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王者荣耀杨玉环怎么连招 杨玉环连招顺序详解

是丫丫呀1年前 (2023-11-23)阅读数 11#王者荣耀
文章标签技能杨玉环

王者荣耀杨玉环怎么连招

被动技能:其实这玩意已经不能算被动了根本是主动技能的,“破阵”的时候是输出技能、点被动切换“清平”的时候就是回复技能,注意是切换后再释放技能会对范围敌人/友军进行伤害/回血,玩家点被动的时候可以看到1、2、3技能图标也一起换了。

1技能:技能要主1,因为1可以减少全技能cd时间,1a连招,因为1技能之后平a有额外法伤。

2技能:范围控制+输出技能,有延迟,从动态图看似乎仅针对内圈到外圈那一圈范围(如果全范围控制时间不可能太长)。

3技能:大招范围是2技能的内圈,同样是加血技能但施法期间杨玉环不能被选中,也就是无法打断。

杨玉环技能连招顺序:321a1a2,简而言之杨贵妃是蔡文姬的加强版,能奶、有团控、有伤害、大招不能选中,菜鸡真的比不上。

王者荣耀杨玉环怎么玩

王者荣耀杨玉环出装攻略s23王者荣耀杨玉环出装辅助,相信很多小伙伴对这一块不太清楚,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王者荣耀杨玉环出装攻略s23王者荣耀杨玉环出装辅助,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来了解一下哦。

第一件装备选择冷静之靴,杨玉环是依靠疯狂甩技能来输出的英雄,减CD可以带来很高的收益,第二件装备选择圣杯,杨玉环的特点是打阵地战,阵地战说白了就是消耗战,杨玉环的每个技能伤害都不高,加血的不高,但是优势是可以持续释放,每一次累计起来就是一个不少的数字,所以能回蓝,能恢复血量,同时还有冷却缩减加成的圣杯就是最佳选择。

第三件装备是巫术法杖,这是杨玉环输出的核心,杨玉环的一技能在释放技能之后可以强化普攻,而巫术法杖的被动效果也是在使用技能后强化下一次普攻。这两个效果是可以叠加的,叠加之后杨玉环的普攻就真得非常强势了,使用技能之后立即接上一个普攻,就成了提高伤害的技巧。

第四件装备是大帽子,杨玉环本身的伤害和治疗效果都是依赖法术伤害的,所以大帽子是非常合适的,出了之后不持续作战能力提高了,也算是给大招加了一点爆发能力。第五讲装备是炙热支配者,这件装备增加法术伤害,法力值和回蓝,被动效果是在英雄血量低的时候可以立即解除控制,同时为自己附加一个护盾,同时增加移送速度。

如果说是玩辅助位置,小编给你推荐下面的出装方案:救赎之翼、抵抗之靴、极寒风暴、魔女斗篷、痛苦面具、不死鸟之眼。

王者荣耀杨玉环怎么连招 杨玉环连招顺序详解

杨玉环要出输出装的话一件痛苦面具,其实就已经完全足够了。救赎之翼,能够增加杨玉环的血量还有移动速度,关键时刻还可以给血量少的队友加一个很强的护盾,是一件很好的保命装备。

极寒风暴这一件装备是很有必要在前期就出的,他所提供的冷却缩减属性可以让杨玉环更加频繁的释放技能,然后利用被动为自己的队友回血哦~可以说是真正的奶妈了!

打法技巧:

1、杨玉环释放完一技能之后,一定要再接一下普攻,以达到减速粘人,减少技能CD的目的!

2、杨玉环的二技能是一个控制技能,记住一定要在两个圈之间的范围才可以晕住敌人。所以杨玉环一定要注意走位,尽量控制住敌方的主要输出英雄。

3、杨玉环的大招可以让杨玉环短暂处于无法被选定的状态,可以用来躲避一些技能,比如说诸葛亮黄忠的大招啊之类的。

杨玉环的玩法机制是消耗,利用拉扯消耗敌人的血线。

1.玩杨玉环一定要学会存强化普攻,空放一技能就可以得到一次强化普攻,强化普攻可以存在5秒钟,这五秒钟之内一技能的冷却肯定会恢复,这样就可以达到一个双强化普攻的技巧,就跟雅典娜、孙悟空的存枪存棍是一样的。杨玉环的强化普攻配合巫术法杖可以达到非常爆炸的伤害,但需要注意巫师法杖的被动是法强越高,伤害越高。

2.杨玉环的技能连招一般为:21A,提前存强化普攻时连招为:A21A。

3.杨玉环的被动是可以自己选择调换的。蓝色时,杨玉环的技能伤害更高;绿色时,杨玉环释放技能可以给自己或者队友回血,但注意不能给兵线回血。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