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D中法师与术士有何区别
按DND3.5版规则,所有人物都拥有六大属性“力量、敏捷、体质、智力、智慧和魅力”。法师和术士区别如下:
1/决定法术位和法术豁免难度的属性不同,法师是智力,智力越高可以施展的法术位越多,法术豁免难度约高,而术士则是魅力;
2/法术学习方式不同,法师学习法术是通过智力属性判定来把法术抄写到法术书中,而术士则是通过魅力属性直接从自身血脉中学习法术,因此法师可学习绝大多数法术,就算后期由于法术学派的原因只能学习部分高等法术,但是中低等法术还是通用的,而术士学习到的法术则按其血脉种类不同,拥有红龙血脉的术士学习火球术轻而易举但绝对学不会冰锥术,反过来拥有白龙血脉的术士学习寒冰掌没有问题但无法学会燃烧之手。另外术士由于只是拥有高魔生物的血脉而本身并不是高等魔法生物,因此其从血脉中学习的法术是有限的,一般来说等级相同情况下术士能掌握的法术数量是法师的三分之一左右。还有就是术士无法学习超魔技巧(智力太低的结果)但可以使用装备中的超魔技巧。
3/施法方式不同,法师施法必须先决定好要施展的法术,然后休息至少8小时来记忆,法术施展后就必须再花8小时来重新记忆,比如某个法师有5个1级法术位,他已经学会了8个1级法术,那么他只能选择其中5种每种记忆一个法术位或者选择一种法术记忆5个法术位,如果他只记忆4个法术位那边记忆后他就只能施展4个一级法术,没有记忆法术的法术位无法使用,当然如果这个法师是高等法师或大法师,他可以选择把这个法术位用超魔技巧转换成2个低一等级的法术位。而术士在这方面就方便的多,术士休息8小时后法术位全部恢复但不用事先记忆,他只要在施法前决定法术即可,比如一个4级术士,他有2个一级法术位,1个二级法术位,他会3个一级法术,2个2级法术,那么当他这3个法术位恢复后,他可以选择用一个一级法术位施展三个他会的一级法术中的任何一个,或者用二级法术位施展任何他会的二级法术。因此术士在施法时比法师更灵活。
最后说一下以上这些是根据DND3.5版规则,据说新的4.0版规则中施法方面对法师放宽了,记忆法术不要8小时,而是可以花1-2小时在空白法术位上记忆法术。
当然这还要4.0版手册全部放出后才能确定。
以上
请问居士、大师和法师都有什么区别?阿弥陀佛
法师:精通三藏佛法,以法自师,复以法师人的出家人,称为法师。禅师:精通修习禅宗之法或专修禅定的出家人,称为禅师。经师:佛教里精通经藏或善于讲经诵经的僧人。律师:专门研究佛教戒律的僧人,称律师。大师:道德学问足以作人类模范的人,称为大师。
居士:梵文 Grha-pati,意为家长、家主、长者、或有财产、或‘居家之士’。原指印度第三商工阶级毗舍族 Vaisya 的富翁或德高望重的有道之士而言。但在今天中国佛教社会,已普称一切信佛教的在家佛教徒为居士了。
大师:佛的十尊号之一。即天人师。《瑜伽师地论》卷八二:“谓能善教诫声闻弟子一切应作不应作事,故名大师。”后遂为僧人的尊称。《晋书·艺术传·鸠摩罗什》:“[ 姚兴 ]尝谓 罗什 曰:‘大师聪明超悟,天下莫二。’”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上:“而京师僧讳和尚,称曰大师。”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大师一一问行藏,小生仔细诉衷肠。”
法师:梵文 dharma-bhanaka,又译说法师。凡能演讲佛经的出家比丘,称法师。所以,释迦及其弟子也都是法师。唐朝的玄奘因精通三藏,被称为三藏法师。但在今天中国民间,大概为了尊敬出家人或根本不懂‘法师’两字的意义,凡见了出家人,甚至小沙弥,不管对方有讲经资格与否,竟都称他为法师了。
法师本是一种学位的称号,要通达佛法能为人讲说的人才能称法师,不是任何人都可以称的。还有较高的学位,精通经藏的称为经师,精通律藏的称为律师,精通论藏的称为论师。更高的是三藏法师,是遍通经律论三藏者的学位,如唐代玄奘、义净都受到这个称号。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