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心经和心咒有什么区别

乐乐11个月前 (12-04)阅读数 6#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去吧菩提

心经和心咒有什么区别

般若心经心咒法义Ⅰ

第一句「得雅他」,字义为如是,即为这样的意思。由于佛陀已经圆满开悟,于是在他熟稔并且极为了解地状况下,说出这句「是这样的喔!」。进一步地说,代表了这是唯一之道,而非另有其它的路。事实上,般若心经的「般若」指的是空性、劝修懂空性的智慧,而这唯一之道所指引的正是以明白空性走向解脱、成佛这条路。

另外,还带有一般常说的「缘起性空」之意:缘起就是性空、性空就是缘起,是这样的喔!不同于方才说明无论三世诸佛、声闻、独觉,走的皆是这一条路,并没有其它的途径。而「缘起性空」谈的是法性自己的情况,不是实有的、也不是断然没有的,所以称缘起就是性空、性空就是缘起,因此存有道的意思,其次是涵盖了描述事实本身的状况。

正如同刚刚所言,这就是道、事实的状况就是这般,因此词句表达的口气,便带有自己已经完全了悟、证悟的意涵。以广论的讲法来看,一开始会先提及讲者的殊胜、法的殊胜,以及如何具备实践这两者的法,而此处所引伸的,便是讲者的殊胜。

除了这是唯一之道,许多经典对「得雅他」还有一些剖析,若光是引用般若经的说法,指的是无二无别、无分别的智慧,与上述所谈的有所联系。

就广论内容,不外乎是下士道、中士道与上士道。其中,以下士道与中士道而言,不仅不冲突,视之为分开独立也可以,说是类似也相差无几,倘若看过去修行人其修行内容或著述,事实上离不开这三士道。当然,就提倡的方向是不大相同,毕竟各自所提倡的林林总总,例如,念佛得要持几万遍的咒等等方式。可是,光就佛经并不容易看得出来,若回溯到千古之前的二圣六庄严等代表人物,其所讲授的都一致:解脱、成佛就是唯一之道;懂空性的智慧是唯一的道,除此之外的全为方便法。

般若心经心咒法义Ⅱ

接下来的内容,可以区分为两大部分:总义及字义。

一、 总义

「噶得,噶得,巴拉噶得,巴拉僧噶得,菩提梭哈」意为「去吧!去吧!到彼岸去吧!努力地往彼岸去,安住于菩提。」

其中,「去吧!去吧!」牵涉到四谛的内涵。此处以去吧、去吧,来描述道次第,因此便有从哪里到哪里的情况。至于现在的情况如何呢?我们一直浸在苦谛之中。被何者浸泡?集谛。该往何处去?涅盘之城。用什么方式去?道谛。所以,「去吧!去吧!」便含有四谛的说明。以中士道来说是四谛,扩充到上士道,资粮要扩充,从轮回走向涅盘。刚才所提的可以全部以「去吧!」来说,安住在哪里?被谁安住?因为不能安住在这边,所以要去向涅盘;以什么方式去等等。

我们的五取蕴,也就是轮回,经常被视为是快乐的,事实上,我们就如同躺在古代的刑具--钉板上,毫无一处舒服;又或者像是粪便般,没有一处不臭,这就是业跟烦恼所造成的苦谛。为什么苦谛会绑在我们身上,与心相续结合而丢不开?这可以牵涉到无明,以及其它的烦恼。追根究底的话,源自于贪,这就是让我们真正在轮回受苦的主因。换句话说,根本因素虽是无明,直接因素则是出自贪。

 我们的五蕴为何与心相续绑系在一块儿?这是因为爱取有中的爱取所惹出的祸。过去曾提过,要到净土必须断除爱取,贪还是会有,在尚未成为阿罗汉之前,一定会有贪心,但是在往生的当下,避开爱取即能往生净土。所以,把我们绑在轮回之身者即为爱取,而爱取也是贪。

常言道,业跟烦恼两者之间,烦恼最麻烦。光是烦恼存在即能产生业,烦恼的根本虽来自无明,但若没有贪,其它不会制造太多问题。我们缺少无常的概念,广论讲了八苦、六苦等,只是我们产生不了认同感,一切祸源都来自于贪,所以成为集谛。集谛虽然可以分为业跟烦恼两类,但罪魁祸首还是在贪。

灭谛就是菩提,这又分成两种:小菩提(声闻、独觉)、大菩提(佛果)。习惯说法有三乘菩提,因讨论到空性时,就只有一种空,而由这单一种类的空所产生的果。若从果方面来谈,与前述有很大的差别,但方向大致相同。通常我们会觉得声闻菩提、独觉菩提、佛的菩提,就要用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的概念。当还没有这三士道的概念时,自己可能会觉得今年、明年要学下士道,待有所进步,后年再成为中士道的修行者,于是乎就把下士道与中士道两相分开,事实上,三个菩提应该要有共三士道的情况。

道方面也是一样,须考虑支分是否完全充备。要离开轮回到涅盘之城仍有许多讨论空间,可是,最主要的是究竟要修的是什么道,才能离开轮回?因此又会谈到道的部分。

般若心经心咒法义Ⅲ

论及道,通常最被提倡的是悲心、菩提心、布施、持戒等,但回归源头,如是的道、这样唯一的道,只有佛陀叮嘱的道,也可以说是四圣谛里的道,因为佛陀所说的道,就是四圣谛的道。而归结到最后,还是在懂空性的心。为何说佛陀说的才是唯一的道?因为空性、空正见只有佛陀会谈。其实谈唯一的道,就是空性。

这样的说法并非否认其它的道,因为其它的道会之所以成为道,来自空性、空正见。又如同刚刚所举例,谈集谛,造成集谛的因素很多,但最主要的还是来自于贪:堕三界是贪、不能修行是贪、无论如何,都来自于贪。以此类推,真正的道就是空正见的道。谈苦谛时,范围也能大到情世间、器世间、桌椅、我们的五蕴等等,但以真正的修行人来说,看的是自己的五蕴,只要有了五蕴,其它的衰事就会来到。集谛如刚刚所讲的,主因由贪而起。道谛则是由空正见方面着手。

简单地说,「噶得,噶得,巴拉噶得,巴拉僧噶得,菩提梭哈」,谈广些也能跟广论相结合,怎么结合?正如之前所谈的每个「噶得」里都含有四圣谛,因此必须有四谛的概念。广论除了中士道会谈四谛之外,之前会谈依止师长、听闻正法、如理修行等等,其实也能符合「噶得、噶得」的意涵。为什么?比方说,刚刚提及资粮道、加行道算是前行的步骤,然而更前面需要的是闻与思,经过闻思之后才会踏上资粮道。以闻而言,通常会说导师是世尊,但现在自己向谁学法,其教授者即为佛,这也是一再说明师长与佛是一样的,其实以前导师是佛,佛涅盘之后,是谁充当的角色都一样,因此会成为广论道前基础中依师的步骤。依师之后,不修也失去意义,就会成为闻而不修。但若要产生修的话,空性是重点,光靠闻无法听懂,只能依靠师长,才会产生依师的部分。

修空性可不是轻而易举之事,必须很努力地修,可是要产生一个狠劲,就必须先有无常、苦等想法,否则修不出空性。又如外人看密勒日巴在山洞辛苦地修行,可是以他自己角度来看却很快乐,要做到这一点,才有机会证悟空性、对空性深入。倘若缺乏无常、苦的想法,以我们目前安逸地修法,就没有办法了。要修空性,必须先找到师长,可是听闻后就能修吗?过程中还必须纳入下定决心的因素,即是无常、苦。这便是与广论结合的方式,不结合亦无妨。若要说的庞大一点,「噶得」就是去吧,接下来则牵涉四谛、然后再回到刚刚所谈的情况。

虽说一直在去吧打转,但是去吧,究竟要往哪里去呢?2001年,法王来台在林口弘法,译者翻译为去吧、去吧,可是法王却立刻开玩笑地说:快去、快去。这两者的差距很大,毕竟去与快去之间仍有距离,事实上,这是法王开的玩笑,却被旁人当做是纠正。总之,重点就在去。而去,指的是从此岸到彼岸,而站在此岸的是凡夫,亦即未进入加行道之前者;至于见道之后,则有彼岸之意。因此,是从这边去到那边的意思。

通常以下士道或中士道的修行,若未产生任运而起的出离心的话,事实上做的是去的准备,还没真正的去,所以,去吧,又包含了真正上路与尚未上路的这两种情况。以我们目前来说,算是正准备上路,或许已经有人产生任运而起的出离心,那就算是真正的上路了。因此,可以将还未任运而起的一切归到只是准备上路,而已经产生任运而起的出离心就能算是真正上路,只不过即使是真正上路,也不见得已经抵达彼岸。也就是说,上路与到了彼岸还有一段差距。何时才算抵达彼岸?需到三乘的见道才算是。为何要到彼岸?无非是怕苦,就像被敌人追杀般,可是刚好越界也不见得已经完备,所以仍必须继续前进,直到证得菩提才能安住。以上即为整体大致上的意思。

般若心经心咒法义Ⅳ

得雅他,就是「如是」的意思。其后,应要加一个「嗡」字,接下来的「噶得」,谈的是资粮道;第二个「噶得」,讲的是加行道。「巴拉噶得」,是见道;「巴拉僧噶得」,为修道;「菩提梭哈」,是无学道。以学广论的人来说,会觉得下士道是基础、是很好且必须的道,而且以宗大师如此的厉害,怎会将一个不是道的道放入讨论?从般若经来看,整部所涉及的范围之广,且都用咒来描述,既然如此,般若经应该也讲下士道,因为瑜伽师地论、阿底峡的灯论都谈下士道,所以般若经应该也要讲,可是以先前的解释,却没有将下士道纳进来,是否应该可以排进来呢?换句话说,从刚刚所谈第一个偈谛开始,是由资粮道排序上去,并没有将资粮道之前的闻思或下士道含括进去,所以是否会产生其实可以谈的更广、反正好像什么都能谈的疑惑?

回到方才所解释的「噶得」,谈的是去吧,是从四谛来讲:我们被业跟烦恼绑在此岸,所以要到彼岸的涅盘之城,用什么去?用道去。可是在广论里明明中士道已谈了四谛,可以说下士道也是一种另类的四谛,是较略粗的四谛;上士道则是更精华的四谛,也就是说有三种四谛。下士道的三恶趣苦即为苦谛、十恶则成为下士道的集谛、暇满人身为下士道的灭谛、十善则为其道谛。中士道的四谛就是所谈的四谛,而上士道若将菩提心拉进来看,则所知障将成为集谛。因此,要如刚才所讲的话,又何尝不可。也就是说,从资粮道开始谈,范围太狭隘,为何不能让下士道的人也沾一点光?答案是不能。

当解释皈依意涵时,曾谈过佛陀传戒的时候只消说一声:来吧。事实上,过去比丘戒有十种传法,目前只能用释羯磨,其余不可。而说一声来吧,亦是传戒的方式之一。来吧的内涵:不要待在彼岸,来到我这里的此岸。其中,要强调的是来到我这里涅盘的此岸。在西藏,受的是有部的戒律,也就是说,别解脱戒必须完全按照有部的戒律,会严格地认为来的对象是涅盘,倒不是无上、声闻菩提,相反地,在般若的批注里为去吧,而去的对象为菩提。还有出离,这些分析佛陀的用意很多,不论是来吧或去吧,可是中心用意,我们习惯会用出离心,要出离轮回、追求涅盘,事实上这些内容所指的都相同。虽然会说暇满人身、下士道会是粗略的四圣谛,这就如同洋娃娃一般,有头发、眼睛等,但仍不是真的血肉之躯的娃娃。出的方向一定是涅盘,而下士道谈的是下一世仍为人身,才有机会修果,虽然其中存有其道理,但仍旧在轮回打转,也就不是要断除的对象,也不是要出离的对象。

很多祖师大德会谈三士道,也能将三士道融入四圣谛来谈,而将「噶得」以四圣谛来谈没话说,只不过将三士道全部包括四圣谛来谈不是更好?有许多大德会从这角度来看,要去的地方是菩提,就不包含下士道。般若经是大乘佛典,是不是去的地方只有佛果,其它什么都不谈,这就不对,因为也涵盖声闻与独觉的菩提。这可引用到般若经来解释,直接引导的是大乘徒众,间接引导的则有声闻与独觉行者,所以般若经所引导的包含这三类,而其偈颂所涵盖的范围亦相同。

般若经的终极目标是佛果,但此处所谈的并非最终,去吧,要去哪里?去菩提。那个菩提?三个菩提。虽说以下士道的概念,可以说去吧,往善趣吗?不可以,不能无限扩充到三士道,也不能局限在佛果,需要折衷。道理如前所述。若引用般若经来谈,所化的有情必须是追求三个菩提。

就字面意义而言,就是去吧!去吧!到彼岸去吧!再努力地安住于菩提。大意如此,然而如前所述,去吧指资粮道、第二个去吧指加行道等等,又是如何看出来的呢?这部分是以语词的运用来分析。前两个去吧都没加「巴拉」,第三个才加,通常谈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无学道;而去吧!去吧!到彼岸去吧!前往涅盘之城,直至安住菩提。这两句相对应就能厘出彼此间的关系,其所指的就是这五道。

般若心经心咒法义Ⅴ

我们大都能知道此岸、彼岸的意思。一条河流有此岸与彼岸,一座山也有此岸与彼岸,几乎任何东西都能划分此岸与彼岸,以桌子为例,中间画一条分隔线做为左跟右的分野,线条以左都是左边,线条以右都是右边,而虽然已经上路,只要没跨过中间线就不能算是到彼岸,而这条中间线就如同现证空性,即巴拉噶得。此运用方式很多,例如我们常说的凡夫,在藏文含有只能看到一边,也就是只知道自己却不知别人、天下事的井底之蛙,圣人则意指高超。因此,其对比又譬如凡(不高)与高。而如何衡量高与不高,标准亦在现证空性。如此一来,已区隔出此岸跟彼岸的分别。此岸这边只是去吧,但还不算真正的去,真正的去得从见道开始。

刚才一再说明地五道,都是由懂空性切入,从加行道以上都能谈得上去,问题是资粮道的部分较为难解,因此认为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无学道是由空性谈其层次。通常会说见道是现见空性,似乎能跟空性沾上些关系,见道之后仍继续修,也跟空性有关,然而究竟资粮道与空性有何关联?较难以解释,而加行道:暖、顶、忍、世第一法之后的道次第都与空性的深入度有关,分隔点全视空正见。资粮道则不涉入对空性的了解程度,因此,出现以空正见做为五道的唯一区分似乎勉强的说法。然而,这里认为不仅说的过去,还要以空正见做为区分去谈。

例如,当谈止的时候,我们一再说达到止要清楚、有力、清安,也就是对空性的清楚了解,但不见得已经现证,所以有此次第存在。而现证指的又是什么?比方说,我的眼睛看到地板,这就是现证,也就是现前所看到。现前看到空性即为现证,又或者说,就像眼睛看到桌子般地清楚见到空性。但话又说回来,清楚、有力的看到空性,不见得会那么清楚的像亲眼所见,两者间仍是有差距。所以很清楚的看到空性是加行道,也就是以止观看到空性。若以清楚度来看,可说是清楚、有力、稳定的证到空性即为加行道。更进一步地,若是像亲眼看到桌子般清楚地见到空性就是见道。可是这里的重点并非在清不清楚,而是要断除些什么,这时仍然没有断除干净,所以从断的层次谈到修道,而完全断除的胜利者,就是无学道。

从上述所言,似乎难以听出资粮道所扮演的角色。达到止观不容易,从止观那一刻开始进入加行道的话,之前要学、修止观或听空性方面的法,从而了解止观并与其相互配合,这不是资粮道是什么呢?到底什么是资粮?即清楚空性的资粮。何时会清楚?到了加行道的时候会清楚,绝对清楚则是见道。因此,资粮、加行等名词来源,全都是针对空性而谈。

我们一刚开始既不懂空性,也修不出智,当然也没有任运而起的出离心,一旦有了任运而起的出离心,则所有的闻思、对空性与止观的一切努力,都会成为资粮道。接下来两者的配合,使我们对空性产生有力与清楚的认识,则进入加行道。再努力上去会现证,则是见道。有了断除的力量,就是修道。最后,已经努力到终点没得学了,即为无学道。

谈到资粮道与加行道,若举例而言,犹如钻木取火。当火尚未真正燃烧起来,就不是火。而当火真正地燃起来,就是见道。在火产生之前,必须先历经将木头摩擦生热的过程,就是加行道;更前头则得先寻找、搜集木头,在这阶段毫无热度可言,即为资粮道。因此,为什么加行道会谈暖、顶、忍、世第一,用意就是如此。可是有了火,并不代表有饭吃了,为了断除烦恼还是要修,进入修道;最后才提升至无学道。

五道的区分,确实是从空性方面着手。对空性努力地思,虽还没到修而成慧的情况,是资粮道的阶段;到了以止观修空性,就是加行道;接着再步步地往上提升。就资粮与加行,可以说是出离的道,若说他什么都不是,理由是回到先前所举的例子,我们要见到的是真正的火,前面的步骤或许会令人觉得是累赘,因为万一升不起火,一点帮助也没有,甚至会让人觉得累,因此就不是真正胜义的道。而见道、修道、无学道才是胜义道。

般若心经心咒法义Ⅵ

许多人学佛、念广论,学个三、五年,可能会认为广论似乎不怎么样,应该要学其它的法,也可能学了一阵子,会觉得佛法很好,却又有学不到什么的感觉,其实佛法真正产生力量要从见道开始。我们一再地说永不堕恶趣,还有佛法就像药,能治轮回的病,也说法如光明,能驱逐轮回的黑暗,这些譬喻都是从见道开始。纵使资粮道与加行道已有任运而起的出离心,但对轮回产生不了打击。换句话来说,不论人们如何争执、比较汉传佛教、藏传佛教的利益,事实上都是从这方面来看,跟哪座寺、哪位师父一点关联也没有。藏传或汉传佛教都一样,对或错、有没有作用都是从这里来看。如果这个好的话,佛法都是好的;不好的话,佛法也不好,其它就跟佛法毫无关联了。

从见道开始才是正、没有错误的,也是殊胜的。因为从这时候再也不会对三宝的种种功德、解脱道的合理性、业果的内容产生任何疑惑。因为已经现证空性,脑筋似乎也焕然一新,对任何事物不再着迷。反过来说,资粮道与加行道就称为信解道。

五道中会区分出信解与胜义两类,这两者或许相对,胜义为真实,信解类似于妄想。见道之后,三宝的好就如同亲眼所见;见道之前,则是自己内心所想。通常谈完皈依境后,会说要好好地观修,生起强烈的信解心,这样的修法称之为信解修,也就是说自己有没有好好地看到。待达到圆满次第,才会真正地看到。我们现在自己想出一个三宝的相便乐在其中,当定力够了,就会变成真实。因此,五道中,资粮道、加行道属于信解道;见道、修道、无学道属于胜义道。

谈到三宝,我们会自称僧人而非三宝,得到见道位以上不论是出家或在家,即称为三宝,是否为僧人就看他是否为出家人,若是出家人,则既是三宝也是僧人,若是在家的话,是三宝但不是僧人。无论是宝、胜义、光明与药等等比喻,都是从这谈起。也因如此,从那开始才没有黑暗、才没有轮回的病。例如,或许有人会认为虔诚地学佛学了一辈子,竟然还是生病而心怀埋怨,其实话不能这么说,除非到了见道,还不行的话,才能讲。

巴拉噶得,巴拉有正的意思,即不是错误的、不欺狂、不错乱,有正知正见。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有胜义的意思。换句话说,字面上既有正也有胜的意思,也就是无误的了解、胜出凡夫。通常我们会说不执着、无分别,话说如果认真学习,资粮道之前也能了解空性,也是一种正,但若要无分别地现证空性,只有到了见道才会有,到这阶段才算是很正的证。一般常说的搅和在世俗乱象里,当没有这情况,也是得到了见道,有现证空性的心,这些可以说都是因为正;胜则如同刚刚所说的远离凡夫地。

虽然我们跟圣人都有业跟烦恼,但凡夫之所以凡,圣人之所以胜,原因是圣人能将业跟烦恼玩弄于鼓掌之间,我们却会将其视为真实。以圣人来说,若甘愿的话自然会受业力左右,不甘愿的话就能避开。又如同给小孩一袋沙,他们可以玩得很投入、真切,而我们在旁陪着仅只是闹一闹,不会当作真实,凡夫跟圣人之间的差距就像这般。虽说我们跟圣人都有业力,但了悟真实之后,就不会造业,俱舍论里有此偈颂。大意是,现证了空性后,就不会再造业,当然也不是说不会造一般的业,因为已经看开,当作是幻化般,可以控制业,可是反观我们却办不到。

此岸谈的凡,加行道以下的都是,彼岸则是指见道以上,以此说法,见道、修道、无学道以上都算,这部分虽有许多不同的说法,以西藏目前的说法,只有佛地才是彼岸。例如宗大师、法幢法师等等几乎80%以上都会说佛才是彼岸,陈那菩萨解释无着菩萨的论述时,也说佛的无二慧才是彼岸。至于般若经的注释版本里,有人会说佛的无二慧才是彼岸,亦有人说,佛的无二慧是彼岸中的主要彼岸,次要彼岸则是见道、修道;也有人说是见道、修道、无学道。这方面的争论很多,在色拉来说,是以佛的无二慧。事实上,没什么好坚持的,只要是这一类都是彼岸。

「得雅他,噶得,噶得,巴拉噶得,巴拉僧噶得,菩提梭哈」里的僧,字义为继续;「菩提梭哈」为安住于菩提。整句意思为:去吧!去吧!去彼岸,继续去彼岸,安住于菩提。

般若心经心咒法义Ⅶ

当传本咒之时,有人会加入「嗡」字,即为「得雅他,嗡,噶得,噶得,巴拉噶得,巴拉僧噶得,菩提梭哈」,也有人不加「嗡」字,因此便有了是否应加入的讨论,而根据龙树菩萨的解释应该要加。除此外,亦有版本支持应该加入。然而加进「嗡」字的作用是什么?代表的是佛的身语意,这是直接的意义,间接还有其它诸多代表的含意。为什么这么说?在藏文里,「嗡」字是由「嗡」、「阿」、「蒙」三字组合,这代表了一切的佛法,就是佛的身语意,此外还有何法可讲?因此用这方式来谈。结论是,嗡字不可或缺,有此字的版本才正确。

「得雅他,噶得,噶得,巴拉噶得,巴拉僧噶得,菩提梭哈」是般若经的咒,属于密或显?答案是密。并非所有的咒皆为密续,但此咒属于密续。所根据的来源很多,主要是龙树菩萨是以无上密续的观点做解释,因此,可以与无上密续相结合。另有一说是配合瑜伽部的解释。在许多情况下,显密不能混合在一起,是佛法的整体概念,因般若经本属于显,里头出现密续的咒或许会觉得很奇怪,事实上两者配合的目的是为了引导。换句话说,有许多地方会懂,只不过有时会遇到某处与整体文章有些出入,并没有明白说出来,似乎吻合又不太吻合,若想真正了解其意,只能从密续找答案,进而达到不相冲突的结果。很多佛经里会出现一两句属于密续的做法,这里也不例外。

般若经的整体概念为究竟一乘,即究竟一乘论,但不管是八千颂、二万五千颂、抑或十万颂也好,皆有究竟三乘的句子,话说虽然有这些句子,但不代表整部书讲的是究竟三乘,事实上,整部书讲的是究竟一乘。同样地,普贤行愿品是显法,无须否认里头有一句话是密续;般若心经是显法,里头有一句是密法,并不会造成混乱。若谈到要以何观点解释,就必须从显法的五道十地谈起。如果遇到利根的弟子,当显法的解释仍不能给予满足,便以密续来回答。整体说来,从显法里完全说出了五道十地,若要再继续追问下去,便会以密来回答。不仅如此,我们亦可说般若经亦是密续,因内容包括了一句密续的咒,然而用意还是在于佛陀的引导方式。

从另一方面来说,或许会跟过去所谈的有些出入,我们会说般若经谈的显意是空性、隐意是道次第。其实应区分为直接意、间接意与隐藏意。何谓直接意?就字面所解释的意思。间接意是透过字面推论而得到,即便文字没有直接表达出来;隐藏意即为暗藏的字里行间而无法透过推论,唯有作者说出来才能被了解的意思。一般来说只会用到显意、隐意即直接意与间接意,而不太会用到暗藏意。就般若经的心咒来说,直接意系以了解空正见的程度谈道次第,也就是说针对空性达到何种程度进入加行、见道等,间接谈到的是空性,至于密续就是隐藏意,必须由这三方面来谈。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