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比较《书愤》《蜀相》说说它们在歌颂诸葛亮的功绩,抒发个人感情和表现手法等方面有哪些不同?

梵高1年前 (2023-12-05)阅读数 10#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寓言散文

1、歌颂功绩:《蜀相》侧重于歌颂诸葛亮的忠诚,以及壮志未酬的寂寥;《书愤》则注重诸葛亮的北伐,特别是出师表中表现出的北伐的强烈愿望。

2、抒发感情:《蜀相》主要抒发了“出师未捷身先死”,壮志未酬,英雄扼腕的惋惜,以及“三股频繁”“两朝开济”的忠义;《书愤》则借歌颂诸葛亮上表北伐的业绩来反衬自己不能收复失地的郁闷与悲哀,和对收复沦陷河山的渴望。因为两位作者的生活环境不一样,杜甫是在安史之乱中颠沛流离,因此希望能有诸葛亮这样的忠臣能臣重整河山,陆游则是由于南宋偏安一隅,不思北伐收复失地带来的愤懑与报国无门的无奈。

比较《书愤》《蜀相》说说它们在歌颂诸葛亮的功绩,抒发个人感情和表现手法等方面有哪些不同?

3、表现手法:《蜀相》借景抒情怀古;《书愤》借古喻今。

什么是寓言和寓言的意义有什么区别

先秦散文主要指的是秦代以前的散文,其中包含历史散文以及诸子散文两类。在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是古代散文蓬勃发展的阶段,当中出现了非常多优秀的散文著作,这也被称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先秦文化。先秦散文当中的代表作就包括《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历史著作,还有包含一些学派的文章,比如《墨子》,《论语》,《孟子》,《庄子》,《荀子》等。其中《尚书》也保存了我们国家最早期的一些沉淀,散文主要是针对一些官文的公告,没有特别明确的体裁之分。

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的散文

春秋战国时期因为当时正处于社会的变革期,当时的周天子的统治下的政治经济制度已经完全崩坏,诸侯国又在不断的发展,格局动荡中又孕育着新的力量,其中就出现了一些特别有名的文学家和著作家。当时不但随着社会的变革,也让社会思潮高涨起来,对于学术文化也有了新的要求,再加上当时孔子让思学取代了关学让文化教育也得到了基本的普及,为大批人才的出现也创造了一些有利的条件,其中也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文学派别,也在战国时期形成了百家争鸣的一个局面,为先秦散文的出现也创造了一个有利的局面。

先秦散文发展

先秦散文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夏到春秋的时候,这个时候主要是以《尚书》和《春秋》为代表,在文学记述上是比较简单的。第二阶段是指春秋末到战国初期,其中的代表作是《左传》和《国语》,内容上是比较丰富的,文采上也比较鲜明,篇幅也比较长。第三阶段主要集中在战国的中后期,以《战国策》为代表采取的是国别体,让散文也发展到了新的高峰,其中在记录人与事上也非常的详细生动,还具有非常强烈的文学特色,对于历史当中的人物也非常的详细和形象化。

最后先秦散文当中还有非常多的优秀文学作品可以值得大家去了解和学习。

1含义

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来说明某种道理,达到劝诫、教育或讽刺目的的文学体裁.「寓言」一词,最早见於《庄子?寓言》篇:「寓言十九,藉外论之」,与〈天下篇〉「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前者指出寓言假借外物以立论的技巧,后者则视寓言为传达意念的工具.1.有所寄托的话.《庄子·寓言》:“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巵言日出,和以天倪.” 陆德明 释文:“寓,寄也.以人不信己,故托之他人,十言而九见信也.” 2.指托辞以寓意.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 元佑 献诗十首,其词猥陋,皆寓言嬖幸,而意及兵戍.” 明 王琼 《双溪杂记》:“后世山林隐逸之士有所纪述,若无统理,然即事寓言,亦足以广见闻而资智识.” 3.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理,常带有劝戒、教育的性质.如我国古代诸子百家著作中的寓言、古 希腊 《伊索寓言》等.

特点

1.寓言的篇幅一般比较短小,语言凝练,结构简单却极富表现力.2.鲜明的讽刺性和教育性.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主题思想大多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鹬蚌相争》、《东郭先生和狼》等都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寓言名篇.3.故事情节的虚构性.“主角”更多是人格化了的动物、植物或自然界的其他东西或现象.4.常用手法为:比喻,夸张,象征,等手法

2而寓言的意义通常是从故事中给人的启示和知识

可以说寓言是内容,寓言的意义是结果启示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