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和越剧有什么区别?
黄梅戏,旧称"黄梅调",黄梅戏是我国戏曲的主要地方剧种。黄梅戏发源地在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的安庆地区,戏曲语言为安庆方言。一百多年以前每逢黄梅季节,常常洪水成灾,四乡农民为了祈求丰年,就在这个时候举办迎神赛会,会上出现各种歌舞演唱,在这种歌舞演唱形式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戏曲形式,因与黄梅季节有关,故名曰‘黄梅调’,"黄梅调"也叫"采茶戏"。黄梅戏在其漫长的过程中,不断地吸收了青阳腔、徽剧等和当地民歌及其他戏曲的音乐精华,逐渐形成了今天自己独特的风格。黄梅戏用安庆语言念唱,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黄梅戏的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黄梅戏来自于民间,雅俗共赏、怡情悦性,她以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清新的乡土风味感染观众。 越剧前身是浙江嵊县一带流行的说唱形式“落地唱书”,清朝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春开始演变为在农村草台演出的戏曲形式,曾称小歌班、的笃班、绍兴文戏等。艺人初始基本上是半农半艺的男性农民,故称男班。中华民国14年(1925年)9月17日上海《新闻报》演出广告中首次以“越剧”称之。 民国6年5月13日,小歌班初次进入上海,在十六铺“新化园”演出,因艺术上粗糙简陋,观众寥寥。以后续有3班艺人来上海,但均告失败。艺人们在学习绍兴大班和京剧的表演技巧后,艺术上有所提高,民国8年小歌班始在上海立足。 民国9年起,小歌班集中了一批较知名的演员,编演了一些引人入胜的新剧目,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碧玉簪》《孟丽君》等。这些剧目,适应了五四运动后争取女权和男女平等思潮的兴起,受到观众欢迎。之后,升平歌舞台老板周麟趾,从嵊县请来民间音乐组织“戏客班”的3位乐师组成越剧史上第一支专业伴奏乐队,演奏时以15两音定弦,沿用绍兴大班习惯,称为“正宫调”,简称“正调”,从此“丝弦正调”成了主腔;并借鉴绍兴大班的板式,初步建立起板腔体的音乐框架。民国10年9月至民国11年,男班艺人相继将剧种改称“绍兴文戏”,吸收京剧、绍剧的表演程式,向古装大戏方面发展。剧目则受海派京剧影响,主要编演连台本戏,在“大世界”、“新世界”等游乐场以及茶楼、旅社、小型剧场演出。主要演员有小生王永春、支维永,小旦卫梅朵、白玉梅、金雪芳,老生马潮水,小丑马阿顺、大面金荣水等。 民国12年7月,嵊县籍商人王金水请男班艺人金荣水回乡办起第一个女班,招收13岁以下的女孩二十余人。翌年1月14日,该女班在上海升平歌舞台演出,称“髦儿小歌班”。民国18年,嵊县办起第二个女班,之后续有举办。民国20年底开始,一些女演员如王杏花、陈苗仙、吕福珠以及“东安舞台”、“四季春班”等先后来沪,但仍为男女混合演出的形式。
为什么有两种绍兴戏?
提起绍剧,您一定会想到演《三打白骨精》的六龄童和小六龄童,那是正宗的绍兴大班。可要提起越剧,江浙一带和上海等地也叫绍兴戏。为什么有两种绍兴戏呢?原来,越剧的老家是绍兴的嵊县,绍剧也是绍兴的地方戏,所以都可以叫绍兴戏。只不过绍剧是四百多年的老剧种,越剧还不足百年,绍剧源于余姚腔、弋阳腔和昆腔、乱弹,曲调以二凡、三五七和阳路为主,剧目以《龙虎斗》、《千秋鉴》等大戏和目连戏为主。而越剧是当地的“落地唱书”等乡间坐唱的小调发展而来,自然不敢称为绍剧,先是用伴奏的“的笃鼓”起名“的笃班”,进入上海后,为与绍剧相区别,又起名绍兴文戏,因绍兴一带乃是春秋时期越国的属地,所以,在1938年起正式命名为越剧。
越剧又称女子越剧,因为越剧的生、旦、净、丑各行当角色都由女演员扮演,尤其是越剧的女小生,风流倜傥、潇洒清秀,很适合江浙等地观众的口味。使本来创立越剧,并在上海等地风靡一时的男演员反而被挤出了越剧舞台。女子越剧的发展很快,相继排出了《梁祝》、《碧玉簪》、《三看御妹》、《红楼梦》、《追鱼》、《何文秀》等一大批脍炙人口、久演不衰的看家戏。涌现了姚水娟、袁雪芬、尹桂芳、竺水招、范瑞娟、王文娟、陆锦花、吕瑞英、金采凤、徐玉兰、傅全香、戚雅仙等一大批优秀的表演艺术家。留下了“宝玉哭灵”、“三盖衣”、“十八相送”、“何文秀算卦”等优美唱腔。近几年,浙江省小百花剧团演出的《五女拜寿》等,又推出了茅威涛等后起之秀。尽管这个剧种不足百年,却以其特有的轻柔、华丽、文雅、清秀的艺术风格而成为遍及全国20几个省市的大剧种。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