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心理术语“心流”,你们是怎么理解它的呢?

一语惊醒梦中人1年前 (2023-12-04)阅读数 21#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我的快乐

今天,我第一次在群里认识了心流这个词,也在脑袋里面思索着,它到底是个什么意思呢然后我就看了群友们所写的以及二美老师的注解,按照自己的逻辑思维,大概粗浅的领悟了它的意思。

我对心流的理解———它是一种人体深处潜在的爆发力,也是一种潜藏的生命力。在某一个我们特别投入也特别喜欢的事情中,在我们身体深处缓缓流淌的一种高能状态。

这种状态,原来,它就是最近这两年,一直存在于我的写作中,自学中,瑜伽中。我也一直在感受着,体验着,并无穷尽快乐着的一种很“酷”的状态。

自从高一从学校辍学之后,文学便与我渐行渐远,我开始麻木不仁的苟且于这人世间十几年。

直到有一天,我突然非常的羞于我只是一介初中毕业生。我便开始一边流浪,一边对生活充满无尽的惆怅。

我在心里一遍遍的拷问自己,这样的日子,我活着的意义在哪里其实,我不该是这样的,我也不甘心这样的,难道我还要在仅剩的这点点的青春里,继续熬稀饭一样的混混沌沌的熬着自己?

我心底的答案是,不可能,绝不可能。我得改变,我得依靠些什么,然后牢牢的抓住它,我要咸鱼翻个身。

18年,我报考尚德,直接报的英语专本连读,学费是9700。那时的我,还欠着20多万的债务,也没有什么功底,就还记得几个小学水平的英语单词,想想自己,当初确实挺勇敢的。

还好,学费是我自己在网上开娱乐群另外赚的,所以我的老公也没有过多干涉。只是他在心里,对我的这个想法,这个行动充满了鄙夷和嘲笑。

尽管那时,我还跟着他在过着看不到尽头的流浪生活,他却从来没想过要去改变什么。他总还一遍遍的打击着我说:“我们都这样了,读书还有个屁用,嘲笑我尽做些不着边际的事情………”

我一遍遍的听着,可我还是义无反顾的继续学着,因为我知道我做对了。

自从报考成功,走上漫长的自考之路,我便在心里高兴,我不再是一个文盲,我是一个学生走在学习的路上。

我仿佛就被注入了一种力量,一股潜流开始在我心底缓缓流淌,我的人生有了一种不曾有过的状态。整个人开始生机勃勃,一心只想学习,想学习更多的东西,也许这就是你们所说的“心流”吧!

当我从一个个的单词学着,再到一个个的句子,再到一本本的书………

从前觉得太不可能的,似乎都一点点的变可能了。

大冬天的,我拿着一本看不懂的英文书,坐在废品堆旁,把书摊开在我蜷缩的膝盖上,手捧着一杯开水取暖,一边查翻译一边背诵。夏天就在40多度的露天棚子里,汗流夹背的看着,看了一遍又一遍……

寒冬酷暑,蚊虫恶臭,反正我都忘了身处的那些恶劣的外在环境,我沉浸其中,只想学更多,学更好……

当我慢慢的能看懂更多的英文书时,那种充实快乐还略带着成就感的激流一直就在我的磁场内来回涌动。我感到了学习的快乐,以及它带给我的对未来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后来,我又带着这股“心流”重拾写作,因为,很多时候,很多话在生活中说不出口,我便借助于文字去表达。

当看着流畅的文字在键盘的敲击下,缓缓流淌,在我的日记本上,笔尖下簌簌作响。它们便是我流动着的快乐,一边写作一边紧跟着我的无穷尽的快乐。

快乐到什么程度呢,那真是一种忘乎所有的状态。

我的仓库楼顶是平顶顶楼,没有空调,没有风扇,堪称又闷又热的桑拿房,人人避之不及……

我摊开从前在高温40多度棚子里一笔一字写好的初稿以及我的二次修稿,然后在这仓库里进行了初步定稿。借着仓库有电脑,抢着在最近几个月里,在礼拜天加班不太忙的日子里,在电脑上敲着我的第一部20多万字的处女作。

心理术语“心流”,你们是怎么理解它的呢?

我坐在那里,一动不动的就是几个小时,除了写作,什么都不想。尽管手指有点麻木了,可总还想写更多。根本忘了热这一回事,也忘了我在加班这回事。

有时候,总有来来往往的人找我收货发货,我总是赶紧做完,赶紧打发他们走,然后关上门,闷在里面,又赶紧坐回座位上,拉回被打断的思绪,继续沉浸于那种流畅的欢乐中。

总是一不留神就到了下午打卡下班的时间,都已经过了最热的时间段,我还能清晰的感觉到我身上的汗滴还在从上往下一条条的往下流着,我也不知道自己这一天又流了多少汗了………

我的同事们,也有很多人,以及我的家人,都不能理解我这样的疯子行为。甚至在心里笑着:“一把年纪了,还痴心妄想的瞎折腾,瞎费些心力干什么?”

笑就笑呗,管他们做什么我的生活是我自己的,又与他们何干我从中得到的快乐,他们又岂能体会得到?

就是这样一种我喜欢的并推动着我的状态,我还做起了瑜伽。既没有时间也没有钱去瑜伽馆,我便自己天天在宿舍里练,一个个的琢磨一个个的练。先找身体的感觉,再找心灵上带来的感觉,真正的达到身心合一。

那种自我沉浸并于其中领悟快乐的感觉,真是妙不可言。那种快乐,循环往复,都成了一股股的生命力,源源不断的注入我的身体,我就那么不曾想象的变成了一个强大的生命体。

有时候,回顾这两年的心路历程,也会诧异自己所发生的一点点变化。

尽管这条路,还是一眼望不到尽头的黑暗和茫茫宇宙,也恰恰就是这股心流还支撑着我继续往前走,再走走………

心流,我对它的注解就是一种流淌在我们身体深处川流不息的生命力,也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尽的内在潜能。

1.我们倾向去从事的活动。2.我们会专注一致的活动。3.有清楚目标的活动。4.有立即回馈的活动。5.我们对这项活动有主控感。6.在从事活动时我们的忧虑感消失。7.主观的时间感改变--例如可以从事很长的时间而不感觉时间的消逝。

以上项目不必同时全部存在才能使心流产生。但齐克森米哈里也提出一些方式使得一群人可以在一起工作使得每个个体都能达到心流的状态。这种工作群体的特征包括了:

1.创意的空间排列。2.游戏场的设计。3.平行而有组织的聚焦。4.目标群组聚焦。5.现存某项工作的改善(原型化)。6.以视觉化增进效能。7.参与者的差别是随机的。

米哈里·齐克森米哈里可能是第一个将心流的概念提出并以科学方法加以探讨的西方科学家,不过他并非第一个注意到心流现象或发展出心流技法的人。

超过二千五百年的时间里,东方精神传统实践家--如佛教家及道教家运用心流技法为其发展精神力的重要技法。日本禅宗使用心流来决定其表现形式。在佛教圈中,心流早已是一个被广泛使用的词汇。

在教育领域中,“过度学习”似是心流的一项重要因素--至少在技术层面是如此。同时,许多现代运动员也在运动中经历心流,他们称此经验为“在心流区”中。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心流的概念已广为东西科学家、精神大师及运动员所共同认识,只有齐克森米哈里将心流的概念应用到改善西方文化构成(如游戏场设计)的领域中。东方精神实践家曾发展出一套完整的心流理论来促成精神力及个人之发展与自我提升。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