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时期百姓官宦的衣着打扮和生活用品等有什么区别
洪武年间,朱元璋对于等级阶级制度异常重视,重农抑商,而且对于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无论是穿戴,婚嫁都给予了严格的规定。百姓家的妇女,不准戴金首饰,不准穿丝绸,违者严惩。
但在明朝中后期,可能是出于某种逆反心理,百姓穿戴异常骄奢,反正我觉得是怎么奇异怎么来。
我记得明朝那些事儿的第一部里稍有记录。
至于么,要看派什么用,如果不是很较真的话,我觉得直接去看看一些电视剧里的服饰就行了,比如说《江山风雨情》等等,可以借鉴。
主要区别是:意思不同、侧重点不同、引证解释不同,具体如下。
1、意思不同:装扮意思是化装,假扮。妆扮意思是化妆打扮或梳妆打扮的样式。
2、侧重点不同:装扮则侧重于衣着装饰。妆扮侧重于妆容、妆饰。
3、引证解释不同:装扮赵树理《小二黑结婚》一:“ 三仙姑是后庄 于福的老婆。每月初一十五都要顶着红布摇摇摆摆装扮天神”。妆扮茅盾《烟云集·拟〈浪花〉》:吴夫人早起床半个钟头,已经妆扮好了要出去应酬。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