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一下什么是天灸
说说什么是天灸吧!
如果你知道中医还有这么一种在三伏天或三九天在穴位上贴药的治疗方法,那你还挺聪明的,因为这种以中医时间学为基础的自然疗法,基本上没什么缺点,简单宜行无痛苦。
它就是用一些刺激性的药物贴敷在穴位上,刺激穴位,促进气血的运行,从而活血化瘀,消肿散结;通过药物的灼热感温经散寒,祛风除湿,通痹止痛;祛腐生新;药物本身也有治疗的作用。
所以它对中医辩证属寒证、气虚证和阳虚证的患者特别有用,比如呼吸系统的疾病哮喘、鼻炎、气管炎和经常容易感冒的;消化系统的,比如虚寒性胃痛、慢性肠炎之类的,当然还有一些虚劳症、颈肩腰腿痛、妇科等方面的问题。
下至三岁以上的孩子,上至耄耋老者都可以用这种疗法增强正气,改善体质。
当然它也有一些不适用的人群,比如恶性肿瘤的、结核病的、孕妇等等。
若说它有副作用,最大的副作用可能就是贴药的时候皮肤会有点痒,会起泡,还有可能会留下一点暗沉的印记。
但这种疗法就是要皮肤起泡才有好的疗效,而且这种疗法可能不会立竿见影见到效果,要坚持贴三年以上才会有比较明显的感觉。
其实天灸在一年之中的任何时候,任何季节都可以做,但最佳的时间莫过于阳气最旺的三伏天和冬至之后阳气开始生发的三九天,能起到“冬病夏治”,“夏病冬养”的效果。
曾经我也坚持贴过两年,但因为皮肤起了水泡太痒了,就没能一直坚持下去,但其实我这样的效果应该是挺好的,我既无哮喘也无鼻炎,肠胃也没啥毛病,唯一能验证的就是不那么容易感冒了,以前春天秋天冬天的季节变化总会有点小恙,最近的这几年感冒的频率大概两年一次,已降低不少了。
如果有哮喘或鼻炎的朋友,建议试一试,因为哥哥的诊所这样的病人因天灸受益的不在少数。
过几天就要初伏了,今年我准备再试试,看能不能让哥哥配点温和的药,让我再适应适应。
2021年6月26日于惠州
“冬病夏治”
如今越来越流行
每年夏季都会有很多人
到医院贴敷,艾灸
其实很多女性的身体问题
也可以通过“冬病夏治”
这个方法来治疗
那么 妇科疾病
为什么可以“冬病夏治”?
又有哪些妇科疾病
适合“冬病夏治”?
本期专家
黄艳辉
冬病夏治
根据天人相应的原理
夏季三伏天自然界阳气最盛
人体腠理疏松开泄
经络气血流通最旺盛
此时采用 穴位贴敷、
艾灸、针刺、药物内服等
以扶助正气
祛除体内伏寒邪气
益气温阳、散寒通络
妇科疾病为什么可以“冬病夏治”?
女性朋友要经历月经、怀孕、分娩、哺乳等特殊时期,易伤津耗血,导致气血不足、阳气亏虚。
同时由于现代女性不良的生活起居习惯,比如长期在空调环境,喜欢进食冰激凌、冷饮等冰凉食物等。
所以 女性容易患一些虚寒性疾病,如痛经、不孕、月经推迟量少、各种身体疼痛等,也属于"冬病"范畴。
通过冬病夏治可减少或治愈那些与受寒或体质虚寒有关的妇科疾病,起到“缓治其本”、“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目的。
哪些妇科疾病适合“冬病夏治”?
凡是气血亏虚、寒凝血瘀等所致的妇科疾病,均适合冬病夏治。
在三伏天,通过培补元气、温经散寒的治疗方法,达到补肾健脾、暖宫散寒、温经通络功效。
从而可以治疗虚、寒、瘀所致的妇科疾病经,如 痛经、不孕、月经过少、月经后期、卵巢早衰、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产后身痛、复发性流产 等,表现出为虚、寒、或瘀的特征,如平素怕冷怕风、畏寒喜暖、下腹冷痛,腰膝酸软、疲倦乏力、各种身体疼痛等,都可以进行冬病夏治。
许多妇科疾病虽不像哮喘、鼻炎等好发于冬天,但与哮喘、鼻炎一样,往往与受寒或者体质虚寒有关,也属“冬病”,进行“冬病夏治”也可收获良效。
武汉市中医医院妇科
在“冬病夏治”方面有何特色
武汉市中医医院采用的是特色的“汉派黑膏药”,妇科三伏贴在方药和穴位选择上有鲜明的妇科特色:
「 贴敷的药物 」
根据不同病症选用不同的药物配方,而不是千人一法,妇科有痛经贴、暖宫贴等。
「 贴敷的穴位 」
常选关元穴、神阙穴、三阴交、命门穴、子宫穴。同时会根据患者不同的症状,选择不同的穴位。
此外,还有各种灸法也是冬病夏治的好方法,如火龙灸、督脉灸、带脉灸、神阙灸,其他子午流注、足疗、中药口服、隔药灸等。
怎么判断自己是不是宫寒?
妇科症状 :
经延后、月经量少、甚至闭经,月经色黯、不孕、流产、产后恶露不绝、各种妇科疼痛。
全身表现 :
小腹冷痛,得热痛减,手足冰凉、腰膝酸软、性欲淡漠、小便清长、大便稀溏、畏寒喜暖,疲倦乏力、面色晄白或青白,形体略胖、白带量多清稀无味等。
“冬病夏治”如何调理“宫寒” ?
穴位敷贴:
又称三伏贴、天灸疗法。
在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三伏天,选择神阙、关元、命门、气海、子宫、三阴交等一些具有特殊功效的穴位,应用一些发散的中药贴敷在穴位上,发挥药物和穴位的双重功效。
简单方便有效,一般连续〔 治疗三年 〕 效果会比较显著。
艾灸:
在炎热的夏季,大自然及人体的阳气达到高峰之时,施以艾灸,能最大程度发挥艾灸纯阳之性,给身体注入阳气,唤醒身体的正气,达到最好的内外兼修、阴阳平衡的 养生 效果。
中药内服:
宫寒有实寒及虚寒之分。
实寒的病理机制是寒邪凝滞于胞宫、气血流通不畅,可以服用温经汤、桂枝茯苓丸等药温经散寒化湿;
虚寒的病理机制是脾肾阳虚,虚寒内生,可服用艾附暖宫丸、金匮肾气丸等方药以温肾扶阳、散寒止痛。
中药泡脚:
艾叶、肉桂、花椒煮水,用以浸泡双脚,具有温肾散寒、温经通络之功。有助于排除体内的湿寒之气。
饮食疗法:
可以适当喝一些生姜红枣茶或多吃一些枸杞子、核桃、龙眼肉、大枣、当归、鸡血藤、生姜和鸡肉或者羊肉煲汤,具有温肾助阳、填精养血之用。
运动:
“动则生阳”,寒性体质者特别需要通过运动来改善体质,可以疏通经脉、调畅气血、改善血液循环,使全身温暖。
“冬病夏治”如何调理不孕症?
妇女会因胞宫寒冷、胞宫失于温煦,不能摄精成孕,从而导致不孕,我们称为宫寒不孕。
主要表现为 小腹冷痛、下腹坠胀痛,得热则缓和,白带多,清稀,痛经,月经后期量少等 ,故温阳散寒是治疗宫寒不孕之根本。
可在夏季采用方便安全有效的中医内服及中医外治如三伏贴、艾灸等一些培补元气的方法,达到祛除体内阴寒、舒经通络,温化寒湿、活血祛淤,从而促进不孕病患者的盆腔血液循环,改善卵巢功能,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卵巢反应,达到妊娠的目的。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