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中药怎么煎才正确?煎中药的正确方法?

小肉包1年前 (2023-12-04)阅读数 8#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药物中药

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接触到中药材,因为许多疾病人们往往都关于选择看中医,而患者在看完中医之后大多都是需要抓中药材回家自己煎药的,然而对于怎么煎中药的很多人都不太清楚。那么中药怎么煎才正确?煎中药的正确方法是怎样的?

1、煎药选砂锅

煎药容器以砂锅为好。砂锅主要是不会与药物中的有效成分发生化学反应,且受热均匀,有利于药效的充分散发;砂锅还有一定的保温效果。煎药不宜用金属容器。

2、加水适量

将药物倒入砂锅内后,加水量,以超过药材的表面3~5cm为宜。先泡半小时后,等药材的有效成分浸出后,再煎。第二次煎药时,可以少加些水,以超过药材面2cm为宜。

滋补药,因熬药的时间会长些,水可以稍微多加些;花、叶、草类及质地轻松的药,用水适量即可;矿物质、贝壳及质地坚实的药物,用水量应稍多一些。

3、火候先大后小

熬药的火力的大小与汤剂的质量密切相关。火力过大,水分很快蒸发,药物有效成分不易煎出,而且容易导致药物变焦;火力过小,药效也不易发挥出来。所以,一般先用大火煎沸后,改用小火熬煮,保持微沸。

4、熬药时间

熬药的时间应根据药物的性质和作用来定。滋补药及质地坚实的药物,头煎40分钟至1小时,二煎30~40分钟;解表发汗药及质地轻松、气味芳香的药物:头煎15~20分钟,二煎10~15分钟;一般治疗药:头煎30分钟,二煎20分钟。

5、小贴士

1、不宜将糖加入药材中一起煎,以免影响到药效,可以喝完药后吃口糖。

2、煎药时,不建议直接用自来水,头煎可用冷开水,二煎可用温开水。自来水大多使用氯消毒,或多或少可能会有残留,且钙、镁离子较多,容易和药材发生反应,可能会影响到药效。

3、煎药时建议是专人看守,掌握火候,以免被敖干,药汁若是被敖干,建议倒掉而不要继续加水,因为其毒性或药性比较大,不宜继续使用。

6、煎药注意

1、熬药器具的选择

熬煮中药最佳的器具是砂锅,因为它受热导热均匀,保温效果好,蒸发掉的水分量少,可以很好的保证中药的疗效。而最忌讳使用的器具是铁锅、铝锅、铜锅等,因为中药多数都是酸性或碱性,容易与铁锅、铜锅等材质的熬药器具产生化学反应,使铁离子、铝离子等大量游离出现,与药物相互作用产生很多有害身体健康的物质,如鞣酸铁等,不仅影响中药疗效,还很容易使服用者出现呕吐、中毒等副作用。

2、熬药水量应适中

熬煮中药关键是加水量的控制,水量过多或过少,会直接影响药汤的浓稠度。通常情况下,熬煮中药需要分两遍进行,第一遍时水量应高于药物表面3-5厘米。熬煮第二遍时,应保证水量高出药物表面2-3厘米。对于煎煮时间过长,如20分钟以上的有毒性中药材,可以适当多加些水,以每次熬煮剩小半碗的汤汁为宜。

3、熬药的火候把控

熬药时火候的大小,直接影响着药物的发挥。比如芳香类、解表药物,在大火急煎下,药效才会最大程度的发挥;而滋补性中药,应小火久炖,才会使药效达到最高。不过一般情况下,只需要先武火煎煮10分钟,再转为文火煎煮20分钟,两遍熬煮合计1小时左右即可。

4、熬药遍数及药液量

当中药熬煮2遍时,80%左右的药物成分就会被有效析出,所以一般中药熬煮2-3遍为最佳。而药液量的多少,需要因人而异,若是成年人则留大半碗的药量300ml左右;若为儿童或厌烦喝中药的人群,则留取小半碗的药量200ml左右即可。中药汤剂的服用方法为,早饭前、晚饭后,1日2次。

熬中药的方法

煎药之前我们要准备好用具,主要以砂锅、瓦罐为好,搪瓷罐次之,忌用铜铁锅,以免发生化学变化,影响疗效。

方法和步骤:

1、先将药材浸泡30-60分钟,用水量以高出水面为度,一般中药煎煮两次。

2、煎加水量为第一煎的1/3-1/2。两次煎液去渣滤净混合后分两次服用。

注:煎煮的火候和时间要根据药物性能而定。一般来讲,解表药、清热药宜武火煎煮,时间宜短,煮沸后煎3-5分钟即可;补养药需文火慢煎,时间宜长,煮沸后再续煎30-60分钟。某些药物因其质地不同,煎法比较特殊,处方上应该会有说明。

中药也叫中草药,是指中国传统医学中用以防病治病的物质,包括天然药及其加工品。虽然名义上叫中“草”药,是以草木类药物为主,也有动物药(包括龟、鳖、羊、虎等动物身体的一部分),昆虫药(包括蚯蚓、蜈蚣、土鳖虫等),矿物药(包括各种金属)。

汤药是最原始的治病方式,同时也是最有效的治病方式,汤药治病,可以根据每个病人的不同表现,灵活加减,使药物与病情相一致,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煎药也很重要,许多患者及家属询问怎么煎药,在这里作统一的解答。

(1)煎药器具。最好用陶瓷器皿中的砂锅、砂罐。因其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药物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并且导热均匀,保暖性能好。其次可用白色搪瓷器皿或不锈钢锅。煎药忌用铁、铜、铝等金属器具,因金属元素容易与药液中的中药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可能使疗效降低,甚至产生毒副作用。

(2)煎药用水。古时曾用长流水、井水、雨水、泉水、米泔水等煎煮,现在多以自来水、井水、蒸馏水等煎煮,但煎药用水必须无异味、洁净澄清,含矿物质及杂质少。一般来说,凡人们在生活上可作饮用的水都可用来煎煮中药。

(3)加水多少。按理论推算,加水量应为饮片吸水量、煎煮过程中蒸发量及煎煮后所需药液量的总和。虽然实际操作时加水很难做到十分精确,但至少应根据饮片质地疏密、吸水性能及煎煮时间长短确定加水多少。一般用水量为将饮片适当加压后,液面淹没饮片约2厘米为宜。质地坚硬、粘稠、或需久煎的药物加水量可比一般药物略多;质地疏松、或有效成分容易挥发、煎煮时间较短的药物,则加水液面淹没药物即可。

(4)煎前浸泡。中药饮片煎前浸泡既有利于有效成分的充分溶出,又可缩短煎煮时间,避免因煎煮时间过长,导致部分有效成分耗损、破坏过多。多数药物宜用冷水浸泡,一般药物可浸泡20分钟~30分钟,以种子、果实为主的药物可浸泡1小时。夏天气温高,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腐败变质。

(5)煎煮火候及时间。一般药宜先武火后文火,即未沸前用大火,沸后用小火保持微沸状态,以免药汁溢出或过快熬干。解表药及其它芳香药物,一般用武火迅速煮沸,改用文火维持10分钟~15分钟左右即可。有效成分不易煎出的矿物类、骨角类、贝壳类、甲壳类药及补益药,一般宜文火久煎,使有效成分充分溶出。

中药怎么煎才正确?煎中药的正确方法?

(6)汤剂煎减后应榨渣取汁。因为一般药物加水煎煮后都会吸附一定药液。其次药液中的有效成分可能被药渣再吸附。如药渣不经压榨取汁就抛弃,会造成有效成分损失。尤其是一些遇高热有效成分容易损失而不宜久煎或煎两次的药物,药渣中所含有效成分所占比例会更大,榨渣取汁的意义就更大。

(7)煎煮次数。一般来说,一剂药可煎三次,最少应煎两次。因为煎药时药物有效成分首先会溶解在进入药材组织的水液中,然后再扩散到药材外部的水液中。到药材内外溶液的浓度达到平衡时,因渗透压平衡,有效成分就不再溶出了。这时,只有将药液滤出,重新加水煎煮,有效成分才能继续溶出。为了充分利用药材,避免浪费,一剂药最好煎煮两次或三次。第一次煎出的药液150毫升,第二次也为150毫升,两次煎出的药液混匀,分次服用。

汤药的好处很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医师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开中药,使中药与病情能最佳符合,从而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就像裁缝量体裁衣一样。第二,药物的用量和用多少味药都可以灵活调节,只要患者病情发生变化,汤药的处方也可以及时跟着变化。第三,汤药通过煎煮,有效成分最多,如果是中成药或者中药注射液,在制作过程中有些有效成分损失掉了。因此,对于肿瘤患者,建议最好服用汤药,以服用汤药为基础,配合使用中成药或者中药注射液治疗。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