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三与四的区别
数学三:常被称为经济数学,包含线代,概率,高数。适用学科为:
1.经济学门类的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中统计学、数量经济学二级学科、专业.
2.管理学门类的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中企业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二级学科、专业.
3.管理学门类的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中对数学要求较高的二级学科、专业
数学四:包含线代,概率,高数,但是考核内容要不同于数学一,具体可参见大纲。适用学科为:
经济学门类中除上述规定的必考数学三的二级学科、专业外,其余的二级学科、专业可选用数学三或数学四;管理学门类的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中除上述规定的必考数学三的二级学科、专业外,其余的二级学科专业可选用数学三或数学四.管理学门类的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中对数学要求较低的二级学科、专业.
难度还是数四比数三考的更难,这是众所周知的.
四种难度比较是
数一
>
数二
>
数四
>
数三
考试内容范围比较
数一
>
数三
>
数四
>
数二
“三”和“四”,三岁孩童都知道它们的意思,为何要拿出来做文章呢,岂非废话连篇?其实不然。
“三”是数目二加一后所得,是个基数,一二三的“三”,这是最基本的意思,不必举例了。古人创造汉字时,划上三道,就认识到它的意思了。
“三”有时是序数,表示顺序第三。例如“三叔、三楼、三房”中的“三”就不是基数而是序数。基数与序数是两个不同概念,正常人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要聋哑人理解“三叔”与“三个叔叔”这二者不同的概念,就很难了。为此聋哑人语言研究专家张宁曾作过专门研究和报道(见1980年《心理学报》)。
“三”表示多数和多次。例如:三番五次、三令五申、三翻四复、三思而行、三推六问等等。这个义项是保留了古汉语中的意思。古人以三、九表示多数,而不表示定数,古语有“三军易得,一将难求”,这句古语又可以说成“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可见“三”可相当于“千”。“三”表示多数或多次,经常出现在成语中,例如,三人成虎、三头六臂、三缄其口、举一反三、三媒六证、三灾八难、三人行必有我师,等等。
“三”也可表示不定的少数,例如:“三三两两”,形容零零落落,数目不多,《乐府诗集》中已有“行不独自去,三三两两俱”。“三男二女”,指少数几个子女,较早见于《后汉书方术传》,“三言两语”,指很简短的几句话,《水浒传》有“若在家时,三言两语,盘倒那先生。”“三年五载”,指不太长的时期。“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指时间短而总是断断断续续,也有少的意思。
“三”有时不指数目,例如:不三不四、低三下四、颠三倒四、丢三落四、朝三暮四、招三惹四、推三阻四、说三道四、三长两短等等,这些固定词组里的“三”,既不是基数,又不是序数,既不表示多,也不表示少,它是一个代号,是“这样”或“那样”的意思。从结构上看,绝大多数是与“四”结合组成的固定格式,从意思上看,大多含有贬义。
“四”跟“三”有相同点,它既是基数,又是序数,是个“数目”,同时如前所述,它与“三”构成固定格式,就表示不定数。另外,它也可表示多的意思,例如:四通八达、四平八稳、四分五裂、四海为家、五湖四海等就是。“四海”泛指整个天下,夸其广阔博大的意思。但是“四”没有少的意思,这是与“三”不同的地方;另外,“四”可以做姓,而“三”却不可,这也是二者的区别。
笔者认为,一般词典在解释“三”与“四”时,义项说得不够全,如很有权威性的《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
[三]1数目,二加一后所得。2表示多数或多次。
[四]1数目,三加一后所得。2(si)姓。
如果说,辞书由于读者对象不同,篇幅限制,释义只能择其要点,那么,对学习语词的人来说,就不能拘泥于辞书的解释了,要自己动一番脑筋才行。
如此看来,笔者说“三”道“四”一番,也许还不算饶舌。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