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时候的八股文和清朝时代的八股文有什么区别?
体制上完全一样 要说区别
明朝的八股更严格 句句要出自典籍 老朱家要求必须引用南宋朱熹的文句
由于明朝推翻的是元朝的统治 文字内容上比较开放
清朝的八股稍稍的放宽了典籍的要求 但是对字数 段落要求依然没有变化
但是因为早期比较杀伐 清政府的文字狱 等一系列情况的出现
使文字内容严禁出现任何前朝字句
引用典籍也不局限在老朱家的朱熹老夫子身上 “子曰”的比较多
八股文已经沦为绝对的贬义词,基本等价于刻板,套作,压抑的同义词。原因与毛泽东的文章《反对党八股》有莫大的关系,从此,八股不仅成为了僵化的象征,更成了中国落后的罪魁祸首。但个人觉得,作为一项沿袭明清两朝的选拔人才的制度,如果真的一无是处,怎么
会存世五百多年呢?
八股考验什么能力?
八股文是指文章的八个部分,文体有固定格式: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题目一律出自四书五经中的原文。后四个部分每部分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合起来共八股。旧时科举,八股文要用孔子、孟子的口气说话,四副对子平仄对仗。
写作八股文,是一种极其严格的训练,逻辑思路不严密的人是写不好八股文的,做事有条理是一个管理者的重要能力,简言之,八股文的作用有二:有效的向人们灌输了统治阶级的正确思想,也训练了国家管理者的基本素质。
八股文长期背负着”封建残余”的罪名,是可以理解的,在外患面前,清王朝步履蹒跚,亦步亦趋,错过了世界发展的大势,沦落到任人宰割的地位,作为选拔官吏的考试制度自然难辞其咎。可当时的中国经历了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以今天的历史经验来批判,未免苛求古人。
人们往往夸大了当政者的预见力,然而不可抗力,地域,地理位置决定了经济基础,进而确定了社会的上层建筑,在历史上停留时间长的制度的优越性在于能够使“稳定”“高效”“运行成本低”三者结合的很好,而非单纯的追求高效。今天的应试教育之所以被人诟病却仍然没有被更加个性化的素质教育所取代,正是在于应试教育有稳定,运行成本低的优势。其实,不论是唐代科举的辞赋还是宋代的策论和明清的八股,都不足以考察一个人是否有管理社会的能力,但至少算是一个比较稳定,客观的测验,加之农业社会经济结构单一,社会相对简单,也并不需要官员有非常高超的管理能力。
何况,明王朝国祚长达276年,皇帝中除了前几任有较为出色的政绩外,其他的真是惨不忍睹,暴君,昏君层出不穷,然而明朝大部分时候还是太平的,由于以宰辅为首的内阁实际上管理着全国绝大部分事物,限制了皇权,也就保证了国家不太受皇帝个人素质的影响。
唯物主义历史规律的结束与共产主义的兴起
枪炮、病菌与钢铁 (豆瓣)
而清朝面对的是四书五经中从未有过的事情,伟大的老祖宗也并没有什么办法。但仍然有一批如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力挽狂澜,使得中国未能彻底沦亡。这些人,无一例外是通过科举选拔出来的精英,其中左宗棠还有浓厚的“科举情结”。翻开当时的著名人物,完全没考过科举的寥寥无几。可见八股仍然有其自身的生命力。
再说高考作文,高三时候,语文老师说:写好高考作文有三点最重要,字数够,字迹漂亮公正,题目和开头要好。阅卷老师时间紧任务大,每篇文章不会细看,所以上述三点非常关键了,但这三点和文章本身的思想性,内涵毫无关系。
写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都是相通的,一个阅读量狭小(高考考纲),见识有限(高墙之内),社会经验缺少的高中生,能写出多少有见解,有思想的文章呢?即便摒弃思想性,单说逻辑通顺,便能筛掉很多高中生了,回忆自己高中时代见过的文章,逻辑严密的寥寥无几。(真觉得中小学应该加门逻辑课)这样的文章怎么能和选拔官吏的考试相比呢?
但即使这样,不能成为”因为高考作文是八股,所以我就可以不写”这种好高骛远想法的理由,
高考作文的目的本就不是考验思想性,不过起码能反映出一个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从而筛选出合格的人才进入大学深造。如果真的有思想,大可在相关平台,期刊,杂志上展现,执念于“考试作文扼杀才思”是一种学生时代普遍的迷思。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