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控雷达和相控雷达的区别是什么?
相控雷达的说法是错误的,其实应该是相控阵雷达。
相控阵雷达是“相位控制阵列雷达”的简称,属于电扫描雷达。
传统雷达是机械扫描的,也就是说,通过一个机械装置来旋转电磁波发射装置对全空域实施扫描,优点是技术简单易于实现,缺点是同一点的扫描间隔大,扫描周期长。
后来人们利用电磁波相邻同频波束如果存在相位差则会影响叠波的方向的原理,设计制造了相位控制阵列雷达,就是制造若干个独立的发射接收组件-TR组件,按照一定的排布规则组成一个发射接收天线阵列,通过电脑对阵列里各个独立组件的电磁波相位进行控制,在不转动天线的前提下,就能够实现扫描方向的电捷变,从而实现电扫描而不是机械扫描。其优点是,
1
扫描连续性强,信息采集量大,尤其是对快速目标的捕捉能力明显强于机械扫描雷达。
2
功率低,抗干扰能力强。
3
探测距离远,精度高。
但这种雷达对制造技术及工艺要求很高,所以目前世界上仅有少数国家能制造体积足够小的TR组件,并将其应用于飞机上,很多国家仅仅是将其应用于体积要求不高的舰船或陆军装备。
至于火控雷达,其实就是火力控制雷达的简称。
火控雷达主要由雷达和火力控制计算机组成,是一套将雷达和载体武器系统结合起来的自动化系统。
其工作机理可以形象的描述如下:
1.巡航模式:该模式下,武器系统被锁死,雷达关机,仅打开无线电通讯设备和雷达预警设备,载机不挂载武器或挂载训练弹。遂行勤务飞行或训练任务。
2.警戒模式:该模式下,武器系统锁死,雷达开机,在全空域扫描模式下运行,开机无线电设备和雷达预警设备,载机挂载一定数量武器,进行边防巡逻或演习任务。
3.作战模式:该模式下,武器系统开启,雷达开机,在作战模式下运行,一旦扫描到物体,即通过敌我识别系统要求对方的识别,无法识别的即列为目标,此时火控计算机工作,开始记录目标的数量,距离等诸元,并根据对本机的威胁分级,将信息显示于显示屏供飞行员参考,然后给目标匹配武器并自动计算攻击顺序,如果飞行员不实施人工干预,则只需要按动红色发射按钮,载机的火控系统会按照上述预案按次序发射武器并引导攻击,否则将按照飞行员的指令发射武器并引导攻击。
基本上说,火控雷达是一种集合了雷达,计算机及载机武器系统于一体的综合自动化作战系统。
火力控制是通过计算机辅助系统,实现对整个武器系统的综合有效利用的过程.所以一般在综合武器平台如飞机,军舰(都携带多种可并发的武器)上才提到火控问题.通常来说,对单兵或只有一个主要武器的系统(无并发系统),谈不到火力控制,一般叫做制导系统.现在说火控雷达,根据上面所说,雷达自然是系统的眼睛,耳朵和嘴巴,通过雷达实现预警扫描搜索,获取防区雷达信息--相当于耳朵和眼睛的功能;然后火控系统会对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并将目标进行分类,分群并给出对本单位的威胁系数,高级的火控系统会给出武器选择建议.当然,火控系统可以自动处理大部分信息,但最终是否按照火控系统的分析干,还要看操作人员的了.在操作人员获得开火许可后,会按照自动或人工选择的攻击方式或武器种类开始攻击,这时,雷达会首先对特定目标进行锁定,具体的方法简单的说,就是雷达会采用加密频率对之前发现的目标进行特殊扫描并借此获得更详细,更准确的目标信息,并开通专门频道对火控系统要求的目标(或目标群)进行不间断扫描.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