组织分为3类:即骨骼肌、心肌与平滑肌。骨骼肌一般通过腱附于骨骼上,但也有例外,如食管上部的肌层及面部表情肌并不附于骨骼上 。心肌分布于心脏,构成心房、心室壁上的心肌层,也见于靠近心脏的大血管壁上。平滑肌分布于内脏和血管壁。骨骼肌与心肌的肌纤维均有横纹,又称横纹肌。平滑肌纤维无横纹。肌肉组织具有收缩特性,是躯体和四肢运动,以及体内消化、呼吸、循环和排泄等生理过程的动力来源。骨骼肌的收缩受意志支配属于随意肌。心肌与平滑肌受自主性神经支配属于不随意肌。其重量达到人体0·4至0·6之间。

骨骼肌纤维

一般为长圆柱形,长约1~40毫米,直径10~100 微米。每条肌纤维周围均有一薄层结缔组织称为肌内膜。由数条至数十条肌纤维集合成肌束,肌束外有较厚的结缔组织称为肌束膜,由许多肌束组成一块肌肉,其表面的结缔组织称肌外膜,即深筋膜。各结缔组织中均有丰富的血管,肌内膜中有毛细血管网包绕于肌纤维周围。肌肉的结缔组织中有传入、传出神经纤维,均为有髓神经纤维。分布于肌肉内血管壁上的神经为自主性神经是无髓神经纤维。

平滑肌纤维

一般为梭形,长约20~300 微米,直径约6微米,妊娠期子宫的平滑肌长可达500微米,核为长椭圆形位于肌纤维的中央基膜附于肌膜之外。平滑肌常排列成束或排列成层。按其神经末梢分布方式可分为两类 :一类为少数,肌细胞的表面有神经末梢分布,其末梢呈念珠状膨大,而其他多数平滑肌细胞没有神经末梢,这些细胞则通过平滑肌细胞的缝管连接传递信息,使神经冲动扩散,机体内多数平滑肌如分布于消化管、子宫壁的平滑肌均属此类。另一类是多数,每个肌细胞表面都有神经末梢分布,各细胞直接受神经的控制,如眼的瞳孔括约肌与开大肌属于此类。此外,还有中间型的。平滑肌除具有收缩功能外,还有产生细胞间质的功能。

心肌纤维

心肌纤维呈圆柱形,直径约为15~20微米。心肌纤维有分支,互相连接成网,因此心肌可同时收缩 。心肌的生理特点是能够自动地有节律地收缩。

神经组织

神经组织(nerve tissue)是神经系统的主要组成成分,由神经细胞(nerve cell)和神经胶质(neuroglial)组成。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又称神经元。一个成人约有亿万个神经元,它们具有接受刺激、传导冲动和整合信息的功能,有些神经元还有内分泌功能。神经胶质是神经胶质细胞的总称,其数量约为神经元的10~50倍,主要分布于神经元之间,无传导冲动的功能,而是对神经元起支持、营养、绝缘和保护等作用。

作用:接收、整合和传递信息与兴奋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