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来一场自我催眠之旅

小肉包1年前 (2023-12-05)阅读数 7#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睡眠状态

找一段空闲时间,去个安静的地方,闭着眼睛坐着。

想象自己身在一个空旷无边的地方,空无一物,只有自己 。然后自己变成了一名老者,一无所有,也一无所缺。感受那份心境。

一段时间后再想象自己变成一个快乐的小孩子,无忧无虑,周围出现了很豪华精美的游戏场地,有很多玩乐设施,很多的小伙伴,他们们都很纯净可爱,然后你们在一起自由自在的玩耍。

再然后你成为一团光,明亮璀璨的光,你和无数团光聚在一起,变成更强大的光,散发着无尽的爱和喜悦。感受这份感觉。

你再睁开眼看看你的现实,认识到这个角色,周围的一切和自己刚才想象的没什么区别,你之所以认为真实,只是因为你感觉真实而已。经常练习不把眼前这个世界当真,这同样也是你想象的场景。长久的练习,渐渐的潜意识就不在当真,自然对这个世界,眼前经常发生的事情无动于衷,既然没有什么是真的,自然也就不比较谁更幸福,谁更有钱,谁更漂亮,也不会为世间的种种无常整日恐惧。

我们的世界是一个低频的世界 ,当我们每天重复看见讨厌的人,讨厌的事情,不断的当真,形成印记,会让我们处于很低的频率。

我在网上买了一副大海报,收到后发现实物并没有网上的好看,左边是一望无际的大海,色彩鲜艳。右边小部分是树和石头,树的颜色很暗,特别是晚上,黑乎乎的感觉有些恐惧,那片乌黑给我无限遐想。

我知道,恐惧都是我内心的投射,这明明是一张白纸,画上风景,我们只会看到美丽的风景,而忘记了它最初只是张纸,我潜意识有恐惧,所以才会看到恐惧的画面,某一天我就把那部分黑暗给剪掉扔了,只剩下明亮的部分。

虽然没有了,每次看到之前黑暗的地方还是会想到那里有黑乎乎的景象。这就是我们潜意识对一样东西不断重复形成的印记。需要慢慢磨灭。

来一场自我催眠之旅

外国有个实验,选择一群人让他们每天听潜意识音频,观想自己在运动。但实际上身体并没有做运动。数个月后,一半人居然长出了六块腹肌,这个实验很震惊我。

还有一个实验,选择一批农民工,让他们每天听潜意识音频,每天观想自己是卓越的人。后来他们一部分人真的成为了艺术家,科学家或者其他。

如果一位妇女能善加利用各种调整潜意识活动的技巧,她不会贫穷多病。她可以不靠丈夫而富有,她可以拥有健康、平安和喜乐,她可以有爱情、有保障、有幸福,有世上的一切。

并不是某些人特别优秀,而是当你足够相信自己,潜意识就会配合你。

包括哪些成功人士都是善用潜意识的高手,不断催眠自己。

经常想的东西就会变成真的。

从今天起就开始催眠自己吧。

想象自己成为了自己想成为的人,具有某种潜能,闪闪发光,很富足,很有爱……

什么事催眠状态啊,与睡眠有什么区别啊、

冥想是对灵性和宗教传统中修心方法(主要是训练意识和精神)的总称,用法宽泛,目前没有特别精确的定义。佛教的禅定、道教的打坐、基督教的一些特定祈祷、印度教的瑜伽静工等等都可算是冥想。最常见的冥想有三大类:

1)聚焦冥想(Focus Mediation),主要是将意识关注在某个特定事物、意象、感觉、情绪、部位等等上。

2)开放冥想(Open Awareness),主要是将意识放空,单纯觉察一切,意念不追随任何周遭或内在升起的事物。

3)慈悲冥想(Compassion Meditation),主要是心存或散发积极的意念,如祈祷、祝福等等,藏密施受法也属此列。多数传统都使用这三类中的某类方法,也可能三类都使用。

禅定是佛教用语,可以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指禅修技法,再一个则是指入定的状态。

在指禅修技法的时候,狭义上来说,禅定只用来指代汉传佛教中禅宗一派的冥想技法,以止(停止思绪和意象的技法)和观(觉察思绪和意象的技法)两者为主;宽泛上来说,也可以指代佛教其他宗派甚至印度教的冥想技法(因为印度教和佛教渊源深厚,修法有相通之处,不过其实印度教的修法是要更复杂些)。

至于禅定状态,语言上就不太好描述,这是神秘主义体验的共同特点,即超越语言的描述。如果一定要说,可以暂时理解为过去不追、未来不升、安住当下、了了分明的清明状态。禅定也有层次,各层次感觉可能不同。

催眠与前二者又都完全不同,因为不论冥想还是禅定,当事人都处在一种自控状态下,而催眠时,当事人是处在失控或半失控状态下,有点类似于进入了真正的睡眠状态。催眠一般采取各种语言和肢体诱导技术,使当事人进入一种半梦半醒的恍惚状态。被轻度催眠时一般当事人有明确意识,甚至感觉不到自己被催眠,只是觉得很放松;被深度催眠时当事人则完全丧失自主性,甚至会产生负性幻觉(即看不见其实存在的东西),也可能对催眠师言听计从还没有意识。不过人有不同的催眠易感性,不是所有人都能被深度催眠。精神分析中有用到催眠技法的,但其实催眠是更古老的东西,也谈不上什么特定源头。

如果满意,请采纳!

1,你所说的这种状态可以被称作是自然催眠

其实催眠现象是人的一种自然适应的反应,生活中也有这样的自然催眠现象。比如公路催眠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驾驶员长途驾驶,单调的汽车马达声会诱发催眠状态容易发生事故,所以在修筑公路时会在路旁设置一些醒目的标志,或者有意识地将公路筑成弯道,避免诱发公路催眠。长途乘车旅行也是同样。长途旅行中单调、刻板的车轮转动声也会成为催眠性刺激诱人进入催眠状态,在催眠中似乎能听到列车员报站的声音,而对其他声音则迷迷糊糊甚至一无所知。凡是单调、重复、刻板的刺激都能诱发不同程度的催眠,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这方面的体会,这是人的正常反应功能;而催眠术则是帮助人们开发和利用自身的这些功能,为调整身心状态,提高生活质量服务的。

,2,在简单给你解释一下你分不清楚的这两种答案:

答案一对于睡眠的认识还算可以,但毕竟是有误区的。睡眠状态按照眼动速率可以分为快速眼动期(深睡眠)和非快速眼动期(浅睡眠)。正常成年人入睡后,首先进入浅睡眠,通常依次为1~2~3~4~3~2等期,历时70~120分钟不等,即转入深睡眠,约5~15分钟,这样便结束第1个时相转换,接着又开始慢波相,并转入下一个异相睡眠,如此周而复始地进行下去。整个睡眠过程,一般有4~6次转换,浅睡眠时程逐次缩短,并以第2期为主,而深睡眠期则逐步延长。以睡眠全时计算为100%,则慢波睡眠约占80%,而异相睡眠占20%。 但睡眠往往是一种无意识的愉快状态,通常发生在躺在床上和夜里我们允许自己休息的时候。与觉醒状态相比较,睡眠的时候人与周围的接触停止,自觉意识消失,不再能控制自己说什么或做什么。因此你说的这种状态明显不是睡眠状态。答案一对睡眠的定义以及快速眼动期的睡眠状态理解不深。

答案二:明显在他妈的胡扯 你作为一个额 人 总能认出鬼压床什么的是扯淡吧~~~

,3,再为你解答一下两者之间的区别:催眠状态一般是指脑波在4~13hz状态内 潜意识开放阶段 即θ波~α波阶段 睡眠状态的脑波会周期性在0.3~13hz间浮动 即δ波~α波阶段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