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热下寒如何调理
摘要:现在的人多是上热下寒的体质,上热下寒是寒热错杂表现之一。指患者在同一时期内,上部表现为热性、下部表现为寒性的证候。出现这样的体质跟平时的生活习惯是有很大的关系。上热下寒的原因有哪些?上热下寒如何调理?下面一起来了解下吧。一、上热下寒的原因
上热
是因为平时的饮食以及作息非常的不好,偏重口味,喜欢吃辛辣、刺激的食物,这些都是属于热性,食用之后是互使得非常多的热毒进入身体,加重身体的负担,这些热毒在体内是难以排出的,就会在体内造成淤堵,使得代谢能力下降,那身体就会出现一些异常,特别是皮肤,会出现长痘、长斑、面色暗沉等情况。
下寒
就是手脚冰凉,很多女性都会有这样的情况,这个是因为平时不注意保暖,贪吃凉食,导致寒气入体,堆积在体内,尤其是下半身的位置,因此这类女性是很容易出现痛经的情况,并且下半身也容易肥大。那对于这些情况的出现,在生活中就需要及时的调理。
二、上热下寒的症状
经常会出现口腔溃疡、牙龈出血、腿部关节冷、浑身无力等情况。
如外感病误用攻下,引致大泻不止,津液损伤,使热邪上升而咽喉痛,甚则咯黄痰或血痰;寒盛于下则泄泻、肢冷、脉沉迟。
除此之外,肾阳虚时,阴寒盛于下,火不归原而虚阳上浮也可出现上热下寒,临床表现为身热,面红,口渴,脉大等假热症状;身虽热,反欲盖衣被;口虽渴,反欲热饮,或饮水不多;脉虽大,却按之无力;面红如妆,游移不定。同时可见四肢厥冷,下利清谷,小便清长,舌淡苔白等真寒症状。
三、上热下寒体质如何打通
这样的情况可以用药物来调理,就是寒热并调,寒性药物和温性药物同时应用。
半夏泻心汤就是典型的寒热并调的方,既用黄芩、黄连清上热,也用干姜、党参、大枣温中补虚以散寒,当然调理上热下寒的方子比较多,临床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处理。
四、上热下寒如何调理
饮食调理
少吃重口味的食物,以及一些生冷的食物,多吃点清淡、温和食物,来缓解身体上身热,下身寒的症状,每天的饮食要规律,一日三餐,不要饥一顿饱一顿,八分饱最好,要注意羊肉、辣椒等食物对于这类体质来说是发物,最好是不要吃,面食、米饭、银耳、蔬菜等,是首选,是可以调理身体的,对健康是有利的。
作息调理
不要熬夜,现在的人每天都会很晚才睡觉,经常熬夜是会使得体内的各个方面都会受到影响,内分泌出现失调的情况,进而就会导致免疫出现下降,容易受到一些外在病菌的入侵,会加重上热下寒的症状,因此每天必须要早一点休息,让身体各处都得到一个充足的休养,是可以提高体内代谢和排毒的能力,减轻身体的负担,进而缓解上热下寒的症状。
运动调理
每天要有足够的运动量,可以选择跑步、游泳、跳舞等等,这些运动是可以使得全身的血液都得到一个很好的循环,促进了体内的新陈代谢能力,减少一些淤堵的情况,同时还能释放我们身体的压力,并且多运动是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可以大大的减少一些疾病的发生,对于体内有热毒或是有寒症的,都是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五、上热下寒吃什么中成药
上热下寒可服用的中成药如交泰丸、乌梅丸等,其属于中医中的杂证,发生的病机比较复杂,还是建议在专业的中医师的辨证下,选方加减,进行治疗。
临床上上热下寒包括有上假热下真寒(上焦火盛,面赤喉痛,上身不欲衣,下肢冰凉);上热下寒腹痛腹泻(胸中有热,腹中冷痛,泄泻);上热下寒之寒格吐利(口微燥,入口即吐,或腹痛泄泻等)。具体的用药都是有差异的,因此若有任何具体不适,建议还有到正规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虚不受补的人怎么调理气血
虚不受补的人怎么调理气血?虚不受补的人虽然不多但也不少,这样的人群需要及时的调理好自己的身体。接下来就由我带大家了解虚不受补的人怎么调理气血的相关内容。
虚不受补的人怎么调理气血1根本之法是调理脾胃。中医称:“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调理脾胃的药物,黄芪较为安全而有效,它不仅是补气的要药,还可健脾,用于补虚损不足,旺健脾胃,退肌肤虚热;疮科用之,可以排脓,活血生血,内托阴疽;自汗过多,可以固表止汗。但开始时黄芪用量不能多,否则用后也受不了。用黄芪调理虚不受补,不妨用下列方法:开始时用少量黄芪每日煎水,代茶作为日常饮料。可用黄芪20—30克煎水饮用,若春夏之日,则配合一些炒米一起煎水;若秋冬之日则加3—5枚南枣,用800克水煎至500克当茶饮用。依此法饮用3—5天,待胃肠适应了,可将黄芪逐渐增加,直可加至60克。采用此法之后,可以用黄芪炖肉、煲肉,以增强体质。从此用黄芪作为调理品,脾胃自然日渐健旺。脾胃健旺后,消化能力自然增强,虚不受补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调理身体的药物,配伍很重要。有人诉说,服用炖人参后,心烦,难于入睡,觉得燥一些。这可以在炖人参时加入麦冬10粒,以减少燥性。麦冬有清心养心之功。
一般地说,“鲍、参、翅、肚”皆是滋阴助阳好食品。气血两虚的人可以用来调理身体。但这几种海产珍品,鲍鱼和鱼翅炮制方法比较麻烦,一般家庭不易做到。海参、鱼肚,则食用方法简单,滋阴助阳之力也很不错。海参有补肾助阳、润燥通肠、滋阴助阳之功效,可用为病后、老年体弱的调理。吃海参,对预防动脉硬化也有作用。老人尿多,夜尿频频,青年体弱遗了精,也可以海参为主,配合肉类、清补药材(如淮山、杞子、元肉之类)或炖或煲,疗效不错。海参这种海产品,既适合作为秋冬补品,也适合夏天作为补充体力的食品。因为海参不寒不燥,性质温和,适合四季食用。它虽含胶质,但这种胶质含脂肪不多,食后胃肠很少发生滞腻现象。
鱼肚(原名花胶)是从鱼腹中取出鱼鳔,切开晒干而成。鱼肚有滋阴助阳、固肾培精之功。对于肺肾虚弱、气血亏损的人,用它做食品最为适宜。只是鱼肚的胶质多一些,平日消化能力弱的人,不宜吃得太多太频。鱼肚的食法,可用来炖鸡,或配些瘦肉煲汤食用。有人认为新上市的花胶虽有补益作用,但消化力弱者多食乃有点寒滞。因此最有益的是吃陈年花胶。所谓陈年花胶,就是贮藏三五年以上的花胶。它更适合于年老体弱的人。
有些生育过多的妇女,上年纪后常会头脑眩晕、面色苍白、手足冷、腰膝酸软。不妨用桑寄生、红枣煲水当茶饮。桑寄生有补肝肾、养血、调理内脏机能的功效。但这味药,重用则有苦涩味,轻用则性质平和而甘淡,用于食品疗法用量不宜多。红枣有补中益气、润肺生津之效,且可壮胃健脾,也可常食用。
虚不受补的人怎么调理气血2虚不受补是怎么回事
当我们身体出现这种虚弱的表现时,一般有三种情况:
一是有可能是体内堵了,专业的说法叫气滞血瘀(简单理解为气血不通)。气血不畅就容易出现一些虚弱的症状,比如喜唉声叹气,情绪低落,没精神,手脚发麻或刺痛,失眠或头晕头痛等。
当我们的“虚弱”是气血不通畅引起的,那就不是补气血了,而是行气活血,保证气血的运行。比如陈皮、薄荷、香附、佛手片、当归、川芎、丹参、益母草等等,其中陈皮、薄荷、香附、佛手片等是能够理气、行气类的药;当归、川芎、丹参、益母草是能够活血化瘀类的药,搭配在一起能够疏通气血。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一般行气、理气的药多偏温燥,所以在使用的时候用量少一些,或者搭配一点点清补养阴的药,比如玉竹、沙参、麦冬等等。
二是体内的痰湿内蕴(简单理解为湿气重),影响脾胃的运化,导致中焦气机不畅,也容易出现虚弱的表现,比如疲倦,乏力,懒言,四肢沉重,食欲减退,面色黄,大便溏泄或黏腻等等。
对于湿气重引起的“虚弱”表现,更是不能用滋补的方法,因为滋补的药物不仅滋腻,助湿生痰;同时容易影响脾胃运化,加重脾虚,这个时候就应该健脾胃为主了。
可能有人会说,自己湿气重,补脾胃这么久,也没看到湿气减少呀!
其实在补脾胃和健脾胃方面大家还是有些误区的,一般我们说湿气重以健脾胃为主,而不是补脾胃;脾胃虚弱是以补脾胃为主。可能很多人分不清脾胃虚弱和脾虚湿气重到底应该怎么办,感觉很混乱。
我们可以简单地理解,湿气重是需要祛湿的,祛湿多用健脾,祛湿,利尿的药,这些药一般都不是补药,是行气药,祛湿药和利尿药的组合,比如陈皮、茯苓、苍术、薏米、赤小豆、砂仁、莲子、芡实等等。
而脾胃虚弱则需要补气健脾,用的药物多是补气药和行气药的组合,比如黄芪、党参、太子参、白术、山药、陈皮、佛手、麦芽等等。
所以为什么很多人湿气重一味地补气,导致气满湿阻,疲倦、腹胀等不见好,反而上火了。
三是上热下寒类型(简单理解为寒热错杂型),就是明明下腹感觉凉凉的,手脚也冰凉,腹部冷痛,小便清长或腰酸腰痛;同时又容易心烦,气急,口苦,牙龈痛,咽喉痛等等。
这种人稍微吃点温热的就上火,稍微吃点凉的胃痛或腹痛,拉肚子,就是热又热不得,凉也凉不得,那怎么办呢?
对于这类型的可以两个方法,一是通过疏通中焦,以健脾胃为主,让中焦运化正常,上焦和下焦就容易交融,心火能暖肾水,慢慢可以改善这种寒热错杂体质。
健脾胃的'话,比如香砂六君子、脾胃舒丸、健胃片、开胸理气丸、越鞠丸等等,或者上面那些补气药与行气药组合泡水喝。
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寒热并用,交通心肾或上下焦。比如交泰丸、温胆汤丸、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乌梅丸等等。
另外慢跑和经常练习深呼吸有助于调理寒热错杂的体质,减少上火的出现。
虚不受补的人怎么调理气血3虚不受补咋办
80%的疾病与经络堵塞气血不通有关。当身体哪个部分的经络堵塞时,哪个部位就出现问题,会感觉酸、胀、疼、痛、麻、硬等等症状。
如果你经络不通,吃什么也不好使,也无法吸收。就好比,当马路被塞住了,你是开奔驰,还是开夏利,是没区别的。所以,一定要先通经络,然后,再补营养。
凡是经络不通就先行进补的人,必定会上火,这叫虚不受补。就相当于,当家里房间的门都关着的时候,你客厅里的温度刚好合适。可是,如果你在没打开其它房间门的时候,又搬进一台制热的空调进去,你家里还不热的开锅了?此时家里必定“上火”。
所以,要想解决这个问题,你需要做的就是要“疏通经络”,当全身气机通畅、经络没有瘀堵的时候,就不会出现这种“不受补”的情况。
但是,有一些人,在经络疏通以后,会感觉很累、很乏,甚至比不做经络疏通时还难受,这究竟是为什么呢?需要告诉大家的是,出现这种症状的,大多是气血相对比较虚的人。人之所以会出现劳累疲乏,主要是因为内脏供血量的减少,基于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种,剧烈运动。比如,打球、爬山、跑步、走远路等,会出大量的汗。我们都知道,汗为心之液,在外为汗,在内为血,出汗过多,其实耗费的是我们的心血。运动时,大量的气血会分散到四肢,而内脏的血量就会减少,我们就会感觉到神情疲倦,四肢酸懒;同时,中医认为,肝藏血,卧则血归于肝。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累的时候,喜欢躺下,这样,分散在四肢的气血,就会回流到肝脏,以便肝解毒。因此,如果我们运动过度了,就会感觉累和乏。
第二种,过度思虑。虽然我们没有运动,但是,由于我们过度的思虑,比如,学生玩命看书,工作上过度思考问题,都会导致我们累和乏。因为,我们的气血都供应到大脑上去了,内脏又出现了缺血的情况,因而过度思虑,也会导致我们累和乏,这就是中医的理论,思伤脾,脾主肌肉。当我们了现浑身上下肌肉酸痛劳累时,这都与思虑过度有关。
第三种,经络疏通。与第一种情况不同,经络疏通其实是一种被动的运动,当身体某部位的经络被疏通后,气血就会从身体的其他的部位向这里集中,同时,由于患者的身体较弱,身体无法快速生成新的气血补充,这就使得原本供应脏器的气血量一时减少,人就会感觉到累和乏了。
也许有人糊涂了,这气血虚的人,疏通经络后会更虚了,那怎么办?是先补呢?还是先疏通经络呢?
权宜之计是在通经络前,喝生姜红枣桂元羹,但这也仅仅能解决当时患者身体气血不足的问题。如果想长期解决气血虚的问题,还是要先疏通经络,然后再补营养。
所以,当某些人经络疏通以后感觉累、乏的时候,你要明白,这个过程只是暂时的,是你调理身体过程当中,必需要经历的过程,不要担心,注意食补就可以了,营养一定要跟得上。
PS:不是要你大吃大喝,而是选择能补气补血的食物来均衡饮食,日常还是要每顿七八分饱即可。一旦你营养过剩,反而不利于经络的疏通和气血的养成。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