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疮跟毛囊炎有何区别
痤疮与毛囊炎区别
1、疾病类型不同:毛囊炎是细菌性皮肤病,完全是因外界细菌感染皮肤毛囊而产生毛囊疾病;而痤疮是皮肤附属器病,是由身体内部病变引发皮肤受损的,内部疾病是“肇事者”,皮肤受损是“受害者”。
2
2、病因不同:毛囊炎发病原因简单,为凝固酶阳性金葡菌感染引起,是皮肤表面的原因,与身体内部是否病变无关;痤疮发病原因复杂,感染细菌丙酸杆菌只是次要原因,主要原因来自身体内部内分泌系统失衡,与雄性激素、皮脂腺分泌旺盛、毛囊皮脂异常角化及遗传等因素有关。
3
3、好发部位不同:毛囊炎好发于面部、颈部、臀部及四肢等易与衣物发生摩擦的部位;痤疮好发于面颊、额部,其次是胸部、背部及肩膀部等皮脂分泌旺盛的部位。无论是毛囊炎还是痤疮患者都可以使用肤苹康乐外用涂抹,抑杀皮肤表面病菌,促进皮肤修复。
4
4、临床表现不同:毛囊炎皮损初起为红色毛囊性丘疹,数天内中央出现脓疱,周围有红晕,脓疱干涸或破溃后形成黄痂,痂皮脱落后一般不留瘢痕;痤疮多可见到典型的黑头粉刺、白头粉刺及一些炎性丘疹等损害,痤疮种类较多,表现不一,但痤疮脱落后一般会有黑色素沉淀,严重者较易留疤痕。
5
饮食禁忌
1、减少高脂肪食物
皮脂腺分泌增多是引发痤疮的重要原因,而高脂肪类食品会增加皮脂腺分泌,因此,应尽量少吃或不吃猪油、奶油、黄油、肥肉等高脂肪类食物。另外还要忌食油炸食品,以免使本来就油腻的皮肤变得更油。
2、少食”发物”
腥发之物常引起变态反应而导致痤疮加重,使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扩大而难以治愈。经常可见到食腥发物之后,原来快要消退的“青春痘”又“东山再起”。腥发食物包括鱼、虾、蟹及贝类海产品;肉类中的热性之品也属发物,如羊肉、狗肉等,亦应忌食。
3、少吃高糖食物
摄人高糖食品后,会使机体新陈代谢旺盛,过多的糖在体内可转化成脂肪,使皮脂腺分泌增多,使痤疮“层出不穷”,故应少吃高糖食物。
4、少食刺激饮食
中医认为,痤疮乃肺热熏蒸或脾胃积热外犯皮肤而致。辛香、辛辣刺激之品性热,服食这类食物会使“青春痘”加重或复发。所以,烟、酒、浓茶、咖啡、辣椒、大蒜、韭菜、狗肉、雀内、虾等均不宜食用。
5、补养类食品:补养类食品常见的有羊肉、牛肉、猪肉、动物内脏以及一些名贵中药,这些食物虽然对身体有补养作用,但是容易加重病情。
6、酒类:酒有助长湿热的作用,毛囊炎患者应避免饮酒以及患有酒精的饮料。
毛囊炎有什么症状呢?和痘痘一样吗?有什么方法治疗吗?
一、猫毛囊炎和猫癣的感染源不同
猫毛囊炎属于细菌性感染皮肤病,而猫癣属于真菌性感染皮肤病,二者的感染源是不同的。细菌直接侵入会导致猫咪感染毛囊炎,主要由葡萄球菌引起,会出现局部皮肤发红、肿胀、脱毛等情况,若是严重则会伴有溃疡、脓血渗出等症状,但毛囊炎不会传染。猫癣则与之相反,不仅会传染给猫咪,还可能会传染人,这种真菌性感染皮肤病多发于体弱多病或是营养不良的猫咪。
二、猫毛囊炎和猫癣的症状不同
1、毛囊炎症状:毛囊炎俗称黑下巴,是内分泌失调的表现,主要症状就是下巴会有很多小黑点,有点像粘上了煤渣,也会发生在猫咪的尾部,比如尾巴总是看起来很脏,像没洗干净一样。如果有发炎、掉毛、潮湿或异味,需要进行治疗。
2、猫癣症状:患猫多表现为毛发粗糙,毛发上会有脱落的鳞屑,会形成椭圆形的癣斑,癣斑处会有大量毛发脱落,皮肤会出现红肿、瘙痒、疼痛、疙瘩形成等症状,可全身性发作。
三、猫毛囊炎和猫癣的治疗方法不同
1、毛囊炎治疗:首先要用温水将发炎处清洗干净,再使用双氧水进行消毒,然后使用杀菌喷剂直接喷在发炎处即可。毛囊炎的预防也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猫咪生活环境的清洁,饮食方面也要多加留意。
2、猫癣治疗:患猫会因为瘙痒症而忍不住用爪爪去挠,从而导致掉毛。猫癣需要及时去医院看诊治疗,为了防止猫咪过度抓挠还要给它戴上伊丽莎白圈,平时也要注意患处的清洁,猫咪掉落的毛发和皮屑要及时清理,避免二次感染。猫癣是感染真菌所致,主人平时可以多带猫咪出去晒太阳。
猫毛囊炎和猫癣都是会直接伤害猫咪皮肤的病症,这主要还是得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猫咪的皮肤清洁,做好防范措施。如果您还有其他相关的疑问,也可以向在线宠物医生咨询。
中医学认为,毛囊炎的病因多是湿热内蕴,外受热邪,熏蒸肺系,蕴结肌肤,郁久化热,热盛肉腐成脓,脓毒流窜,相互贯通,发为本病。或素体虚弱,卫外不固,外感热毒;或因皮肤不洁,复遭风毒侵袭,风外搏结所致。 现代医学认为,病原菌为葡萄球菌,主要发生于免疫力低下或糖尿病患者,多因抓搔,皮肤受损,病原菌乘机入侵毛囊,而引起炎症。或与职业,或与某些治疗因素有关。经常接触焦油类物质,或长期应用焦油类物质或皮质类固醇激素药物,以及皮肤经常接受磨擦等刺激,均为本病的诱发因素。
二、好发人群:糖尿病、贫血患者多见
三、好发部位:头面颈、四肢及臀部
四、皮损特点:粟粒大红色毛囊性丘疹,顶端化脓形成小脓疱,分批出现,互不融合Fig1 ,硬包。
五、自觉症状:痒 。头部毛囊炎会刺激发根引起剧烈疼痛
六、预后:易复发,愈后不留瘢痕。
〖鉴别诊断〗毛囊性脓疱疮
〖预防治疗〗
一、保持皮肤清洁卫生,限制辛辣刺激性食物。
二、抗生素
三、物理治疗:紫外线、超短波等
调节免疫:转移因子 4ml 皮下注射 1/2日
毛囊炎 毛囊炎系化脓性球菌侵犯毛囊口周围,局限于毛囊上部的炎症,分为化脓性与非化脓性两种,多见于免疫力低下者或糖尿病患者,好发于头部、项部。毛囊炎初起为红色充实性丘疹,以后迅速发展成丘疹性脓疮,继而干燥、结痂,痂脱不留痕迹。皮疹数目多,但不融合,自觉瘙痒或轻度疼痛。毛囊炎好发于成人的多毛部位;小儿则多发于头发部位,愈后可留下小片秃发。患者要避免物理性刺激,饮食上要注意少吃酒类及酸、辣等刺激性食物,反复发作者平时应少吃油腻之物,多食蔬菜、水果,增加维生素,保持大便畅通。同时注意个人清洁卫生,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抗病能力。
中医认为,毛囊炎系因湿热内蕴,外受热毒,郁于肌肤所致;或因素体虚弱,腠理不固,外受热邪所致。临床常见的证型有:
1.湿热型:证见臀部或四肢有散在的红色丘疹,肿痛,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苔薄黄,脉弦。
2.阴虚型:证见素体虚弱,面色苍白,舌质淡或红,脉沉细。
一、可选用的药
1.局部治疗:剪去毛发后选用下列药物:
(2)2.5%碘酊:外用,涂敷患处,每日数次。
(3)1%新霉素软膏:外用,涂敷患处,每日数次。
2.全身治疗:
多发性者可酌情选用磺胺类药物或抗生素,口服复合维生素。
二、可选用的中成药
1.疮疖膏药:外用,视疮疖大小选用小张或大张药膏,加温软化后乘温热贴于患处,稍加按压,2-3日换药1次;如果疮疖溃破出脓,则宜每日换药1-2次,待脓出净后可再贴1-2次,使其根盘硬节完全吸收。凡正常皮肤在贴膏药后发生红斑、皮疹或瘦痒,应及时停用本品。
2.连翘败毒丸:每次口股6-9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3.清血解毒丸:每次口服6g,一日2-3次,温开水送服。
4.丸圣散:外用,用花椒油或食用植物油调敷或撒布于患处。
5.拔 6.小败毒膏:每次口服15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方药
主方仙方活命饮(吴谦等《医宗金鉴》)加减
处方:金银花30克,连翘、重楼各15克,赤芍、天花粉各12克,当归尾、浙贝母、白芷、乳香、没药、皂角刺各9克,炒穿山甲12克(先煎),生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
2.中成药大黄廑虫丸,口服,每次3—6克,每日2~3次,温酒或温开水送服。
气血两虚型证见 皮疹反复发作,迁延日久,疹色淡红。可伴有面色发白,气短,纳呆,神疲乏力。舌质淡,少苔,脉细或细弱。
治法 补益气血,托毒消肿。
方药
主方托里消毒散(陈实功《外科正宗》)加减
处方:生黄芪、党参各20克,当归、金银花、连翘各15克,白术、茯苓、赤芍各12克,皂角刺、白芷各9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可复渣再煎服,每日1剂。
肾阴虚型证见 皮疹反复发作,迁延日久,可伴有耳鸣,腰酸腿软,烦躁不安,夜睡难寐,口干。舌质红,少苔,脉细。
治法 滋肾养阴,清热解毒。
方药
主方六味地黄丸(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加减
处方:生地黄25克,山药30克,牡丹皮、泽泻、茯苓各9克,天花粉、麦冬各12克,生黄芪20克,金银花、连翘各15克。水煎服,可复渣再煎服,每日1剂。
中西医治疗理论: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病原菌主要是葡萄球菌,不清洁、搔抓及机体抵抗力低下可为本病的诱因。根据皮损与毛囊一致,好发于头、面、项、胸背部,有小脓点等特征,可诊断毛囊炎。治疗可选用抗生素,或局部外涂碘酊等。
祖国医学对本病早有记载。生于项后发际部位者称“发际疮”;生于下颌部者称“羊须疮”、“须疮”、“燕窝疮”;发于眉间者称“眉恋疮”;发于臀部者称“坐板疮”等。本病之病因病机为内郁湿热火毒,外受风邪相搏而 成,或兼暑热之毒,排泄不畅,湿热不得外泄,阻于肌肤而发。患者可以选用纯中药制剂的肤力康来治疗顽固性的毛囊炎。
毛囊炎的预防
1.生活规律,注意休息,放松心情,减少压力,努力提高睡眠质量;
2.少吃辛辣、肥腻或含糖量过高的饮食;
3.注意清洁,对于头部毛囊炎,洗头时不要用力搔抓,洗头也不要过勤,每周3—4次为宜;
4.积极锻炼身体,提高身体抵抗力。
毛囊炎发病原理
毛囊炎是由金**葡萄球菌侵入毛囊所致的亚急性或慢与化脓性的毛囊和毛囊周围炎症。一般皮肤不清洁、搔抓或肌体抵抗力降低时均可诱发。
中医学认为,毛囊炎多由湿热内蕴,外受热邪,熏蒸肺系,蕴结肌肤,郁久化热,热盛肉腐成脓,脓毒流窜,相互贯通,发为本病。或素体虚弱,卫外不固,外感热毒;或因皮肤不洁,复遭风毒侵袭,风外搏结所致。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之病原菌为葡萄球菌,主要发生于免疫力低下或糖尿病患者,多因抓搔,皮肤受损,病原菌乘机入侵毛囊,而引起炎症。或与职业,或与某些治疗因素有关。经常接触焦油类物质,或长期应用焦油类物质或皮质类固醇激素药物,以及皮肤经常接受磨擦等刺激,均为本病的诱发因素。
毒膏:外用,加温软化,贴于患处,隔日换药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