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凡被染成紫色的细菌称为革兰氏阳性菌(G_菌);染成红色的称为革兰氏阴性菌(Gˉ菌)。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结构显著不同,导致这两类细菌在染色性、抗原性、毒性、对某些药物的敏感性等方面的很大差异。
1.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特殊组分胞壁较厚(20~80nm),由内向外有
肽聚糖含量丰富(15~50层),多层聚糖骨架通过四肽侧链、五肽交联桥,组成坚韧的三维立体框架,结构致密。
磷壁酸革兰阳性菌的特殊组分。大量磷壁酸以长链形式穿插于肽聚糖中,一端结合在细胞壁上的称壁磷壁酸,结合在细胞膜上的称膜磷壁酸或脂磷壁酸(LTA),另一端游离于肽聚糖层外。磷壁酸抗原性强,是革兰阳性菌重要的表面抗原;有类似菌毛样的粘附特性,与致病性有关。溶菌酶可破坏肽聚糖的聚糖骨架,引起菌体裂解。青霉素能干扰五肽交联桥与四肽侧链D-丙氨酸之间的连结,导致细菌死亡。
表面蛋白某些细菌表面存在有特殊蛋白质,例如:A族链球菌--M蛋白,金**葡萄球菌--A蛋白。
2.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特殊组分胞壁较薄(10~15nm),结构较复杂,由内向外有肽聚糖含量少(1~2层),无五肽交联桥,由不同聚糖骨架上的四肽侧链进行交联,呈疏松的二维结构。外膜8~10nm,为革兰阴性菌特有,包括脂蛋白、脂质双层、脂多糖三部分。脂多糖(LPS)是革兰阴性菌的内毒素,又由三种成分构成:脂质A(LipidA)为一种糖磷脂,是内毒素的毒性部分,与其致病性有关。核心多糖是属特异性抗原。寡糖重复单位革兰阴性菌菌体抗原(O抗原),具有种特异性。
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细胞壁结构显著不同,导致这两类细菌在染色性、抗原性、致病性、对药物敏感性等方面差异很大。
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比较
结构 革兰阳性菌 革兰阴性菌
细胞壁厚度及强度 较厚、较坚韧 较薄、较疏松
肽聚糖含量 丰富(占胞壁干重50%~80%) 较少(占10%左右)
磷壁酸 有 无
外膜 无 有
对溶菌酶、青霉素敏感性 敏感 不敏感
比较革兰式阴性菌和阳性菌肽聚糖的成份、结构差异?
通过结晶紫初染和碘液媒染后,在细胞壁内形成了不溶于水的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革兰氏阳性菌由于其细胞壁较厚、肽聚糖网层次较多且交联致密,故遇乙醇或丙酮脱色处理时,因失水反而使网孔缩小,再加上它不含类脂,故乙醇处理不会出现缝隙,因此能把结晶紫与碘复合物牢牢留在壁内,使其仍呈紫色;而革兰氏阴性菌因其细胞壁薄、外膜层类脂含量高、肽聚糖层薄且交联度差,在遇脱色剂后,以类脂为主的外膜迅速溶解,薄而松散的肽聚糖网不能阻挡结晶紫与碘复合物的溶出,因此通过乙醇脱色后仍呈无色,再经沙黄等红色染料复染,就使革兰氏阴性菌呈红色.
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的结构组成的不同主要在于细菌的细胞壁方面:
革兰阳性菌细胞壁较坚韧,厚度20~80nm,较革兰阴性菌厚,细胞壁中肽聚糖含量多,可达50层,占细胞壁干重的50%~80%,糖类含量较多,脂类含量较少,细胞壁有磷壁酸,没有外膜。革兰阴性菌细胞壁较疏松,厚度10~15nm,较革兰阳性菌薄,细胞壁中肽聚糖含量少,仅含1-2层
,占细胞壁干重的5%~20%
,糖类含量较少,脂类含量较革兰阳性菌多,细胞壁无磷壁酸,有外膜。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