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注疏学?
旧时称解释古书意义的为“注”(注有传、笺、解、章句等名),疏通注文意义的为“疏”(疏有义疏、正义、疏义等名),宋人把古人关于经书的注本、疏本合为一编,因此有“注疏”这一合称。注疏学,本人理解就是针对注疏进行专门研究的一门学科。其它就不太清楚了。
查了一下相关材料,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注疏学著名的文典有《十三经注疏》,共416卷,自南宋以后开始合刻,明嘉靖、万历年间曾刊行,清乾隆初有武英殿本,其后阮元据宋本重刊,并撰《十三经注疏校勘记》。“十三经”各注释版本中,以清代学者阮元主持校刻的《十三经注疏》最为完善,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参考资料。
十三经和十三经注疏的区别
[ 注疏 ] zhù-shū
1. 注和疏的并称。注,对经书字句的注解,又称传﹑笺﹑解﹑章句等;疏,对注的注解,又称义疏﹑正义﹑疏义等。注﹑疏内容关乎经籍中文字正假﹑语词意义﹑音读正讹﹑语法修辞,以及名物﹑典制﹑史实等。宋人将十三经之汉注唐疏合刊,"注疏"之称始流行。
2. 记述,记载。
《十三经》和《十三经注疏》是两部不同的作品,它们之间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区别:
1. 年代和形成过程:据《十三经》的形成历史可追溯到南宋时期,是当时儒家的经典著作。而《十三经注疏》是在清代由阮元主持校刻的,是十三部儒家经典注疏的汇编,形成年代较《十三经》晚。
2. 作用和价值:《十三经》这部作品是浩如烟海的儒家思想典籍的代表,对研究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具有重要意义。而《十三经注疏》则是文史研究工作者经常要查检的作品,对儒家经典著作的注解和进一步阐释,为学者们提供了重要的学术参考。
总的来说,《十三经》和《十三经注疏》都是儒家文化的经典著作,但它们在内容和作用上有所不同。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