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腺癌分化中等是什么意思?直肠癌三期,很严重吗?
手术后病人和家属最关注的应该就是病理结果了,但是当大家看到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这些描述时常常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里我们简单来聊聊什么是肿瘤的分化类型,以及对于病人病情的判断究竟有什么重要意义?
肿瘤细胞说白了就是一群由于基因发生变异不能分化为正常细胞,但可以自我复制,疯狂生长,又不能完全被机体免疫系统杀灭的坏细胞。就像通过一些特征来评判坏人一样,我们通过肿瘤的分化程度可大致判断这个肿瘤从骨子里到底有多坏。高分化的肿瘤说明肿瘤细胞的模样和正常细胞比较接近,但是伴有一定程度的异形性和核分裂象,提示恶性程度比较低。相反,低分化的肿瘤则提示肿瘤细胞的形态与正常细胞完全不同,伴有明显的异形性和核分裂象,提示肿瘤恶性程度比较高,比较容易出现远处转移。而中分化的细胞形态和恶性度鉴于高分化和低分化之间。
应该说绝大多数肿瘤都可以根据细胞形态分为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甚至未分化几种类型。对于胃肠道肿瘤而言,还有印戒细胞癌,粘液腺癌等特殊类型,这些类型的生物学行为也非常不好,恶性程度比较高。但是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分化程度虽然和肿瘤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但决定患者预后更重要的是肿瘤的分期:早期患者即使是低分化腺癌、印戒细胞癌或粘液腺癌,预后也会非常好,治愈的概率非常高。晚期患者即使肿瘤属于高分化类型,预后仍然不太好。就好比一个大坏蛋就算再怎么厉害,其破坏性也远不如成千上万个小坏蛋加起来一样。希望上面的讲解对大家有所帮助。
近些年直肠癌发病率明显增高,每年新发病例大约在20万左右,这与人们的饮食结构变化关系极为密切,动物性高蛋白、高脂肪、低纤维素饮食习惯是直肠癌最大的高危因素,还有肥胖、久坐不动也都是发病原因。
肿瘤以肠管粘膜细胞起源,因此大多都是腺癌。根据细胞形态、核分裂情况把癌细胞分为4级,即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未分化,简单来说越接近正常细胞分化越高,恶性度越低,其中分化直肠癌算是中低恶性度肿瘤吧。
直肠癌Ⅲ期有区域淋巴结转移、但影像学检查没有远处转移。Ⅲ期差别很大,也分为可切除、不可切除,其预后也有很大的差别。
直肠癌预后除了分期、组织分级有关外,还与微卫星不稳定性表达有关,高表达、低表达之间的差别很大。还有CEA数值在一定程度上反应直肠癌的恶性度。
直肠癌治疗方式以位置分为两种方案,据肛门10cm以上为高位直肠癌,治疗按结肠癌方案,能手术则先手术,术后辅助化疗。据肛门10cm以内为中低位直肠癌,Ⅲ期先新辅助放化疗、手术、再化疗,手术方式有保肛、不保肛两种方式。
Ⅲ期直肠癌包含情况很多,有ⅢA、ⅢB、ⅢC三种亚分期,许多ⅢC期不能行根治性手术了,但某些ⅢA期预后非常好。完整评估,积极治疗。我是@刘永毅医生 ,感谢您的阅读!
直肠癌该怎么治疗?
魏柏立(台北医学大学附设医院一般外科主任) 大肠癌、结肠癌、直肠癌都一样吗? 在医学上,一般民众所说的大肠癌即泛指「结肠癌」。很多人都认为大肠、结肠、直肠都是肠道,只要长了肿瘤,治疗上应该都一样。其实,大肠与直肠因构造与生理功能不同,所以治疗方式不完全相同。 人体消化系统从口腔开始,由上到下依序为食道→胃→小肠→大肠→直肠→ *** 。在医学上,大肠、直肠、 *** ,即为所谓的下消化道,属于消化道最后一段相连的管子,是粪便经过或储存的地方。 大肠指的是ㄇ字型结肠 一般民众所说的大肠,在医学上指的就是结肠,所谓的大肠癌就是结肠癌。结肠位处于腹腔,从右下腹的回盲瓣以下开始连接盲肠,往上延伸后称为升结肠;接着再向左边横跨整个腹部称为横结肠;然后向左下腹下降称为降结肠;再连接乙状结肠,最后才是直肠段、 *** 口。 这一大段肠道就是「结肠」(自盲肠至乙状结肠),总长度约一百二十至一百四十公分,它以ㄇ字型占据了腹部的四周(见图1),主要作用是吸收经人体利用后剩下的食物残渣、水分、电解质等,然后慢慢形成粪便。 大肠癌就是结肠癌 当结肠的任一个部位长了恶性肿瘤,就称为结肠癌。若再加以细分生长位置,就会以该位置作为肿瘤名称,例如:肿瘤长在升结肠处,就称为「升结肠癌」;长在乙状结肠处,就称为「乙状结肠癌」。 知识便利贴 结肠、直肠同属下消化系统,结肠(大肠)在腹腔内,呈现ㄇ字型,是吸收不被身体吸收的残渣水分、电解质,慢慢形成粪便。直肠则是消化道的最尾端,连结 *** 括约肌,主要作用是贮存粪便。 备注:为求内容统一,本书结肠癌用词全部统称为大肠癌。 直肠癌是生长在直肠处的癌症 直肠则是连接於乙状结肠和 *** 间的一小段肠道,长度约十二至十五公分(如图1),最主要的作用是贮存粪便,若是肿瘤生长位置在直肠处,则称为「直肠癌」。 虽然在医学上直肠、 *** 也隶属于下消化道。但因为直肠的生理构造与大肠不同,所以这个部位长了肿瘤时,即使经过完整治疗,它在局部复发的机率比结肠癌高,所以治疗时除了要顾及 *** 功能的保留,更要兼顾降低局部复发的机率。因此每次当医生在跟患者强调大肠癌或是直肠癌时,不是医生吹毛求疵或咬文嚼字,而是这两种癌治疗方式很不同。魏柏立(台北医学大学附设医院一般外科主任) 大肠癌、结肠癌、直肠癌都一样吗? 在医学上,一般民众所说的大肠癌即泛指「结肠癌」。很多人都认为大肠、结肠、直肠都是肠道,只要长了肿瘤,治疗上应该都一样。其实,大肠与直肠因构造与生理功能不同,所以治疗方式不完全相同。 人体消化系统从口腔开始,由上到下依序为食道→胃→小肠→大肠→直肠→ *** 。在医学上,大肠、直肠、 *** ,即为所谓的下消化道,属于消化道最后一段相连的管子,是粪便经过或储存的地方。 大肠指的是ㄇ字型结肠 一般民众所说的大肠,在医学上指的就是结肠,所谓的大肠癌就是结肠癌。结肠位处于腹腔,从右下腹的回盲瓣以下开始连接盲肠,往上延伸后称为升结肠;接着再向左边横跨整个腹部称为横结肠;然后向左下腹下降称为降结肠;再连接乙状结肠,最后才是直肠段、 *** 口。 这一大段肠道就是「结肠」(自盲肠至乙状结肠),总长度约一百二十至一百四十公分,它以ㄇ字型占据了腹部的四周(见图1),主要作用是吸收经人体利用后剩下的食物残渣、水分、电解质等,然后慢慢形成粪便。 大肠癌就是结肠癌 当结肠的任一个部位长了恶性肿瘤,就称为结肠癌。若再加以细分生长位置,就会以该位置作为肿瘤名称,例如:肿瘤长在升结肠处,就称为「升结肠癌」;长在乙状结肠处,就称为「乙状结肠癌」。 知识便利贴 结肠、直肠同属下消化系统,结肠(大肠)在腹腔内,呈现ㄇ字型,是吸收不被身体吸收的残渣水分、电解质,慢慢形成粪便。直肠则是消化道的最尾端,连结 *** 括约肌,主要作用是贮存粪便。 备注:为求内容统一,本书结肠癌用词全部统称为大肠癌。 直肠癌是生长在直肠处的癌症 直肠则是连接於乙状结肠和 *** 间的一小段肠道,长度约十二至十五公分(如图1),最主要的作用是贮存粪便,若是肿瘤生长位置在直肠处,则称为「直肠癌」。 虽然在医学上直肠、 *** 也隶属于下消化道。但因为直肠的生理构造与大肠不同,所以这个部位长了肿瘤时,即使经过完整治疗,它在局部复发的机率比结肠癌高,所以治疗时除了要顾及 *** 功能的保留,更要兼顾降低局部复发的机率。因此每次当医生在跟患者强调大肠癌或是直肠癌时,不是医生吹毛求疵或咬文嚼字,而是这两种癌治疗方式很不同。 直肠癌的治疗方式和大肠癌有何不同? 直肠是肠道的最末端,长度只有十二至十五公分,离 *** 很近,主要作用是贮存粪便。但因为其生理构造与大肠不同,肿瘤局部复发的机率高,所以治疗时要兼顾 *** 功能的保留及降低局部复发的机率,因此直肠癌的治疗复杂许多。 案例分享:林** 直肠癌的治疗比大肠癌复杂 一位被诊断为大肠癌第三期的林**,经过手术后也接受了完整的化学治疗疗程,之后她都定期回诊,过程中所有的检查也都平安。但在治疗完追踪满五年后,她觉得排便习惯改变、 *** 出血约一个月,她怀疑自己大肠癌复发了,所以赶快再回医院检查。 经安排大肠镜检查,确实发现在非常靠近 *** 附近的直肠有一颗肿瘤,不是之前大肠癌手术部位,属于另一颗新的肿瘤—直肠癌。当医疗团队与她沟通病情及说明直肠癌的治疗方式时,有讨论到可能做人工 *** 的问题,她愈听愈觉得复杂,一脸疑惑地说:「上一次大肠癌时,检查完就直接开刀切掉,后面再做几次化学治疗就好,这次的直肠癌治疗为什么这么复杂?而且还可能要做人工 *** ?」 直肠和大肠的生理结构不同,直肠的肠壁比大肠少了一层叫做浆膜层的构造,相对的就少了一层保护,因此直肠肿瘤要转移出去时的阻隔就变少了,这也是直肠癌具有较高的局部复发率的原因。此外,大肠的肠道几乎所有的部位都在腹腔,直肠则位处于骨盆腔最深且狭窄的地方,因此外科医师在施行手术时,直肠癌手术的困难度比大肠癌增加许多。 新颖治疗模式大幅提高 *** 保留机率 在以往的年代,如果直肠肿瘤生长的位置在距离 *** 口七公分以内,就可能要进行 *** 切除手术,并做永久性人工 *** ,这不仅造成民众巨大的身心冲击及恐慌,更让患者的生活品质降低,而在接受了这么具破坏性的治疗后,却仍无法提高直肠癌复发及转移的控制率,也是让患者逃避治疗的主因。 近年来国内外的癌症治疗专家对直肠癌的研究及治疗方式愈来愈多,也愈来愈深入。除了希望提高癌症的治愈率,降低局部复发及转移的机率外,更希望以外科手术切除直肠肿瘤时,能尽量保留住 *** 及直肠,希望当疾病控制住后,病患仍能保有良好的生活品质,将直肠及 *** 的破坏性降到最低。现阶段针对这种距离 *** 口很近的肿瘤,确诊后除了做电脑断层检查看有无肝脏转移外,同时建议要做骨盆腔核子造影,判定直肠肿瘤侵犯肠壁的深度、肿瘤与周围组织界限及局部淋巴结的大小、数量等,当这些影像学检查完成后,便可初步判定其癌症期别。 如果直肠癌临床分期为第二期及第三期,依据《美国国家癌症治疗指引》(NC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Oncology)应接受手术前放射治疗合并化学治疗(或称前导性放射治疗合并化学治疗),在疗程结束后,放射治疗效果仍会持续作用一段时间再慢慢消退,通常手术的时机为放射治疗疗程结束后六至十二周,在手术前会再重新进行检查,评估放射治疗合并化学治疗后肿瘤治疗成效。检查项目括:大肠镜检查、胸部X光摄影或电脑断层检查、腹部电脑断层检查、骨盆腔核子造影。 在肿瘤切除后,切下来的组织会送至病理科做完整的显微分析,然后会有最终的病理报告。无论病理报告判定为任一何期别,都必须再施以手术后辅助性化学治疗。 在手术前安排放射治疗再搭配化学治疗一段时间,目的是缩小肿瘤范围,待肿瘤缩小后再予以手术切除,可增加肿瘤廓清及切除后的安全距离,除了提高直肠癌患者成功保留 *** 的机率,更大幅降低局部肿瘤再犯或转移的风险。 本文摘自《大肠直肠癌关键50问》/魏柏立(台北医学大学附设医院一般外科主任、台北医学大学医学系外科学副教授)/文经社 大肠癌症状 美国大肠直肠外科学会 (American Society of Colon and Rectal Surgeons)指出,大肠直肠癌常常没有症状,而是在例行的检查中被发现。此外,也要注意大肠癌症状常与其他疾病类似,例如痔疮是血便的常见原因之一,但并不会导致大肠癌。 排便习惯的改变(例如便秘、腹泻) 粪便变细 粪便中出现鲜红或暗色的血 持续的骨盆腔或下腹部疼痛、胀气或腹胀感 不明原因导致的体重减轻 恶心、呕吐 时常感到疲倦 下腹部疼痛、体重减轻是典型的末期症状,暗示著身体可能有可能潜藏的大范围疾病,因此如果出现以上症状时,建议接受医师诊治,以预防严重疾病的发生。 大肠癌治疗 手术治疗 美国大肠直肠外科学会认为,如果想要完全治疗大肠癌,几乎都需要切除癌化的部位,包括肿瘤、淋巴结、以及肿瘤周围的小部份正常肠道。 药物治疗 根据大肠癌的分期,在手术前后也可能需要接受化疗;而相比于直肠癌,大肠癌则较少需要放射治疗。 大肠癌筛检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中心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资料指出,研究显示部分的大肠直肠癌筛检,可能帮助检查出早期癌症,并降低癌症导致的死亡率。 而常用于筛检大肠直肠癌的方法包括: 粪便潜血测试(Fecal occult blood test) 乙状结肠镜检查(Sigmoidoscopy) 结肠镜检查(Colonoscopy) 虚拟大肠镜检查(Virtual colonoscopy):利用电脑扫描后进行影像处理,呈现类似大肠内视镜的检查效果。 粪便DNA检测(DNA stool test)
第一点是手术治疗,治疗结肠癌的方法是以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一期二期和三期患者常采用根治性切除加区域淋巴结清扫,根据肿瘤所在部位确定根治切除范围及其手术方法。患者出现肠梗阻严重肠出血时,再不做根治手术,可行姑息性切除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第二个直肠癌根治性治疗手术的基础是手术,直肠手术比较困难,常用手术方法有经肛门切除,经肠系膜切除手术,对于二三期直肠手术,检疫术前进行放射化学治疗,缩小肿瘤,降低局部肿瘤区别,再进行根治性手术治疗。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