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与资本有什么区别?
作为货币的货币和作为资本的货币,两者本质的区别:
1、流通形式不同:
作为货币的货币的流通形式:商品交换成货币,再交换成商品。
作为资本的货币的流通形式:货币交换成商品,再交换成货币。
2、次序不同:
简单商品流通以卖开始,以买结束;
作为资本的货币的流通以买开始,以卖结束。
3、作为运动的起点和终点不同:
作为货币的货币的运动的起点和终点是商品,
作为资本的货币的运动的起点和终点是货币。
4、在整个过程中的中介不同:
作为货币的货币在整个过程中的中介是货币
作为资本的货币在整个过程中的中介是商品。
5、货币最后的结果不同:
在商品交换成货币,再交换成商品这个流通中,货币最后转化为充当使用价值的商品。于是,货币就最终花掉了。
在货币交换成商品,再交换成货币这个相反地形式中,买者支出货币,却是为了作为卖着收入货币。货币只是被预付出去。
根据货币的商品价值可分为实物货币和形式货币,实物货币本身是一种特殊的商品。
商品的基本属性是价值和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而货币在形式上,根据货币的商品价值可分为实物货币和形式货币,实物货币本身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包含价值量,比如羊、贵金属等;而形式货币本身没有价值量,它的价值是契约约定的,只有契约价值。
两者形式不同,但是本质上是统一的,即都被约定作为交换媒介, 都存在契约价值。货币的购买力决定于货币的契约价值,但实物货币的购买力也会受到自身商品价值的影响,通常实物货币的商品价值小于其作为货币的契约价值。
所以货币是一种商品,而且是一种特殊的商品。
扩展资料:
货币的本质
关于货币的本质,学术界仍存在大量的争论。经济学的货币概念五花八门,最初是以货币的职能下定义,后来又形成了作为一种经济变量或政策变量的货币定义。传统上,货币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人们普遍接受的用于支付商品劳务和清偿债务的物品;
二、充当交换媒介,价值、贮藏、价格标准和延期支付标准的物品;
三、超额供给或需求会引起对其它资产超额需求或供给资产;
四、购买力的暂栖处;
五、无需支付利息,作为公众净财富的流动资产;
六、与国民收入相关最大的流动性资产等等;
实际上,上述6条都属于货币的职能定义。最新的货币理论认为:货币是一种财产的所有者与市场关于交换权的契约,本质上是所有者之间的约定。
“吾以吾之所有予市场,换吾之所需”,货币就是这一过程的约定。这一理论能够经受严格证伪和逻辑论证,解释所有货币有关的经济学现象,并为所有的经济学实践所检验,为几百年的货币本质之争划上了句号。
百度百科—货币
百度百科—商品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