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样体对人体的作用
腺样体又称为咽扁桃体,位于鼻咽顶壁和后壁交界处,两侧咽隐窝之间。
正常生理情况下,儿童6到7岁腺样体发育为最大,10岁以后逐渐萎缩,到成人后基本消失。腺样体的过度增生肥大,会引起一系列的疾病。引起腺样体发生病理性增生的原因主要是鼻咽部及其邻近部位或者自身的炎症反复刺激 。
腺样体肥大主要临床表现有:1,鼻部症状。腺样体肥大会引起鼻塞,流鼻涕等症状。对于小孩来说,腺样体肥大会引起张口呼吸,咽腔狭窄睡眠时发出鼾声。咽腔的狭窄,会引起睡眠呼吸的低通气,血氧饱和度下降,影响小孩大脑发育及身体发育。2,腺样体肥大还会引起小孩面部发育的异常。长期的张口呼吸,影响面骨的发育,出现上颌骨变长,腭骨高拱,牙列不齐,唇厚,缺乏表情,出现腺样体面容。所以我们见到的很多小孩龅牙,并不是先天遗传,而是由于腺样体肥大引起。
腺样体肥大的诊断并不困难,首先小孩会出现眼间距的增宽的面部表现,做一个鼻咽部侧位片可以确诊,而且根据影像可以对肥大的腺样体占位大小做出评估,确定是否需要手术。腺样体肥大对小孩的生长发育影响特别大,千万不能置之不理。如果鼻咽部侧位片提示60%以上的占位增生,应尽早行腺样体切除术,对于60%以下的占位性增生,如果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可以保守治疗,待年龄增加,增生的腺体会自行萎缩,当然也不是每个人都会萎缩。很多人都有一个误区,认为扁桃体组织使我们人体的一个免疫组织,切除后会引起免疫力下降,这是过去一种错误的认识。腺样体虽然是小孩的一个免疫组织,但是发生了病理性增生的腺样体已经失去了正常的免疫功能,成为了一个病灶,引起一系列的临床症状。临床证实,无论是咽扁桃体即腺样体还是我们的腭扁桃体即我们常说的扁桃体,当他们出现病理性改变,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已经丧失,成为引起疾病的一个病灶,此时,切除病变的扁桃体组织利远远大于弊,切除后我们的免疫力不会下降,反而会提高。
很多小孩子在小时候都会出现打呼噜、尿床等现象,很多家长都认为这是正常的现象,殊不知,这是腺样体肥大疾病的侵扰,小孩出现腺样体肥大,不及时的治疗,还会对小孩造成有头痛、头晕、反应变慢、妨碍儿童正常的身体发育等严重后果。
-
腺样体肥大症
-
因生理或病理的原因使腺样体异常肿大,引起鼻炎、中耳炎或全身疾病时称腺样体肥大症。
-
病因
-
生理学肥大伴上呼吸道病毒或细菌感染,鼻炎、鼻窦炎的分泌物刺激,过敏性鼻炎导致的水肿等。
2.危害
1、
导致并加重鼻炎鼻窦炎
肿大的腺样体堵塞后鼻孔影响鼻腔通气和分泌物引流,导致长期鼻塞、流涕、眼胀、头痛等症状患儿往往被误诊为感冒、鼻炎鼻窦炎、免疫力低下,长期反复应用抗生素治疗,甚至接受鼻窦穿刺、灌洗,住院等治疗,治标没治本导致反复发作
2、
引起中耳炎
肥大的腺样体压迫通向中耳的耳咽管口,引起中耳炎。如果没能早期发现可导致不可逆的听力障碍。特别是幼儿患者不能表达病痛,常常会不明原因的哭闹,已造成听力下降的儿童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电视声音开得很大
3、导致咽炎、扁桃体炎、气管炎肺炎长期反复发作
腺样体肥大引起的鼻塞和炎症产生大量鼻涕从鼻咽部倒流入到咽喉部,炎性刺激引起咽炎、扁桃体炎、鼻塞、张口呼吸引起嗓子干、咳嗽甚至气管炎、肺炎。长期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一定要确诊有无腺样体肥大
4、打鼾、睡眠不宁导致发育异常
腺样体肥大可导致患儿睡眠呼吸障碍,睡觉时不老实、来回翻滚、喜欢趴着睡或侧着睡,部分患儿出现夜惊、磨牙、出汗、遗尿等症状。
小孩出现腺样体肥大,如果不及时的治疗会有导致扁桃体炎、鼻炎、咽喉炎等疾病发生的情况出现,并且儿童的记忆力会随着腺样体肥大的影响而减退,作为家长要引起注意,及时的治疗该疾病才是关键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