酮和醛有什么区别
一、结构不同
1、酮的官能团羰基C=O,通式:RCOR',酮的分子中都含有羰基,且其羰基碳原子上连有两个烃基。
2、醛的通式为RCHO,官能团-CHO为醛基。醛类的通式是RCHO。饱和一元醛的通式为CnH2nO。乙醛分子式为C2H4O,结构简式为CH3CHO,官能团是醛基(-CHO)醛基是羰基(-CO-)和一个H原子连接而成的基团。
二、物理性质不同
1、酮是羰基与两个烃基相连的化合物。酮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其沸点低于相应的醇,但羰基氧能和水分子形成氢键,所以低碳数酮(低级酮)溶于水。低级酮是液体,具有令人愉快的气味,高碳数酮(高级酮)是固体。
2、常温下,除甲醛为气体外,分子中含有12个碳原子以下的脂肪醛为液体,高级的醛为固体;而芳香醛为液体或固体。低级的脂肪醛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分子中含有9个碳原子和分子中含有10个碳原子的醛具有花果香味,因此常用于香料工业。
由于羰基的极性,因此醛的沸点比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烃类及醚类高。但由于羰基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因此沸点较相应的醇低。
因为醛的羰基可以与水中的氢形成氢键,故低级的醛可以溶于水;但芳醛一般难溶于水。
三、化学性质不同
1、酮化学性质活泼,易与氢氰酸、格利雅试剂、羟胺、醇等发生亲核加成反应;可还原成醇。受羰基的极化作用,有α-H的酮可发生卤代反应;在碱性条件下,具有甲基的酮可发生卤仿反应。由仲醇氧化、芳烃的酰化和羧酸衍生物与有机金属化合物反应制备。
2、醛通常具有较强的还原性与一定的氧化性。醛类也可通过和高锰酸钾反应(条件:加热)得到羧酸。醛类可以发生银镜反应.
甲醛与苯酚发生缩聚反应生成酚醛树脂。
扩展资料:
醛的几个常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及现象
1、甲醛发生银镜反应为:HCHO + 4Ag(NH3)2OH———(条件:水浴加热)—— → CO2↑+ 8NH3 + 4Ag↓+3H2O 现象:试管内壁出现光亮的银镜
R-CHO + 2Ag(NH3)2OH —(条件:水浴50~60℃加热)→ R-COONH4 + 2Ag↓ + 3NH3 + H2O
2、与新制氢氧化铜(斐林试剂、班氏试剂、本尼迪特试剂)反应:现象:出现砖红色沉淀
R-CHO + 2Cu(OH)2 —(条件:加热)→R-COOH + Cu2O↓ + 2H2O
3、与溴水反应:R-CHO + Br2 + H2O —→ R-COOH + 2HBr
4、加成反应:R-CHO + H2 —(条件:镍做催化剂,加热)→ R-CH2-OH
2R-CHO+O2—(条件:铜或者银做催化剂,加热)→ 2R-COOH
百度百科——醛
百度百科——酮
酮体是脂肪酸在肝代谢的中间产物。它的生成:肝C线粒体中具有活性很强的生成酮体的酶,可将脂肪酸B-氧化生成的乙酰CoA一部分通过三羧酸循环氧化成CO2,H2O和能量。另一部分乙酰CoA转变成酮体。
1、羟丁酸可由羟丁酸脱氢酶氧化生成乙酰乙酸,在肌肉线粒体中被3-酮脂酰辅酶A转移酶催化生成乙酰辅酶A和琥珀酸。也可由乙酰乙酰辅酶A合成酶激活,但前者活力高且分布广泛,起主要作用。
2、丙酮由于量微在人体代谢上不占重要地位,而是随尿排出体外,当血中酮体显著增高时,丙酮也可从肺直接呼出,使呼出气体有烂苹果味。
扩展资料:
酮体合成:
在肝脏线粒体中脂肪酸一旦降解,生成的乙酰CoA可以有几种代谢结果。最主要的当然是进入柠檬酸循环及进一步的电子传递系统,最终完全氧化为CO2及H2O;其二是作为类固醇的前体,生成胆固醇,它在胆固醇生物合成中是起始化合物。
其三是扮演脂肪酸合成前体的角色:其四是转化为乙酰乙酸、D-β-羟丁酸和丙酮,这三个化合物统称为酮体(ketone body)。
酮体中丙酮的生成量相当小,生成后即被吸收。乙酰乙酸和D一β-羟丁酸则经血流进入肝外组织,在那里被氧化,经柠檬酸循环提供更多能量给那些组织使用,例如骨、心肌和肾皮质。
百度百科-酮体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