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和紫砂有什么不同?
陶瓷和紫砂有材质、起源、原料、与颜色上的不同。
一、材质不同
紫砂:介于陶器与瓷器之间的陶瓷制品,其特点是结构致密,接近瓷化,强度较大,颗粒细小, 断口为贝壳状或石状,但不具有瓷胎的半透明性。
陶瓷:陶瓷则是陶器,炻器和瓷器的总称。用陶土烧制的器皿叫陶器,用瓷土烧制的器皿叫瓷器。
二、起源不同
紫砂:紫砂壶的起源一直可以上溯到春秋时代的越国大夫范蠡,有二千四百多年的历史。
陶瓷:约公元前8000-2000年(新石器时代)发明了陶器。
三、原料不同
紫砂:以紫砂为泥原料,主要分为紫泥、绿泥和红泥三种。
陶瓷:是以天然粘土以及各种天然矿物为主要原料经过粉碎混炼、成型和煅烧制得的材料的各种制品。
四、颜色不同
紫砂:紫砂器的泥色有多种,俗称“五色土”,除去主要“五色”的朱泥、紫泥、段泥、黑泥、墨绿泥外,尚有白泥、乌泥、黄泥、松花泥等各种色泽,紫砂器不挂釉,而是充分利用泥本色烧成。紫砂陶质地古朴纯厚,不媚不俗。
陶瓷:色彩众多,不同时期不同地方烧制的陶瓷各有千秋。如东汉以来至魏晋时制作的瓷器,从出土的文物来看多为青瓷。这些青瓷的加工精细,胎质坚硬,不吸水,表面施有一层青色玻璃质釉。
百度百科-陶瓷
百度百科-紫砂
如何识别紫砂壶
紫陶和紫砂的区别有:
一、原料不同:
1、紫陶的泥料需腻而黏、不含砂粒。用建水红、黄、青、紫、白五种不同颜色的泥土,泡水滤浆后成紫红色的陶泥,用以制成器皿坯胎再烧制而成精美的紫陶作品。
2、紫砂事实上是一种矿体,开采时质坚如石。
二、原料加工不同:
1、紫陶泥料的加工,需要将粘土捣成粉末,筛弃粗砂,进行配比,再放入缸内加水制成浆状搅拌淘洗;反复五、六次淘洗之后,让其在封闭状态下自然凝干成泥,这时的泥料已经腻如膏脂,无丝毫砂粒。
2、紫砂泥料的加工,是经摊晒、捣碎、过筛、加水调和成生泥,木槌压打数十次成熟泥。紫砂泥料砂质效果明显。
三、成型工艺不同:
1、紫陶是拉坯成型。
2、紫砂为打身筒和镶身筒成型。
四、装饰工艺不同:
1、装饰上,紫陶主要是湿坯书画装饰,先雕刻后填泥。
2、紫砂器陶刻技法为“刻底子”和“空刻”,装饰手法多样。
五、打磨工艺不同:
1、打磨工艺不同,紫陶无釉打磨抛光。
2、紫砂则不需要打磨抛光。
紫砂壶鉴别方法如下:
1、从亮色上看
真正的紫砂壶体重、色紫,因为长期为人手抚摩,上面呈现出汕润的光亮。而新制的紫砂壶一般说来质地都比较疏松,颜色偏黄,有光亮的少,无光亮的多。即使有光亮,也是用州白蜡打磨上去的。
2、从文字上看
旧壶的款都是用阳文,字体极为工整。新壶如果用阳文,字体因为摹仿或显呆板,或笔划长短粗细不一。如果是用旧壶加刻新款,则所刻文字为阴文。
3、从质地上辨别
大家普遍可能认为紫砂的质地一定是细腻的,其实不然,真正的紫砂是没有经过任何加工纯自然的。一般真的紫砂断面比较粗糙,沙感较为明显,用手一摸会感到磨手。而假冒的紫砂多数经过了处理,所以断面的结晶度较高一些,基本上没有粗糙感,触摸手感比较平滑,沙粒感较少。
4、从材质上鉴别
紫砂壶因为其材质闻名,所以鉴别紫砂壶主要看其材质。宜兴紫砂泥主要是由粘土、石英、云母构成,富含铁元素。这些矿物质使得紫砂壶触感细腻,但是并不光滑(与瓷器和釉质的区别);而触感粗糙的紫砂壶要么是假泥,要么是在某道工序上出了问题。
百度百科-紫砂壶鉴定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