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高考状元和现代高考状元相比有什么区别?
古代没有高考状元这一说法,如果以现代高考作为参照的话,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中的乡试差不多类似现代的高考,乡试的第一名叫做解元,唐伯虎就是一位解元,相当于那一次南直隶地区的?高考状元?不过解元和现代的高考状元还是有不少区别的,下文详述。
第一,考取解元的难度比高考状元要大
这点不难理解,乡试是三年举行一次的,高考每年一次,相比起来考取乡试第一名的难度显然更大一些。肯定有人会说古代参加乡试的人数比现在参加高考的人数少很多,其实这点对考取第一名没有什么影响的,认真思考下就明白了。
第二,解元具备选官的资格,高考状元不能直接出仕
理论上只要通过乡试考取举人身份的人就有资格入仕,这里说的是有资格有机会做官,并不是一定能入仕,要看有没有机会,一般都是进士优先入仕的,进士不够用的情况下举人才有机会补缺,但都是一些七品以下的末流职位。比如大名鼎鼎的海瑞就是以举人身份出任县教谕(类似县教育局长)的,而高考状元是没有机会直接入仕的,这是很实质的一点区别。
第三,两者享受的待遇不一样
解元的身份比高考状元要尊贵不少,古代通过乡试考取举人身份的人就可以被称为?老爷?何况是乡试第一名的解元。此外,解元还享受免除徭役、赋税等特权,甚至好多人会开始?投资?解元,比如把女儿嫁给他、送财物等各种巴结。以上这些待遇是高考状元享受不到的,高考状元除了获得名声和奖金外,还得上完大学以后才有资格考取公务员,不然以高中学历连公务员都没资格考的,至于免除徭役跟赋税更是不存在的,如今社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解元、会元、状元的含义不同,解元是科举制度中乡试第一名,会元是会试第一名,状元是殿试第一名。
古代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唐朝时期举进士者均由地方解送入京,后世相沿,就有了解元的称号。会试由礼部主持,在京师举行考试。中状元又被称为“大魁天下”或“魁星点斗”“独占鳌头”,状元是古代读书人的最高荣誉。
一个人如果乡试、会试、殿试三次考试中均考得第一名,叫“连中三元”。然而能够连中三元的士子却是少之又少,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连中三元的文武人员人物一共有18位,比如唐朝的张又新、崔元翰;宋朝的孙何、王曾、宋庠、杨置、王若叟、冯京等。
科举制度简介
唐朝科举考试有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明字、明算等多种科目,考试内容有时务策、帖经、杂文等。宋朝科举考试有进士、明经两种科目,考试内容有帖经、墨义和诗赋,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后,取消诗赋、帖经、墨义,专以经义、论、策取士。明清科举改为考八股文。
科举制度是封建时代所能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形式,它扩展了封建国家引进人才的社会层面,吸收了大量出身中下层社会的人士进入统治阶级。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