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善和善良有什么区别
一、词语解释
善良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shànliáng。意思是心地纯洁,纯真温厚,没有恶意,和善,心地好。亦指和善而不怀恶意的人。出自于《礼记·学记》。
良善,汉语词汇。拼音:liángshàn。释义:善良,善良的人。
二、名句
良善
名为虚,智者不计毁誉;利为上,愚者惟求良善。
解释:名声是虚的,有智能的人不会计较别人的毁谤和称赞;利益是至高无上的,愚蠢的人才只是求取好的善名。
善良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解释:最高的善像水。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它停留在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水性接近于道理。
上善的人居住要像水那样安于卑下,善于保持沉静。存心要像水一样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样相亲,善于讲究仁义,说话要像水一样,善于遵守信用,为政要像水那样有条有理,办事要像水那样无所不能,行为要像水那样待机而动。正因为与万物无争,所以才没有过失。
三、例句
1、《百喻经·为熊所啮喻》:“世间愚人为彼虽著法服无道行者之所骂辱,而滥害良善有德之人。”
2、《朱子语类》卷二二:“良善之人,自然易直而无险诈,犹俗言白直也。”
3、《红楼梦》第七九回:“那金桂见丈夫旗纛渐倒,婆婆良善,也就渐渐的持戈试马。”
4、奶奶心地善良,经常帮助有困难的人。
5、爷爷善良淳厚,在村里有很高的威望
6、人间最可贵的是真挚的感情和善良的心灵。
国际体系也就是在国际社会中,各个国际行为主体之间相互影响与作用所形成的有机统一整体。其中,国际行为主体分为国家和非国家两类。相互影响与作用主要表现为行为体之间的相互冲突、竞争、合作和依存。在国际体系中,基本状态是无政府状态。
国际体系是随着资本主义在全球的扩张而逐步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的殖民行为将世界各地原本相互隔绝的地域连接起来。
从而在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确立为标志而最终形成。国际体系按照地域范围和规模分为局部结构层次和总体结构层次两类。
扩展资料:
国际体系的特点:
1、领域性分体系
是从全球范围内对各行为体在安全、经贸、能源、文明等相关领域关系的概述,是国际体系的延伸和细化。
国际安全体系最主要的特点是安全要素多向扩展,综合安全概念正占据主导;安全威胁多样关联,非传统安全威胁日益凸现;安全结构日趋多样、复合,行为体互动模式和理念不断变化,“软均势/平衡和战略防范”模式正在取代传统的“均势/平衡和联盟”模式。
此外,安全体系中的意识形态内容日益凸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安全体系中强调“民主和评论”,力图主导构建国际安全体系的话语权。
2、地区性分体系
从某一地区的具体情况出发,构建地区内各行为体的互动机制和规范。地区分体系受制于国际体系,但又反映了该地区的综合特点。
亚洲国际体系正在多重复合中逐步成型。亚洲地区性组织自冷战结束以来发展较快,如综合性的上海合作组织,经济性的亚太经合组织和“东盟+3”,安全性的东盟地区论坛等,此外还有非官方的组织和论坛。
亚洲国际体系的另一特点是区内和区外国家(美国)联系密切,互动频繁。
百度百科-国际体系结构
百度百科-国际体系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