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问的词性答问的词性是什么
答问的词性是:动词。
答问的词性是:动词。注音是:ㄉㄚ_ㄨㄣ_。拼音是:dáwèn。结构是:答(上下结构)问(半包围结构)。
答问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答问dáwèn。(1)对别人的问题进行解答。
二、引证解释
⒈回答他人提出的问题。引《孟子·尽心上》:“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⒉以答问体记述的书或篇名。引《梁书·武帝纪下》:“《毛诗答问》、《春秋答问》凡二百_卷,并正先儒之迷,开古圣之旨。”
三、国语词典
应答问题。
四、网络解释
答问解释引证解释1.回答他人提出的问题。《孟子·尽心上》:“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2.以答问体记述的书或篇名。《梁书·武帝纪下》:“《毛诗答问》、《春秋答问》凡二百馀卷,并正先儒之迷,开古圣之旨。”
关于答问的近义词
解答应答
关于答问的反义词
质疑
关于答问的诗词
《答问诗十二篇寄呈满子权其五耒问斧》《答问诗十二篇寄呈满子权其二耒答_三首》《答问诗十二篇寄呈满子权其四_问耒》
关于答问的诗句
弟兄自答问都莫答问诘各向西畴答问津
关于答问的单词
recite
关于答问的成语
问寒问暖羞羞答答问官答花所答非所问问十答十刘毅答诏破丢不答羞人答答
关于答问的词语
破丢不答问官答花问一答十答非所问刘毅答诏答问如流有问必答
关于答问的造句
1、这个人犯了罪,警察怎么问他,他都沉默不语,好像不想回答问题。
2、我们争着回答问题滔滔不绝地回答着。
3、老师很欣赏你那股不服输的个性。在学校里,你能协助老师做好班级工作。课堂上,有时你也能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可是做为班干,有时你也欺负同学,这样不好。老师希望你把你不服输的个性用在学习上,争取更好的成绩。
4、交谈时,听到夸奖话,应表示谦逊,以掩饰的方法来表现自己的优点;听到批评逆耳之言,不要表现出不高兴和过多的解释;回答问话时,要表现出善良、友好的诚意。
5、谭嗣同《南学会答问》)“王船山氏平生所著书,自经义、史论以至稗官小说,于种族之戚、家国之痛,呻吟呜咽,举笔不忘”。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答问的详细信息
孔子的论语十则到底什么意思啊
分类: 人文学科 >> 中国文学
问题描述:
请问《季氏将伐颛臾》是语录体还是对话体?再有,语录体和对话体是否属同一个概念?
解析:
《季氏将伐颛臾》选自《论语·季氏篇》,是《论语》中的重要篇章,属于记言散文里的驳论文。论语——语录体散文,主要是记言。所以他当然是语录体啦!!
他们不是同一个概念。
语录体:常用于门人弟子记录导师的言行,有时也用于佛门的传教记录。因其偏重于只言片语的记录,不重文彩,不讲篇章结构,不讲篇与篇之间甚至段与段之间时间及内容上的必然联系,故称之为语录体。先秦记载孔子及弟子言行的《论语》及宋代记载程颢、程颐言行的《二程遗书》,均堪称语录体的典范。其中《论语》简明深刻、语约义丰,往往在一两句话里包含丰富的人生哲理和人生经验,流传后世,成为人们常用的成语、警句和格言。
对话体。即通过一定的情景,模拟二者(通常是两人)对话的内容。对话体与其它文体不同的特征在于,它体现了对话者的在场性,因此也容易让读者如同置身于当时的语境之中,聆听古代贤哲的教诲,生动而形象。)《孟子》是通过对话体展开论辩的说理散文,较之《论语》篇幅加长,议论增多,是语录体散文向专题性论文过渡的形式。有些篇章还保留着语录体的形式,是孟子语录集结。但多数篇章是通过对话体展开论辩的说理散文。这种形式除了承载论辩观点之外,还有叙事的功能,使文章情节化、故事化。
有关论语十则的所有资料
《〈论语〉十则》知识讲解
编 稿:王胜华 审 稿:徐冬杰 责 编:陈为华
“半部《论语》治天下”,这是前人对《论语》的评价,它形象地概括了这部儒家经典对后世的卓越贡献。1988年初,75位诺贝尔奖得主曾在巴黎宣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西方学者尚且如此呼吁,那么作为中国人更应辩正地、批判地去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孔子,随着这位“万世师表”一起去探讨有关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以及如何修身做人。
学习目标
1、了解孔子及《论语》。
2、积累文言实虚词,熟练背诵全文,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3、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探究反省自己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及品德修养。
4、整理、积累成语、格言、警句等语言材料。
知识汇总
1、关于孔子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誉为“万世师表”、“千古圣人”。
孔子先世为宋国贵族。少年时家境衰落。成年后做过鲁国的小官吏。五十岁时由鲁国中都宰升任司寇。后罢官,曾周游列国,终不再仕。晚年致力教育,相传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删修《春秋》,使之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
孔子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注重“学以致用”、“学”“思”结合。自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
2、《论语》简介
《论语》属语录体散文,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20篇。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半部《论语》治天下”。
《论语》由若干篇章组成,前后两章之间不一定有什么关联。各章的体式也不尽相同,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一种是语录体(也可称格言体),仅指明是孔子的话,不写出说话的环境(包括说话的对象),内容大多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事的一般原则,这篇课文中的第1至9则都属于这种体式。一种是对话体,记录孔子对弟子(或其他人)的问题所作的回答。课文中的第10则属于这种体式。一种是叙事体,其中多少有一点情节,但也往往是以记录孔子的话为主。
3、语录体的特点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书,主要体式有四种:(1)直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2)答问体,即先指出问者及所问问题,然后记录孔子的回答;(3)对话体,记录孔子跟弟子或其他人之间的对话经过情形;(4)一边记叙事情的经过,一边记录孔子的言论。这篇课文只出现前两种体式。这两种体式所记录的孔子的言论,大多是某些事理的高度概括和总结,都具有格言性质。
4、读准字的音
论语(lún)
不亦说乎(yuè)
三省吾身(xǐng)
愠(yùn)
罔(wǎng)
殆(dài)
诲(huì)
5、解释加红的字
人不知而不愠 愠:生气,发怒。
三省吾身 三,泛指多次;省:检查。
温故而知新 故:学过的知识。
学而不思则罔 罔:迷惑,即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思而不学则殆 殆:疑惑,有害。
见贤思齐焉 齐:(向他)看齐。
士不可以不弘毅 弘毅:刚强,勇毅。
6、通假字
不亦说乎 “说”通“悦”,愉快。
诲女知之乎 “女”通“汝”,你。
是知也 “知”通“智”,聪明。
内容分析
课文理解
这十则《论语》节选自《论语》的《学而》《为政》等篇,下面将逐条讲解: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孔子;时,时常地或者按照一定的时间;习,复习或者实习;说,悦的古字,愉快;朋,同门为朋,同志为友;愠,生气,发怒;君子,这里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译文:孔子说:“学习了(知识)之后时常的复习它,不也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谈到了学习的方法、乐趣和个人修养三个方面。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曾参;吾,我;日,每天;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三,泛指多次;为,替,给;忠,尽心竭力;信,真诚,诚实;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的反省我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 朋友来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
——朱熹认为,重在为学,传指受之于师,习指熟之于己,而忠信为传习之本,可见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品德修养。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就可以当老师了。”
——这一则讲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殆,有害。
译文: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陷入邪说的)危险。”
——这一则也是讲学习方法,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二者不可偏废。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由,仲由,字子路;女,同“汝”,你;是,此,这;知,通“智”。
译文:孔子说:“子路,交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这段讲的是学习态度问题,要谦虚谨慎,实事求是。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孔子说:“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见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这两章都是讲学习态度的。意思是要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学习。别人的长处固然值得学习,对于别人的短处,也要及时借鉴反省。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弘毅,胸怀宽大,意志坚强。
译文: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大,意志坚强,(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是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
——这句是指做人修身的,曾子的意思是鼓励门人要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译文:“(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的树叶)是最后凋谢的。”
——这句是指人所应有的修养品格的,经得起困境的考验,方显出君子本色。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其,大概,也许;恕,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的忠恕之道。
译文:子贡问到:“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孔子说:“大概就是恕道了吧!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不要施加给别人。”
——曾子曾经说过:“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和恕正是孔子仁的学说的两个方面:“忠”的要求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积极的一面;“恕”的要求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消极的一面。这其实是儒家学说“修己以安人”的做人修养的集中体现。
问题思考
1、《十则》哪些是谈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的,哪些是谈思想修养的,哪些是关于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仁”的概念?
所选10章,有三个方面的内容:(1)关于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包括第1、2、3、4、5章;(2)关于思想品德修养,包括第1、4、5、6、7、8、9、10章;(3)关于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仁”的概念。包括第8、10两章。
2、在从师这个问题上,孔子的意见是什么?
孔子认为,几个人同行,其中一定有可以做自己老师的人。而这样的人却不必是十全十美的人。他的优点,吸取过来;他的缺点,如果自己身上有,就加以克服。实际上,在孔子看来,任何有可取之处的人都是自己的老师,自己都应当向他们学习。
3、在新知识与旧知识、在学与思的问题上,孔子是怎么认为的?
在新知识与旧知识的关系上,孔子认为“温故”可以“知新”。也只有“温故”“知新”的人才能当老师。这里,孔子强调的是“新知”,是那种开拓、创新的精神。
在学和思的关系上,孔子认为学习与思考必须结合,二者缺一不可。只读书而不通过自己的头脑加以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读书,就会弄得精神疲惫,对自身是没有好处的。
成果检测
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红字注音。
论语( ) 不愠( ) 则罔( ) 则殆( )
弘毅( ) 凋 ( ) 三省吾身( )
有我师焉( ) 传不习乎( )
诲女知之( ) 死而后已( )
2.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红字的意思。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人不知而不愠( )
吾日三省吾身( )
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3.判断正误。
(1)《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一本书,其中有不少关于学习和个人修养的篇章,书名是孔子定的。( )
(2)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是我国儒家学说的创始人,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
(3)《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研究孔子思想的重要资料,南宋朱熹把它跟《大学》《中庸》《春秋》合成《四书》。( )
(4)《论语》共20篇,它是现存最早的用语录体写的古籍。( )
4.翻译句子。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要求默写课文的相应段落。
(1)曾子谈到的人应具有自省精神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子谈到的应该谦虚谨慎,广泛学习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曾子谈到的士应该具有为理想而不懈奋斗的精神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这十则中,有很多语句后来演变成为了成语,请把这些成语写出来。
简答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后面问题。
1、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里所提到的“为人谋、与朋友交”和“传不习乎”,这些自省的内容,在今天还有没有意义?为什么?谈一谈自己的感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什么意思?它讲了一个什么道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说明了什么道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讲的是什么意思?在你与人交往时是不是这样做的?学了此文后,你对今后的设想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
1.1ún yùn wǎng dài hóng diāo xǐng yān chuán huì yǐ
2.说,为古“悦”字,愉快。
愠,生气,发怒。
省,自我检查,反省。
知,通“智”,聪明,智慧。
已,停止。
施,施加。
3.(1)X(2)√(3)X(4)√
4.(1)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陷 入邪说的)危险。”
(2)子贡问到:“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
(3)孔子说:“大概就是恕道了吧!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不要施加给别人。”
5.(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或者,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6.学而时习之 温故知新 见贤思齐 三人行,必有我师 任重道远 死而后已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阅读理解
1、仍然还有意义。因为在今天的社会里,仍然需要对人忠诚、讲究信用、善于学习,如果每天都能够认真反省自己在这几方面做得如何,一定会对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知识水平大有好处。
2、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会有能够做我的老师的人。它讲了一个要成为一名高尚的人,就必须要向别人虚心学习的道理。
3、天气寒冷了,才会知道松柏的叶子凋谢下来。它说明了在艰苦的环境中可以考验一个人的品质的道理。
4、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谈设想时,言之成理即可)
在线阅读
一、孔子和六经
孔子姓孔名丘,公元前551年生于鲁国,位于中国东部的现在的山东省。他的祖先是宋国贵族成员,宋国贵族是商朝王室的后代,商朝是周朝的前一个朝代。在孔子出生以前,他的家由于政治纠纷已经失去贵族地位,迁到鲁国。
孔子一生事迹详见《史记》的《孔子世家》。从这篇世家我们知道孔子年轻时很穷,五十岁时进入了鲁国政府,后来做了高官。一场政治阴谋逼他下台。离乡背井。此后十三年他周游列国,总希望找到机会、实现他的政治、社会改革的理想。可是一处也没有找到,他年老了,最后回到鲁国,过了三年就死了。死于公元前479年。
各家哲学的兴起,是与私人讲学同时开始的。就现代学术界可以断定的而论,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私人身份教了大量学生的人,他周游列国时有大批学生跟随着。照传统说法,他有几千个学生,其中有几十人成为著名的思想家和学者。前一个数目无疑是太夸大了,但是毫无问题的是,他是个很有影响的教师,而更为重要和独一无二的是,他是中国的第一位私学教师。他的思想完善地保存在《论语》里。他的一些弟子将他的分散的言论编成集子,名为《论语》。
孔子是一位“儒”,是“儒家”创建人。刘歆说儒家“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六经就是《易》、《诗》、《书》、《礼》、《乐》(今佚)、《春秋》(鲁国编年史,起自公元前722年,讫于公元前479年即孔子卒年)。这些经的性质由书名就可以知道,唯有《易》是例外。其实它本来是一部卜筮之书。
孔子与六经的关系如何,传统学术界有两派意见。一派认为,六经都是孔子的著作。另一派则认为,孔子是《春秋》的著者,《易》的注者,《礼》、《乐》的修订者,《诗》、《书》的编者。
可是事实上,无论哪一经,孔子既不是著者,也不是注者,甚至连编者也不是。可以肯定,在许多方面他都是维护传统的保守派。他的确想修订礼乐,那也是要纠正一切偏离传统的标准和做法,这样的例子在《论语》中屡见不鲜。再从《论语》中关于孔子的传说来看,他从来没有任何打算,要亲自为后代著作什么东西。还没有听说当时有私人著作的事。私人著作是孔子时代之后才发展起来的,在他以前只有官方著作。他是中国的第一位私人教师,而不是中国的第一位私人著作家。
在孔子的时代以前已经有了六经。六经是过去的文化遗产。六经又叫做“六艺”,是周代封建制前期数百年中贵族教育的基础。可是大约从公元前七世纪开始,随着封建制的解体,贵族的教师们,甚至有些贵族本人,他们已经丧失爵位,但是熟悉典籍,流散在庶民之中。前一章说过,他们这时靠教授典籍为生,还靠在婚丧祭祀及其他典礼中“相礼”为生。这一种人就叫做“儒”。
二、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西方对于孔子的了解,可能超过了对于其他任何中国人的了解。可是在中国内部、孔子虽然一直出名,他的历史地位在各个时代却有很不相同的评价。按历史顺序说,他本来是普通教师,不过是许多教师中的一个教师。但是他死后,逐渐被认为是至圣先师,高于其他一切教师。到公元前二世纪,他的地位更加提高。当时许多儒家的人认为,孔子曾经真地接受天命,继周而王。他虽然没有真正登极,但是就理想上说,他是君临全国的王。这显然是个矛盾、可是有什么根据呢?这些儒家的人说,根据可以在《春秋》的微言大义中找到。他们把《春秋》说成是孔子所著的表现其伦理、政治观点的一部最重要的政治著作,而不是孔子故乡鲁国的编年史。再到公元前一世纪、孔子的地位提高到比王还高。据当时的许多人说,孔子是人群之中活着的神,这位神知道在他以后有个汉朝(公元前206至公元220年),所以他在《春秋》中树立一种政治理想,竟能完备得足够供汉朝人实施而有余。这种神化可以说是孔子光荣的顶点吧,在汉朝的中叶,儒家的确可以叫做宗教。
但是这种神化时期并没有持续很久。公元一世纪初,就已经有比较带有理性主义特色的儒家的人开始占上风。从此以后,就不再认为孔子是神了,但是他作为“至圣先贤”的地位仍然极高。直到十九世纪末,孔子受天命为王的说法固然又短暂地复活,但是不久以后,随着民国的建立,他的声望逐渐下降到“至圣先师”以下。在现在,大多数中国人会认为,他本来是一位教师,确实是一位伟大的教师,但是远远不是唯一的教师。
此外, 孔子在生前就被认为是博学的人。 例如,有一个与他同时的人说:“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论语?子罕》)从前面的引证,我们也可以看出,他自认为是继承古代文化并使之垂之永久的人,与他同时的一些人也这么认为。他的工作是以述为作,这使得他的学派重新解释了前代的文化。他坚持了古代中他认为是最好的东西,又创立了一个有力的传统,一直传到最近的时代,这个时代又像孔子本人的时代,中国又面临巨大而严重的经济、社会变化。最后,他是中国的第一位教师。虽然从历史上说,他当初不过是普通教师,但是后来有些时代认为他是至圣先师,也许是不无道理的。
选自《中国哲学简史》第四章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