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三国是“魏汉吴”,为什么一直用“魏蜀吴”这个叫法呢?

梵高1年前 (2023-12-04)阅读数 10#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蜀汉荆州

三国之所以叫魏蜀吴而不叫魏汉吴,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通常,历史学家把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汉献帝禅位于曹丕后,汉朝就算灭亡。而蜀汉是偏安于四川的地方政权,从地理上,称蜀国更为习惯,不易与两汉混淆。

2.汉献帝禅位于曹丕后,曹丕建魏国,得汉传国玉玺。一般来讲,三国时期,曹魏才是正统,无论是蜀汉还是吴国都是地方性质的政权,只是宋代尤其是南宋,由于退居江南,没有占领中原,为增加自己合法的正统名义,才在一些文学作品中把刘备的蜀汉政权视为正统,实际并非如此,所以三国时期蜀汉之所以与两汉称呼相异,主要是因为它不再是正统的朝代,而是割据政权,所以才常称蜀国。

魏蜀吴起源于陈寿的《三国志》。

当时是西晋的司马炎,晋朝继承于魏,魏继承于汉,自然不可能再搞出个汉来,否则魏晋不成了乱臣贼子?

虽然俩家的行为如此,但不能如此说不是,人家可是走过正经程序禅让的。

失败者没有话语权的,这跟鄙视不鄙视没什么关系。

要是诸葛亮真的北伐成功,你猜蜀汉怎么处理刘协?

要知道,当初刘备称帝前,先给刘协发丧,称献帝被逆贼曹丕所害,可人家刘协活得好好的。

所以啊,历史这东西,知道就好,没必要掰扯的太清。

三国是“魏汉吴”,为什么一直用“魏蜀吴”这个叫法呢?

天下乌鸦一般黑,谁能笑话谁呢。

3. 陈寿的《三国志》章节也是分为《魏书》、《蜀书》、《吴书》,因为正史的地位,所以称三国为魏蜀吴。

史家?易汉做蜀?其真实目的是为刘备称帝行为进行遮掩与开脱,为?尊刘贬曹?创造条件。第一、刘备称帝建?汉?是公元221年,而那时曹丕已篡汉一年有余。尽管曹氏得位不正,但从当时以及后世演化情况,来看,曹魏怎么说也是承续东汉大统的后位王朝。第二、大凡取得一个政权除了实力以外,还有就是道统或法统的正当性或合理性。刘备多年来在外面打着?中山靖王?之后招牌的主要目的是强化自己的地位和?政治向心力?,增强自己实力,如果当时其真有力量灭曹的话,哪一定是代汉帝而自坐,不一定比曹操更好,只是没有机会验证罢了。刘备称帝建?汉?时,既没有皇帝的旨意,也非皇帝的近支和原拥帝大臣的追随,而是自己与身边人拉起的杆子,当不得正统,做不了正朔,因此,称?蜀?不仅回避了正当性合理性的问题,而且为?贬曹尊刘?政治操作增加了更大弹性运作空间。

吴国旗帜写的“吴”,魏国写的是“魏”,但是蜀国的旗帜应该写的是“汉”,因为刘备称帝时候打出的旗号是恢复汉朝,国号为汉,蜀汉一词是后人为了区别于西汉东汉而自己加上的。

扩展资料:

曹魏

曹魏的疆域在曹操时即大幅发展,曹丕称帝建国后定型,约占有整个华北地区。大致上北至山西、河北及辽东,与南匈奴、鲜卑及高句丽相邻 ,东至黄海。东南与孙吴对峙于长江淮河一带及汉江长江一带,以寿春、襄阳为重镇。

西至甘肃, ?与河西鲜卑、羌及氐相邻。西南与蜀汉对峙于秦岭、河西一带,以长安为重镇。在立国后原有87郡及十二州,有:司隶、徐州、青州、豫州、冀州、并州、幽州、兖州、凉州、雍州、荆州、扬州。?

曹魏于西域设置管辖海头的西域长史和管辖高昌的戊己校尉 ?。221年孙权称藩后,曹魏让孙权领有荆州牧,将荆扬等孙权势力则定为荆州,曹魏原直辖的荆州北部改称为郢州。

双方决裂后曹魏复改郢州为荆州。220年至226年,分陇右置秦州,最后并入雍州。灭蜀汉后分益州置梁州,共增加两州。

蜀汉

蜀汉为刘备所建,他直到赤壁之战后才在诸葛亮协助下,由荆州南部开始发展。其势力一度涵盖荆州、益州及汉中。立国前后与孙吴发生多次战争并损失荆州,于诸葛亮南定南中后获得云南一带疆域 ?。

至此渐渐稳定。疆域范围:北方与曹魏对峙于秦岭,汉中为重镇;东与孙吴相邻于三峡,巴西为重镇;西南至岷江、南中,与羌、氐及南蛮相邻。蜀汉共有22郡、仅益州一州。于益州下设庲降都督,治味县,专辖益州南部。

东吴

东吴的疆域拥有大部分的扬州。孙权在赤壁之战后陆续获得荆州西部、交州,并在击败关羽后获得整个荆州南部。至孙权称帝后疆域方稳定下来。

孙吴北与曹魏对峙在长江淮河一带及汉江长江一带,以建业、江陵为重镇;西与蜀汉相邻于三峡,西陵为重镇;东及南至东海南海,其中南达越南的中部。

孙吴原有32郡及三州 :荆州、扬州、交州。于226年设置广州,后并入交州。至264年复设,共增加一州。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三国时期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