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的排名依据,究竟是按照什么来的呢?
《百家姓》和《三字经》、《千字文》并称“三百千”,是中国古代传统蒙学读物。《百家姓》最早成文于北宋初,,全文568个字,采用四言体对姓氏进行了排。虽说内容没有文理,但其对中国姓氏文化的传承、中国文字的认识等众多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据说《百家姓》最开始收集的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04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
《百家姓》的前四姓最早形成于宋朝,是由北宋初年钱塘一个书生所编撰的蒙学读物,由于宋朝当时的皇帝是赵氏、吴越国国王是钱俶、正妃是孙氏、南唐国主是李氏,所以“赵钱孙李”就成为百家姓的前四位姓氏。明代理学家吕坤曾说过:“初入社学八岁以下者,先读《三字经》以习见闻,读《百家姓》以便日用,读《千字文》以明义理。“?
《百家姓》的排名不是根据各大姓氏的人口来排列的,主要是根据各姓氏在当时的地位来排的。姓氏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度时期,所以中国最早出现的姓氏都是女字旁或部首,比如姬、姚等比较古老的姓氏。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活在中原地区的人也越来越多,慢慢开始往其他地区迁移,从而衍生出其他的的姓氏。
中国的姓氏大体分为以下类型:第一:以祖先崇拜的图腾为姓氏,比如:熊、马、牛、羊、龙、花、叶等;第二:以封地名和国名为姓氏,比如在公元前十世纪周公平定了武康叛乱之后,微子启受封於宋国, 其子孙以原国名“宋“为氏;第三:以职业或官职为姓氏,比如司马在古代是专门负责管马匹的官,任此官职的后代以官职名称为姓;
第四:以山名、河名为姓氏。比如乔姓,是黄帝死后,葬于桥山。守陵人就以陵山之名“桥”为姓氏,后人去木为“乔”炎帝神农氏居住在姜水,其后代中不少人以河名为姓。 第五:以住地的方位为姓氏。例如东郭,郭是指古代时城的外围加筑的一道城墙,东郭,就是外城的东墙附近。第六:以谥号为姓氏。例如齐威王之孙田文,号孟尝君,死后进号文于,其后人以其谥号“文”为姓氏..........
《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三字经》取材典故范,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背诵《三字经》的同时,就了解了常识、传统国学及历史故事,以及故事内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在格式上,三字一句朗朗上口,因其文通俗、顺口、易记等特点。《三字经》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千百年来,家喻户晓。其内容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所谓“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基于历史原因,《三字经》难免含有一些精神糟粕、艺术瑕疵,但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魅力仍然为世人所公认,被历代中国人奉为经典并不断流传。
《百家姓》是一部记录姓氏的文集,全文568个字,通篇采用四言体例,句句押韵,对姓氏进行了排列,而且句句押韵,虽然它的内容没有文理,但对于中国姓氏文化的传承、中国文字的认识等方面都起了巨大作用,这也是能够流传千百年的一个重要因素。与《三字经》《千字文》相配合,成为中国古代蒙学中的固定教材。关于《百家姓》与《三字经》、《千字文》的区别,明代理学家吕坤曾说过:“初入社学八岁以下者,先读《三字经》以习见闻,读《百家姓》以便日用,读《千字文》以明义理。“《百家姓》采用四言体例,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