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斐尔的壁画作品《雅典学院》表达了什么内容?
意大利画家拉斐尔的壁画作品《雅典学院》作于1510—1511年,藏于梵蒂冈西格纳土拉皇宫,该皇宫内四组壁画最为出色,总题目为《教会政府的成立与巩固》,分四室,这是第一室中题为《哲学》也称《雅典学院》的壁画,是该室四幅壁画(《神学》、《诗学》、《哲学》与《法学》)中最成功的杰作。画家以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所建的雅典学院为题,以古代七种自由艺术——语法、修辞、逻辑、数学、几何、音乐、天文为基础,从而表彰人类对智慧和真理的追求,寄托他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其主题思想是崇拜古希腊精神,追求更高的生活理想。这是人文主义艺术家的夙愿。该画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中心,画了50多个大学者,这一方面出色地显示了拉斐尔的肖像画才能,另一方面也发挥了其所专长的空间构成的技巧。画的中心透视点为层层拱门,直通遥远天际,这是一个极其神圣的环境,学者们被对称地、然而又富有节奏地配置在台阶两侧,上层台阶的人物排成一列,中心是两位伟大的学者——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他们似乎在进行着激烈的争论,正向观者方向走来。这幅画透视的正确,不仅表现在画面的空间深远感上,而且在地面的图案、拱顶的几何装饰构成上,也都显示着精确的透视知识。全局秩序井然,合乎真情实景,人们仿佛可以从这间大厅里听到空旷、洪亮的回声。
古希腊哲学家知识论、伦理学、美学、政治、教育、数学哲学他认为:“天文学和几何学一样,可以靠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来研究,而不去管天上的星界。”柏拉图认为宇宙开头是没有区别的一片混沌。这片混沌的开辟是一个超自然的神的活动的结果。依照柏拉图的说法,宇宙由混沌变得秩序井然,其最重要的特征就是造物主为世界制定了一个理性方案;关于这个方案付诸实施的机械过程,则是一种想当然的自然事件。
柏拉图的宇宙观基本上是一种数学的宇宙观。他设想宇宙开头有两种直角三角形,一种是正方形的一半,另一种是等边三角形的一半。从这些三角形就合理地产生出四种正多面体,这就组成四种元素的微粒。火微粒是正四面体,气微粒是正八面体,水微粒是正二十面体,土微粒是立方体。第五种正多面体是由正五边形形成的十二面体,这是组成天上物质的第五种元素,叫做以太。整个宇宙是一个圆球,因为圆球是对称和完善的,球面上的任何一点都是一样。宇宙也是活的,运动的,有一个灵魂充溢全部空间。宇宙的运动是一种环行运动,因为圆周运动是最完善的,不需要手或脚来推动。四大元素中每一种元素在宇宙内的数量是这样的:火对气的比例等于气对水的比例和水对土的比例。万物都可以用一个数目来定名,这个数目就是表现它们所含元素的比例。
和基督教教义起冲突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