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山药怎么吃 麻山药和白山药的区别介绍
众所周知,山药是一种药食同源的食物,目前它在我们中国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据了解,山药的功效非常多,比如降血压、延缓衰老、健胃等等。然而,山药的品种有很多,其中麻山药是大家比较喜欢的一个品种。那么, 麻山药怎么吃 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了解麻山药和白山药的区别吧!
一、麻山药怎么吃?
1.麻山药炖牛腩
准备这些食材:牛腩、麻山药、葱、姜、料酒、糖、 八角 、剁辣椒。将山药切块,牛腩焯水之后浮沫。然后在锅中倒入一些油,先用八角炸香,再放入葱姜块,接着倒入水、牛腩等 其它 材料,顿30分钟 左右 就可以了。
2.兰花酿山药
麻山药怎么吃 ?准备这些食材:鸡胸脯肉、火腿、黄瓜皮、麻山药、鸡精、鸡蛋清、葱、姜、水、盐、味精、干淀粉。然后把山药切成薄片,把鸡胸脯肉搅拌成泥,再加入葱姜水。接着用面粉抹在山药片上,同时抹上一层鸡泥,最后再用火腿末和黄瓜皮点缀成兰花状,放到盘里蒸15分钟就可以了。
3.什锦山药粒
准备的食材有:青红椒、罐装玉米粒、山药、水淀粉、鲜汤、糖、味精、盐。把麻山药和青红椒水切成玉米粒大小的丁,然后放到锅中焯水。接着在锅里放入一些油,把山药粒和青椒粒翻炒之后再加入鲜汤,最后放一些调味品就可以了。
二、麻山药和白山药的区别有哪些?
1.从表皮上分
白山药的表皮有毛孔疙瘩、紫斑,而且毛须分布紧密。但是如果是经过处理的白山药的毛须就会脱落,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就要通过疙瘩来辨别了。而麻山药的表皮比较光滑,并且毛须和毛孔疙瘩都是零星分布的。
2.从山药质地分
从山药的断口上我们能够看见:白山药质地紧实,而且纤维非常的细,结实,同时不容易断。而麻山药质地纤维粗糙,水分也很多,只要用水捏就可以挤出一些水,稍微一碰就会断。
3.从口感上分
白山药只要用开水锅煮十分钟就能熟,并且不管是蒸还是煮,口感都是干面香甜的,同时不会随着煮的时间而散开。但是麻山药不管你怎么蒸煮,都是脆的,所以比较适合做爽口菜。
文章结语:上文给大家介绍了 麻山药怎么吃 ,以及麻山药和白山药的区别,希望能够给到大家一些帮助。其实,山药的营养价值是我们不容小觑的,所以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把握好山药的摄入量哦!
炒白芍和白芍的区别是什么
1、营养价值不同
从营养价值的角度来说,很多人都觉得较贵的铁棍山药营养更好。但实际上,每100克的普通山药,含有蛋白质5.8克、淀粉18.4克、钾元素125毫克、多糖8.86克。而100克的铁棍山药,则含有蛋白质为4.2克、淀粉15.2克、钾元素142毫克、多糖9.26克。
所以说,两者可以说各有千秋,普通山药的蛋白质和淀粉含量要稍高一点,铁棍山药的钾元素和多糖则要稍多一点。但大体而言,两者的营养是差不多的。之所以铁棍山药如此之贵,还是因为“物以稀为贵”的道理。
2、口感不同
口感方面,由于普通山药的含水量较高,脆的几乎都可以掐出水来了。所以一般会被用为清炒,比如常见的“山药炒木耳”和“荷塘月色”,也可以作为煮粥和炖汤的原材料,味道都非常不错。
而铁棍山药吃起来更面更甜,所以一般蒸着吃最为适合。也可以蒸后压成泥,做成一些低脂的健康甜品。总而言之,想要蒸山药吃,就买铁棍山药吧,其他的烹饪方式则可以选择普通山药。
3、价格不同
市面的的山药一般分为两种,其一是稍微粗点的普通山药,价格较为便宜,其实叫做淮山药。另一种则呈现细长型,价格会贵一些,叫做铁棍山药。
区别:
生白芍有镇静,抗惊厥,镇痛,降温作用;白芍总甙能增强正常小鼠的学习和短时记忆,但不影响其长时记忆。生白芍对肝脏有保护作用,对胃液分泌有抑制作用。生白芍能显著增加小鼠心肌营养血流量,有升高血压和增强心音作用。
生白芍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的形成白芍中所含有的芍药甙对人体因醋酸引起的疼痛,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因甘草中含有的甲醇复合物对于这种疼痛也有明显的镇痛作用,所以两者可以同用,效果更好。
炒白芍中的提取物对于肝脏有保护作用。如提取物乙醇能够降低同功酶的活性,可以对抗肝脏组织中的噬酸性变性以及坏死。炒白芍对于肠胃管道可以起到很好的抑制作用,防止肠胃组织自动收缩产生的痉挛反应。
炒白芍可以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可以吞噬一些病变的细胞,从而起到免疫的作用。炒白芍对于一些炎症有抵抗作用,如关节炎。炒白芍还可以调理月经不调,腹痛泄痢、养血止痛、治疗胸腹胁肋引起的疼痛。
扩展资料:
一般多选择排水良好,通风向阳,土层深厚、肥沃的土壤。栽前应精耕细作,深耕30-40厘米,耕翻1~2次。结合耕翻每亩施厩肥或堆肥2 500~4 000克作基肥,耙平作成宽1.3~2.3米的高畦,如雨水过多,排水不良,畦宽可减至1米左右,畦间排水沟20~30厘米,畦长可视地形而定。芍药忌连作。
主要为分根繁殖,也可用种子繁殖,但因种子繁殖生长周期长,生产上应用较少。
⑴分根繁殖:分根繁殖是芍药生产上常用方法,生产周期短。收获时,将芍药芽头从根部割下,选健壮芽头,切成小块,每块芽2~4个,芍芽下留2厘米长的头,以利生长,随切随栽或暂时沙藏、窖藏后再栽,芍药8~10月种植,按行株距50厘米×30厘米,穴栽,穴深10厘米左右,每穴放芽头1~2个,芽苞向上,放平,然后覆土5厘米左右,盖实。每亩栽2 500株左右。
⑵种子繁殖:单瓣芍药结实多。8月上中旬种子成熟,随采随播,或用湿砂混拌贮藏至9月中、下旬播种。苗株生长2~3年后进行定植。
芍药适宜温暖湿润气候条件,性喜阳光、喜温、喜肥和一定的耐寒特性。在年均温14.5℃,7月均温27.8℃,极端最高温42.1℃的条件下生长良好。芍药是宿根植物。每年3月萌发出土,4-6月为生长发育旺盛时期,花期5月,果期6-8月,8月中旬地上部分开始枯萎,这时是芍药甙含量最高时期。芍药种子为上胚轴休眠类型,播种后当年生根,再经过一段低温打破上胚轴休眠,翌春破土出苗。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