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区别是什么?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区别是定义和场所不同,详细如下:
学校教育是个人一生中所受教育最重要组成部分,个人在学校里学校教育接受计划性的指导,系统地学习文化知识、社会规范、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学校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决定着个人社会化的水平和性质,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基地。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社会尊师重教,学校教育越来越受重视,在社会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它开始于孩子出生之日(甚至可上溯到胎儿期),婴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孩子上了小学、中学后,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其教育目标应是:在孩子进入社会接受集体教育之前保证孩子身心,健康地发展,为接受幼儿园、学校的教育打好基础。著名心理专家郝滨老师曾说过:"家庭教育是人生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确实,家庭教育是对人的一生影响最深的一种教育,它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着一个人人生目标的实现。
论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区别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是有区别的。
(一)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教育关系不同
家庭教育中家长与孩子的关系,也即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一种自然关系。家长与孩子以血缘为纽带,从孩子一出生他们就建立了这种关系;学校教育中受教育者和教育者的关系是社会关系。教师教育学生是教育行政部门交给教师的社会工作。因为孩子与家长、与教师的关系不同,自然就会根据不同的态度参与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所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地位是一样的。家庭教育并非隶属于学校教育,也不是学校教育的辅助。
(二)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教育内容与目的不同
由于家庭教育以血缘为基础,教育的渗透性强,影响深远、持久,所以家庭教育的教育目的会围绕使孩子拥有身体和心理健康、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意志品质、个人生活目标与人生志趣等展开。在教育目的上,家庭教育注重的是对孩子的基本生活能力、社会理解与适应能力的培养。孩子的健康成长是第一位的。家庭教育让孩子成为“人”,重视“育”的过程。它的终极目的是使孩子获得幸福。学校教育的教育目的乃智识的培养、知识技能的传递、人才的选拔和培养等。学校教育注重的是对孩子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以及素质发展这几方面的统筹兼顾。
这里我们想多说两句的是,其实父母所能给予孩子的和学校教育是一样的,都是对世界的认识、对思维的升级、对生活的敞开与对生命的体悟。但相较学校而言,父母与其说是教育孩子,更应该说是在生活中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成长、共同体验世界。只是体验的内容和学校不同,但体验的态度与学校教育是相同且相互影响的。理想的父母会抱持一种,我所能给予孩子的是一扇门——一扇通向生命世界的最直接的大门的想法:我们可以看到属于我和孩子共同的人生场景,也能够分辨我们不同的人生场景,因为我清楚我们会成为两个全然不同的生命个体,但我们各自的成长会因拥有彼此而更加美好。
(三)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教育场所不同
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其教育的场所更加开放。家长不但可以在家中进行教育,在社会其他场所中,也可以进行家庭教育。旅行过程中,可以进行公民教育(不丢垃圾、尊重各地风俗);去亲戚朋友家拜访,可以进行礼仪教育;去庙会游玩,可以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等。而学校教育的场所则基本集中在学校,并且大多数通过班级授课制展开。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环境的不同启发我们,不应挪用一般以学校教育为中心的教育经验,要认识到家庭教育环境自身的独特优势和负担。
家庭教育是家长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生活、人格和行为养成等教育,是终身性、示范性的教育,学校教育是是由专业人员承担,在专门的机构,进行目的明确、组织严密、系统完善、计划性强的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区别
1.家庭教育是家长有意识地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施以一定教育影响的社会活动,必须由家长来完成,学校无法替代,学校则是面向大多数学生的教育,提供的只是一个公共的、普遍的教育,需按照统一进度、统一的课程来进行。
2.家庭教育是终身性、示范性的教育,而学校教育有时限,学校教育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决定着个人社会化的水平和性质,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基地。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