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和精典有什么区别
经典和精典的区别在于内涵和语法功能。
经典和精典都是表示某种优秀、精华或典范的词语,但它们在内涵和语法功能上存在差异。经典通常指某种文化、艺术、学术或思想的代表作品,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等方面的重要意义。例如,“《红楼梦》是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作。”精典则通常指某种作品或内容的精华、精髓或精彩之处,具有精练、精美、精准等方面的特点。例如,“这本书的精典语句让人印象深刻。”此外,经典通常作为名词使用,可以作为单独的名词短语出现,而精典则通常作为形容词使用,修饰名词或名词短语。
在2月的读书会聚会上,我们分享了各自心目中的经典书籍,那整个场面真的不亚于“百家争鸣”。我当时赶紧动笔记下,在大家心目中经典书籍出现的迹象是什么?以下特征,仅仅是个人意见总结,仅供参考。
1.印刷版次。 卖的好,自然出版的次数也多。能够买上万的书,其实已经很厉害了。所以如果那本书是超级畅销书,也可能有他的道理,积累卖几百万册,相信我,这绝对不可能是几年就能有的成绩。(除了哈利波特系列,但哈利波特很可能在很多人心目中他就是经典。)
2.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的特别标签是人文,他们家翻译的外国文学都很好。
机械工业出版社的特别标签是教科书以及经管类作品,世界级的管理大师写的作品版权基本上版权都在他们那里。
中信出版社,紧跟时代潮流,最热门的书基本都是他们家出版,他们跟很多线上社群的合作特别多,也进一步促进了他们的销量。
后浪出版社专攻职场类书籍,他们引进了特别多日本的工具书,所谓干货特别多。
湛泸出版社和华夏出版社是我最近关注的出版社,他们家出版了特别多身心灵类的经典书籍,都特别好。
3.文笔好。 好的书本读起来本身就很享受,整个文字行云流水,让你感觉特别美好,你能感知到文字美,有时会被作者逗乐,会被他泪奔,总之欣赏文字就是一种特别幸福的事。然而,不好的文字读起来也会觉得“怪”。怪的原因有的是因为翻译问题,有的是因为表达问题。总之,好的作品,他的遣词造句其实是非常有讲究的。
4.共鸣感。 当我们惊叹于一本书好时,常常是因为他能让你产生强烈的共鸣感,会让你觉得“哇对,这就是我想说的”,“哇对,就是这种感觉”。也是因为共鸣感,也给书本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5.下定义。 经典的书我个人觉得还有一个很厉害的功能是,他有明确定义的作用。比如在阅读《少有人有的路》时,作者清晰的定义了什么是宗教,什么是信仰,什么是爱。虽然不需要完全肯定的他的说法,但他提出了一个全面的,具有包容性的概念后,我觉得后人是可以参考的。现在很多时候,我们很混乱,不知道自己的价值观,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就是因为心中没有一个基准线,没有一个价值体系。所以,阅读经典,某种程度上真的是发挥了帮助我们构建价值观体系的作用。
6.时间跨度长。 很多经典书籍都是长盛不衰,如果这本书已经出版了将近1000年,100年,50年,又或者是30年,这本书已经是在时间的纬度上完胜。所以时间纬度也是一个很好的参考体系。
7.格局观。 在分享会上,很多小伙伴都提出了一个很有趣的感慨。那些经典书,或者是他们爱的书,都对他们的世界观和格局观有重大的影响,他们看待世界的角度开始变得多元化,多角度。从一个非黑即白的世界,转向一个360°立体的层面。我自己也是,这样的态度转变,还会让我们看待周围世界具有更大的包容性。我们不会简单的归因,不会粗暴的定论,会开时转向理性思考,站在更高的纬度看问题。
辨别经典书籍需要积累,需要经验。有的时候我感觉辨别经典书籍和辨别人一样,需要经历那种大量探索,刻意留意和反思的过程,这样我们的慧眼才能被训练出来。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