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饰品标准标志
银饰品标志通常有两种:一种是用钢印上去,另一种是用激光标刻上去的。主要有这几种:
1、S或者SL,如:
含银量92.5%标识为S925,SL925。
2、因为银的英文名为Silver,化学元素表示为Ag。所以也可以用Ag加上成色作为标志。如:
Ag925或925。
3、足银,千足银大多会直接刻上中文字,也有标s990、s999、Ag990、Ag990等。
4、如果印记前没有打“S”,标的是Ag,或者刻有中文字足银、千足银,也可以认为是符合标准的。
扩展资料:
“999”代表千足银,999银的颜色苍白,而且很软,用它做的首饰容易变形,不能镶嵌宝石等。
“99”代表足银,银的含量为99%,在首饰上标注为S990。
“925”银,银含量为92.5%,含铜7.5%,在首饰上标注为925,我们常见的银首饰大部分都是用925银制造的。925银首饰经过抛光后呈现出极漂亮的金属光泽,而且也具有了一定的硬度,能够镶嵌宝石,做成中高档首饰。
925纯银是含银千分之九百二十五的银(92.5%),和传统上的纯银不同,为了加强银饰的硬度,加入约7.5%的铜,所以925银的银本色会呈现米白银色而不是传统银的银白色。
925银一般称之为标准银,标志为“S925”或“Ag925”,因为加入了一些其他金属,所以不易变形,亮度也够,不会变黑,但无法重新打制。常见于时尚的项链,戒指,手链,耳钉等。
990银一般人都称之为纯银,标志为“S990”或“Ag990”,其质地较软,做成的戒指、项链之类的容易变形或断开,也容易变黑,好处是坏了可以重新打制。常见于传统饰品,手镯长命锁等。
银饰品的辨别方法主要有:
1、看颜色
纯度愈高,银色愈洁白,首饰表面看上去均匀发亮,有润色。如果含铅,首饰会呈现出青灰色;如含铜,首饰表面会显得粗糙,颜色没有润泽感。
2、掂重量
白银密度较一般常见金属略大,一般地讲:“铝质轻、银质重、铜质不轻又不重。”因而掂掂重量可对其是否为白银做出初步判断。若饰品体积较大而重量较轻,则可初步判断该饰品属其它金属。
3、查硬度
白银硬度较铜低,而较铅、锡大,可用大头针划首饰不起眼的地方进行测试,如针头打滑,表面很难留下痕迹,则可判定为铜质饰品;如为铅、锡质地,则痕迹很明显、突出;如实物留有痕迹而又不太明显,便可初步判定为白银饰品。
4、听声韵
纯银饰品掷地有声,无弹力,声响为“卟哒卟哒”。成色越低,声音越低,且声音越尖越高而带韵;若为铜质,其声更高且尖,韵声急促而短;若为铅、锡质地,则掷地声音沉闷、短促,无弹力。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纯银首饰
区别如下:
1、概念不同
白银,即银,因其色白,故称白银,与黄金相对。多用其作货币及装饰品。古代做通货时称白银。纯白银比重为10.5,熔点960.5℃,导电性能佳,溶于硝酸、硫酸中。银是古代发现的金属之一。
纹银亦称“足纹”。中国旧时的一种标准银。纹银并非实际的银两,而是用于折算各种成色的金属银的一种记账货币单位,即虚银两,包括关平、库平、市平、漕平等种类。
2、成色不同
白银颜色白,掺有杂质金属光泽,质软,掺有杂质后变硬,颜色呈灰、红色。
纹银作为货币单位的原因在于,中国古代实际流通的银两成色不一,名目众多,有“元丝”、“青丝”、“白丝”、“水丝”、“西鏪”、“石鏪”、“柳鏪”、“茶花”、“茴香”、“单倾”、“双倾”等多种名色。
3、性质不同
白银富延展性,是导热、导电性能很好的金属。第一电离能7.576电子伏。化学性质稳定,对水与大气中的氧都不起作用;易溶于稀硝酸、热的浓硫酸和盐酸、熔融的氢氧化钠。
纹银又称``925银``,纹银通常是用92.5%银加入7.5%铜混合成。由于掺入了铜,其制成品在打磨后的光泽比足银耀眼美丽,而且又因为掺入了铜所以用时间长了就会发红。
扩展资料:
白银的主要用途主要建立在三大支柱上:工业、摄影和珠宝银器。这三大类的白银总需求占到白银需求的85%左右。
自古以来,白银就一直与黄金一起,被作为财富的象征。银的化学符号是Ag,来自拉丁文Argertum,是”浅色、明亮“的意思。因为银的颜色是白色,所以被称为“白银”。
白银不仅有着良好的电热传导特性,还具有较高的感光性和发光特性,被应用于工业、摄影、首饰、货币制造等方面。
与黄金相比,白银因供应充足且价值较低,故更多且更早地应用于造币,进入流通领域,很多国家均建立银本位制,把银币作为主流货币。
在实际流通领域中的金属银,成锭者称“宝银”,即铸成元宝形式的银锭。由于各地宝银成色不一,因此在其前面冠以地名,或申水标准,如苏宝银、武昌宝银,足宝、二四宝、二五宝、二六宝等等。“二四宝”即每五十两贴水二两四钱,一锭五十两的“二四宝”银锭折算为五十二两四钱标准纹银。宝银的成色通常全都高于纹银。 郑观应《盛世危言.铸银》云:“纹银大者为元宝,小者为锭。或重百两,或重五十两,以至二、三两。”
鸦片战争之后,银两、银元在中国同时流通,但官方统计赋税、制订预算、对外赔款时仍使用库平两和关平两纹银作为计量单位。1933年国民党政府宣布废两改元,规定所有收付不得再用银两,要一律使用银元。纹银退出流通领域。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纹银百度百科-白银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