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英缤纷这个词,为什么不作落花缤纷呢?用“英”一字是否有什么特殊的含义或者美感?求速回,我是认真
用典。古人作诗喜欢化用前代诗人诗作中的佳句,是诗歌的继承与发展,也增加诗歌字面本身的多义性,令人觉得深厚而不轻率直露。
首先,这是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使用楚辞的典故。战国诗人屈原《离骚》中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早晨我饮木兰上的露滴,晚上我用菊花残瓣充饥。)陶渊明这样一用,读者一看不仅看到桃花源“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还会想到屈原,诗歌的脉络就打通了,给人回味的余地也多得多。
另外,古代诗词中“落花”太多了,虽然很美,但是审美疲劳。读起来也会觉得平常,而落英就美丽而新奇。
当然,陶渊明和屈原都是比较早期的诗人,所以那时候可能还没有形成“落花”的习惯性说法。因为古代汉语是以单音节词为主的,不像现代汉语。所以屈原和陶渊明都用落英。
落英缤纷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luò yīng bīn fēn,意思是坠落的花瓣杂乱繁多的散在地上。出自晋·陶潜《桃花源记》:“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释义:
落英缤纷,坠落的花瓣杂乱繁多地散在地上。
示 例四次来游,满天满谷的落英缤纷;树上剩得青叶与绿叶,更何处寻那淡红娇嫩的樱。(周恩来《四次游圆山公园》)
有关文章:
出 处晋·陶渊明(陶潜)《桃花源记》:“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海伦·凯勒《再塑生命》:我穿过落英缤纷的花瓣,走近大树,站在那里愣了片刻,然后,我把脚伸到枝桠的空处,两手抓住枝干往上爬。
①此处“落英”指落花。一说,初开的花。
扩展资料:
近义词:
花团锦簇、繁花似锦、落花遍地
语 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花瓣凋落,纷纷飞扬的样子。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形容落花纷纷飘落的美丽情景。
成语举例:四次来游,满天满谷的落英缤纷;树上剩得青叶与绿叶,更何处寻那淡红娇嫩的樱。(周恩来《四次游中山公园》)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花瓣凋落,纷纷飞扬的样子
成语结构:述补(后补,亦作动补)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落,不能读作“là”。
成语辨形:纷,不能写作“分”。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