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养生里讲的寒气、热气、湿气分别都是什么症状?

乐乐1年前 (2023-12-05)阅读数 19#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阳气湿气

春之风气,夏之暑气,秋之燥气,冬之寒气,人居天地间,逢其时而感其气,即是顺应四时之变。

养生里讲的寒气、热气、湿气分别都是什么症状?

寒气:

冬天当冷而不冷,则阳气外泄;冬天当冷而过冷,则寒气成邪,侵袭肌表,阳气奋起抵抗,亦致阳气封藏不固。等到春天来到,天地阳气生发,此时人体本来已经拔根的阳气,被再次拔起,如此则阳气升浮,最易变成温病。因此说,预防温病,一定要藏精。所谓藏精,即是在冬天让阳气归根。藏精,比疫苗更有意义。寒气入侵,容易导致头痛。营养学认为,食物的营养是按成分来评价的,中医则认为,四气五味更重要。

从中医来分析,寒气入腹,阳虚而热郁,热气郁滞在膀胱,则小便不通畅。可针刺三阴交、太溪,往往速效,加刺涌泉更效。

同样是感受寒气,为什么有的人不病,而有的人生病?《内经》早有解释:凡感受一切不正之气,勇者气行则散,怯者着而成病。也就是说,勇者气血旺,正足则邪不能侵;而怯者气血弱,正虚不能胜邪,邪气反客。我自己有体会:当运动至大汗淋漓时,喝点凉水也不腹泻,平时若饮凉水则极易致腹泻,当亦属此理。

热气:

盛夏时节,天地之间热气蒸腾,人感之,阳气升浮。表现在脉上,当为洪大方正,此为阳气隆盛之象。相反,若在盛夏出现沉涩脉,即是病脉。体内水气太盛而克火,影响阳气的升浮,其必阳虚或阳郁,兼有气血不足。夏时或未见不适,至冬时天地阳气敛藏,人体阳气更虚更弱,最容易因水寒而为患,其病在心与肾。热气郁滞在膀胱,则小便不通畅。热气通于心,热微则燥,热甚则灼,热乘于心则神不明,热乘于身则身动而不宁,热入于脉则血满腾,不上溢则下泻,而为一切失血之病。

湿气:

湿气容易因运动打开的毛孔而侵袭人体,比如阴雨连绵,兼湿气重的地域。现逢夏日,湿浊流行。人们喜食生冷,易感湿气,导致脘腹胀满,消化不良,纳呆,苔白厚腻等。若取一味药来化湿,该用哪味呢?我主张用砂仁!此药性味辛温,降胃气,化湿浊,除胀满,开胃口,甚适合于此证。可单用砂仁,每次30克,打碎,加水煎服。砂仁能健脾阳,兴胃阳,中焦阳旺则气化有力,阴霾自散。

阴雨连绵,日日不绝,天地之气湿气泛滥,人亦感之:周身困倦,精神不振,食欲减退,舌苔白厚,面色萎黄,甚至腹胀、腹泻。诸如此类症状,皆是湿邪困脾,脾失健运之象。久久失治,百病乃生。怎么办?苍术是味好药。苍术气味辛烈,能燥湿健脾,诸湿肿非此不能除。可单用苍术研细末,温水冲服,即能燥湿。

家都说游泳对健康好。我说:您属于阳虚体质,体内水湿泛滥,游泳会增加湿气,况且,水温太低,亦会伤阳。又问:若不游泳我不幸福,怎么办?答:水肿消失了就可以游了。问:喝水是不是也会增湿呀?答:可以喝水,但请尽量喝温水。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