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的区别
民族属于一定社会发展阶段的历史范畴,不是在人类社会一开始就有的,而是当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时期才产生的。同样,随着社会的发展,到了一定的历史时期,民族就会消亡。民族形成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民族语言、民族心理、民族精神、民族经济和生活,即民族文化、民族特征形成的过程。民族形成之后,各民族在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的过程中,共同性必然越来越多,差异性越来越小,民族同化、民族融合的因素也就逐渐增加,最终达到民族差别的消失,即民族融合的实现,人类又恢复到无民族差别的状态。但这不是恢复到史前史期那种无民族差别的状态,而是在高级形态上的恢复和发展。
民族和种族有什么不同?
少数民族和汉族的不同之处:
1、在宗教信仰上有很大的不同:中国作为一个有着多种宗教的国家,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等。在中国的少数民族群众都是有宗教信仰的,有的民族,群众大部分地信仰某种宗教,如藏族群众信仰藏传佛教。
2、在文化语言方面有很大的区别:中国的55个少数民族中,除回族没有本民族语言外,其他54个民族均有本民族语言。1988年,《中国大百科全书》记载中国的55个少数民族使用了超过80种语言。
3.人口分布特点上非常不均匀: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口密度与内地沿海汉族地区比较,差距非常的大。例如,少数民族聚居的新疆自治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仅1.8人。
4、少数民族和汉族的文化传统有很大的区别:少数民族大部分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而汉族的文化更是兼容并蓄,流传千古。
概念:
1、种族又称做人种,是在体质形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
2、民族,指在文化、语言、历史与其他人群在客观上有所区分的一群人,是近代以来通过研究人类进化史及种族所形成的概念。由于历史的原因,一个国家可以有不同民族,一个民族可以生活在不同的国家里。
3、族群是指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一种生物所形成的团体。
联系:
1、族群是相信共同分享历史、文化和祖先的人群。
2、民族是已被政治疆界化的族群或正在追求政治疆界化的族群。
3、种族是假定族群有生物性基础时的称谓,因此人们常常将种族和族群混为一谈。
区别:
区分种族和族群的关键在于文化,即是说前者是生物学意义上的概念,而后者是文化性的。
内涵之别
种族是人类发展初期形成的有共同体质特点的人群。而民族是指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2.外延之别
同一种族,可以分属不同的民族。例如,中国的汉族、回族、朝鲜的朝鲜族,日本的大和族都是黄种人;欧洲的许多民族都是白种人;非洲南部的许多民族都是黑种人。而同一民族几乎不可能分属不同的人种。
3.标志之别
种族一般是以肤色、发色与发型、眼色、头型、面型、鼻型、血型等体质特征为标志划分的。而民族则是以语言、地域、经济生活和心理素质等社会因素为标志划分的。
现代的民族概念,可以是以国度为区分的人群,也可以是单指有共同的文化概念,而没有共同的语言、历史来源的人群。现代同一个民族可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同一个民族也可有不同的历史渊源,不同的民族也可用相同的语言;不同的民族也可在后期融合成新民族。
族群在民族学中指地理上靠近、语言上相近、血统同源、文化同源的一些民族的集合体,也称族团。比如中华民族可分为汉族群、朝鲜族群、京族群、蒙古族群、藏族群,氐羌族群,苗瑶族群,突厥族群和女真族群等。
扩展资料
19世纪的自然科学家对于种族的认识可以归纳为三点:
一、种族是客观存在的,自然发生的人类分类;
二、种族和其他人类现象(如行为、文化、智力、道德水平)等有很深的联系,因此也造成了不同文化之间物质文明丰富与否的区别;
三、种族因此是一个有效的科学分类,可以用来解释以及预测个人或群体的行为。 人种以肤色、眼色、眼型、发色、发质、鼻型、嘴唇的厚薄、头型、脸型等特征划分,而这些生理特征却和其他文化特征,甚至智力、道德水平联系了起来。
20世纪以前,科学家普遍认为,人类分为若干个本质主义方式划分的(即以不可缺的特征来划分的)种族,如尼格罗人种(黑种人)、东亚人种(黄种人)、高加索人种(白种人)等。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民族
百度百科-种族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