萼片和花瓣的区别?
花瓣是组成花冠的片状体,位于花萼的内面,属于花被的内部组成部分, 花瓣的颜色和形状非常鲜明,它们环绕花的生殖器官。 花瓣的数目往往是花的分类的一个标志:双子叶植物一般有四或五枚花瓣, 而单子叶植物一般有三枚或三的倍数枚花瓣。 单子叶植物 被子植物的花的花瓣的形状和颜色非常多, 有些花的花瓣在其基部连在一起组成一个花筒, 有些花的整个花被组成一个环绕着雌蕊群的花杯。 有些植物的花瓣退化了,或根本消失了。 比如许多草就是这样的。 花瓣一般是一朵花最显眼的部分, 花瓣的分布或整个花被的构局不是放射性的就是左右对称的。 前者的花瓣的形状和大小基本相似,後者的花瓣的形状和大小可以很不一样。 花萼是一朵花中所有萼片的总称,包被在花的最外层, 对花的其他部分起保护作用,萼片多为绿色而相对较厚的叶状体, 内含稍分枝的维管组织与丰富的绿色薄壁细胞,但很少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 在有的植物中,花萼可能特化成大而有鲜艳颜色的瓣状萼(类似花瓣),如乌头、白头翁。 委陵菜、草莓、棉等的花除花萼外,外面还有一轮绿色的瓣片, 称副萼相当於花的苞片。 萼片在多数情况下是各自分离的,称为离生萼,如毛茛、黄连; 有时萼片全部或部分联合在一起,则称为合生萼,如黄芪、 黄芩,联合的部分称萼筒或萼管,上端分离的部分称萼齿或萼裂片; 花凋谢时花萼不脱落而随同果实继续发育的称宿存萼,如茄、 柿、番茄、芍药等。 在菊科植物中,萼片退化形成冠毛以帮助果实的传播,例如蒲公英的果实。
1.大花系,为了使菊花品种归类分型工作逐步统一起来,中国园艺学会、中国花卉盆景协会于1982年11月在第一届中国菊花品种分类学术讨论会上,讨论了花期在10月1日以后、花头直径在10厘米以上的晚秋菊品种分类问题(小菊品种另列系统),确定以花瓣、花型两级作为分类的主要依据,初步确定菊花共分为5个瓣类,包括30个花型和13个亚型。花色的划分与顺序可分为白、黄、棕、粉红、红、紫、绿、复色8种。
①平瓣类:
a.单瓣型:舌状花1~2轮,花瓣一般较宽展,有的花瓣呈船底形,且拱曲;有的长如带状,先端卷须。筒状花发达,显著外露;盘状花正常,外露。该型有2个亚型,即平展直伸者为平展亚型,下垂飘逸者为垂带亚型。
b.荷花型:舌状花3~6轮,花瓣宽厚,各瓣排列疏松,内抱。全花外形整齐,略呈扁球状,外观似荷花,筒状花显著,盘状花正常盛开时外露。
c.芍药型:舌状花多轮或重轮,花瓣直伸,内外轮各瓣近等长,外轮瓣直出,内轮瓣向心内抱。花瓣丰满,全形顶部稍平呈扁球状。筒状花稀少或缺如,盛开时不露或微露。
d.平盘型:花多轮,花瓣狭长平展直出,外轮花瓣长,向内侧花瓣层层渐短,有时内轮花内抱。全花稍呈扁形如盘状,筒状花正常,盛开时不露或微露。
e.翻卷型:舌状花多轮。外轮花瓣向下反抱,且花瓣背面向内翻卷,内轮花瓣向心合抱或乱抱,整个花形外观为外翻内卷,内轮花瓣随花开程度逐渐外翻。筒状花稀少,盛开时不露或微露。
f.叠球型:舌状花重轮,各瓣长短整齐,排列紧密,外轮间或有少数匙瓣甚至管瓣花。绝大多数花瓣内曲,可能作正抱、追抱、乱抱等不同形式的向心合抱,各瓣重叠,整个花型呈球形。
②匙瓣类:
a.匙荷型:舌状花1~3轮,全花拱状短匙瓣,内曲或合抱,或平伸散展。全花整齐,顶部稍平似荷。筒状花正常或稀少,开时外露。
b.雀舌型:舌状花多轮,外轮狭匙瓣,直伸,匙片扩大,端尖,形如雀舌。筒状花正常或稀少,盛开时外露。
c.蜂窝型:舌状花多轮,短匙瓣,诸多花瓣近直立,排列整齐,全花呈球形,由于匙片卷如铃口,形似蜂窝,故而得名。筒状花稀少或缺如,开时不外露。
d.莲座型:舌状花多轮,外轮花瓣长,内轮较短,所有花瓣匙片向内拱曲,各瓣排列整齐,疏松或紧密合抱,整个花形稍扁,形似观音神像下的莲座。筒状花不发达,盛开时外露或微露。
e.卷散型:舌状花多轮,内轮间或有平瓣,多轮间或有管瓣花。内轮诸瓣向心合抱,外轮花瓣长而飘垂,整个花形表现为内卷外散。筒状花不发达,盛开时微露。
f.匙球型:舌状花多轮,多中匙和短匙片内曲,排列整齐,紧密合抱使全花呈球型,外轮长匙瓣或管瓣飘散下垂。筒状花稀少或不发达,盛开时少有外露。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