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跪坐」、「跽坐」、「正坐」之坐姿探讨
我记得,我有段时间比较在意中国古代的各种仪态与姿势,所以,也就自然而然地去了解了下坐姿。但我发现,百度以及贴吧,甚至知乎内的信息其实都挺笼统,甚至让我怀疑它们是否只是互相抄来抄去,然后就放上网了。之后,我就因这样的原因把重心转移别处去了, 但总的来说,我对跪坐感觉有点概念,但却又很模糊。
我记得我上一年在微博上,就发过这本书——《中国历史没有奴隶社会》。
这本书真的很好,所以我一直很想要安利这本书。而现在,我就做个摘抄,同时也加入一点自己的思考。
(为了方便阅读,我会在不改变原句上,做些排版上的变动。)
之前有人跟我谈及,他认为,唐朝是中国开始胡化的时期。
对此,我觉得挺正确的,因为唐朝就是中国慢慢从席地而坐,转为垂足而坐的阶段。这个从唐朝时期的家具当中就能够察觉得到。
这里,黄现璠先生是把「跪」与「跽」是分开来的。而现在中国很多文章,都是把「跪」与「跽」强行混为一谈,我个人觉得十分不严谨。
这里,我找到了一张出土的文物图;而这张图, 我认为就是黄现璠先生所说的跪拱。
这里已经讲得很清楚了,但我发现汉阳陵博物馆当中,还有跽坐俑收藏,所以再加上那就更加清楚了。
这里,我将「跪」与「跽」分清楚了,同时,也必须知道「跪」是先于「跽」的。
同时,我们又得知道:
跽坐这种坐姿, 可能有的人会认为这是一种具有重男轻女意味的坐姿,抑或认为仅仅只是女性才会使用的坐姿。
但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既然它已经是殷人日常起居所使用的习俗,那么肯定就不会具有什么所谓的「重男轻女」,抑或是仅仅只是女性才会使用的坐姿。
同时,书中还提到了「正坐」。
这里提到了「正坐」与日本人的「真」形态大致相似。
这里我刚刚找到了这张图,假如是按照这种坐法,那么我个人倒觉得与中国的正坐不太可能类同。(这方面我个人还是需要再进一步研究下。)
最后我们需要明确一下,目前很多人总是会把「跪」同「跽」强行混在一起,而不把它们两个分开来讲,这其实是十分不严谨的。
而且,我现在总结下来,能够发现「跪」同「跽」其本身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再者,按照我现在所总结的那样,那么, 其实很多我们经常称之为的「正坐」抑或「跪坐」,其实都只能叫作「跽坐」。
最后说下我个人的立场,可能是因为我的性格所致, 我一向坚持将任何东西都要分清楚,不能够为了「贪图方便」,而将明明两个完全不同的东西合在一块 ,所以,我才会总结出来,并分享给你们。
最后,我仍旧还是推荐《中国历史没有奴隶社会》这本书,因为这本书的内容还不仅仅如此。
看到这里了,不如关注下我的公众号「在说一个故事」吧!
最后,谢谢大家的支持!
跪坐和跪立哪个好
倾斜身体靠着几案这样的坐姿在古代是极为失礼的行为会让人觉得轻慢无礼。时至今日我们都在讲“坐有坐相站有站相”所以从古至今坐姿对于我们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社交礼节,所以在封建讲究礼节的古代更是重视这方面,因此今天来说说关于古代的坐姿。
古代坐姿大致分为三种。第一种坐姿被称为“趺坐”,这种坐姿就是讲双脚交叉然后盘腿而坐,这种坐姿类似于佛教中的人在修行时的坐姿。第二种坐姿是“箕踞”,这种坐法就是将两腿前伸然后在坐下,因为身体笔直和簸箕相似所以有这样的称呼。第三种坐姿是“跽”,这种坐姿就是跪坐,将臀部放在弯曲向后的腿和脚上。所以当时古代基本上都是使用这三种坐姿来展示礼仪。
在古代忌坐姿不端正。古代一个人的坐姿展现的是他的修养和礼仪,所以格外注重坐的是否端正。在与人交谈或者宴会之上都要求保持好的坐姿,不能曲腰伸腿把自己懒散的一面展现在众人面前。如果这样做的话会让人觉得傲慢无礼,所以就会惹人讨厌让人生气。
不同场合下有不同的坐姿,如果坐不对同样会失礼。像是“箕踞”这种坐姿一般只适用于不拘礼节的朋友之间,因为可以自由散漫一点所以也就是无所谓的行为。但是如果在一些正式场合中用这种坐姿会被视为无礼,同样会受人白眼。所以古代的坐姿讲究很多,但其实也只是对于礼法的一种约束。
跪坐好。
1、跪坐可以改善腰骶部血液循环的作用,能够帮助缓解局部的疼痛或其他不适感,而跪立有助于血液循环。
2、跪坐有助于增加胃部的血液循环,间接提高胃部的消化功能,而跪立只能增强肌肉耐力,所以跪坐好。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