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出生以后,发育指标和足月儿有哪些不同?
早产儿没有足月儿生存能力强
早产儿是指胎龄小于37周的新生儿,体重一般小于2.5kg。胎龄大于37周的新生儿是足月儿,足月儿的体重一般在2.5kg以上。
早产儿出生以后相对于足月儿生存能力比较差,身体各脏器发育主要是肺发育不成熟,所以早产儿出生以后容易出现呼吸窘迫综合症,呼吸暂停,生存能力比较低。再一个早产儿皮下脂肪比较少,出生后容易出现硬肿症。所以一般情况下,早产儿应该在保温箱中保持保持恒定的体温。
再一个,早产儿的皮肤颜色鲜红,皮肤比较娇嫩,指甲超不过指端,早产儿的具体情况也要看胎龄和体重,胎龄越小、体重越低,则并发症越多。
早产儿和足月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免疫功能,由于全身各脏器的发育不够成熟,白细胞吞噬细菌能力比较差,还有血浆当中的丙种球蛋白含量比较低,所以对各种感染的抵抗能力非常弱,即使轻微的感染也可以发展为败血症;肾脏功能。由于早产孩子肾发育不成熟,抗利尿激素也比较缺乏,尿浓缩能力比较差,所以生理性体重下降可能会比较显著,而且容易因为感染、腹泻等出现酸碱平衡失调。
血液系统方面,早产儿的血液成分和足月孩子相比,血小板比正常的新生儿要少一点,出生以后体重越轻,血液当中的红细胞、血红蛋白降低的越早,由于毛细血管的脆性比较大,也容易出现出血、贫血等症状;呼吸系统。足月儿的呼吸系统发育比较完善,早产儿的呼吸系统发育不完善,可能存在呼吸窘迫、呼吸暂停。
循环系统,早产儿的循环系统可能会存在动脉导管未闭、卵圆孔未闭等情况。神经系统,早产儿最常见的是脑白质周围软化、缺氧缺血性脑病。黄疸,早产儿黄疸出现得比较早,消退的时间比足月儿要晚。
早产儿与足月儿有何不同
在孕妇怀孕的晚期,这时候已经接近分娩了,孕妇体内胎儿的状态也并不稳定,所以这个时间段的孕妇需要特别注意,如果发生磕碰等症状,就有可能导致孩子提前出生,这样生出的孩子就是早产儿,而早产儿是比较容易出现一些问题的。那么,早产儿怎么护理?哪些是足月儿和早产儿的区别?
足月儿和早产儿的区别1、免疫:由于全身各脏器的发育不够成熟,白细胞吞噬细菌的能力较足月儿差,血浆丙种球蛋白含量低下,故对各种感染的抵抗力极弱,即使轻微感染也可发展成为败血症。
2、肾脏功能:肾发育不成熟,抗利尿激素缺乏,尿浓缩能力较差,故生理性体重下降显著,且易因感染、腹泻等而出现酸碱平衡失调。
3、血液:早产儿血液成分不正常,血小板数比正常新生儿少。出生后,体重愈轻,其血液中的红细胞、血红蛋白降低愈早,且毛细血管脆弱,因而容易发生出血、贫血等症状。
4、生长发育:早产儿比足月新生儿长得快的多,足月新生儿1周岁时,体重约为出生时的3倍,而早产儿出生时体重低,如果喂养得当,生长发育很快。由于长得快,极易发生佝偻病及其它营养缺乏症。
5、外形特点:皮肤柔嫩,呈鲜红色,表皮菲薄可见血管,面部皮肤松弛,皱纹多,头发纤细像棉花样不易分开,外耳软薄,立不起,紧贴颅旁,颅骨骨缝宽,囟门大,囟门边缘软。乳腺在33周前摸不到,36周很少超过3毫米。乳头刚可见。女婴大阴唇常不能遮盖小阴唇。男婴睾丸多未降入阴囊。胎毛多,胎脂布满全身,指(趾)甲软,达不到指端,足趾纹理仅前端有1~2条横纹,后3/4是平的。
早产儿与足月儿在成长上的区别主要表现在早产的宝宝由于发育地还没有足够完全的时候就来到这个世界,因此对外界的反应会比足月儿更加敏感,如果护理不当的话,早产儿比足月儿更加容易出现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疾病。早产儿的体重一般比足月儿轻,如果体重越轻,则发病率就会越高,因此早产儿面临的危险比足月儿要大。
早产儿怎么护理1、保温。室温在24℃~26℃,湿度在55%~65%,室内放一个可蒸发的水盆,空气干净清新。
2、各种维生素的补充。由于早产儿生长快,又储备不足,维生素A、B、C、E、K、钙、镁、锌、铜、铁等也都应分别在生后一周至两周开始补充,最好有母乳。
3、预防感染。早产儿室避免或不让闲杂人员入内。接触早产儿前任何人(母亲和医护人员)须洗净手。
从外观上来看,早产儿和足月儿是存在一定差距的。早产儿的头部看上去比足月儿略大一些,相对于足月儿来说,早产儿看上去又一些奇怪。尤其是生殖器官,男宝的睾丸可能是躺在肚子里的,而女宝宝的大阴唇比小阴唇小而盖不住小阴唇。早产儿的皮肤也没有足月儿的皮肤红润,一般呈绛红色,肤色比较暗沉。
因此孕妈妈在孕期一定注意休息,对于一些高强度的工作或是运动,能免则免,不要给自己过大的压力。平时上下楼梯的时候要注意脚下,路面不平整的时候最好有人搀扶。孕后期一定要减少或是不同房,以免出现早产的现象。
孩子早产后,要想护理好孩子,家长首先要了解早产儿与足月儿的区别。
早产儿与足月儿的不同,首先表现在胎儿年龄(妊娠时间)上。早产儿一般是指妊娠时间小于37周的新生儿。
其次是体重的不同。足月产婴儿的出生体重一般大于3000克;而早产儿一般小于2500克。但早产儿的体重增长倍数大。
另外,早产儿身体各系统的发育成熟度与正常新生儿也有明显不同,具体表现如下:
1.外貌
早产儿越早产则皮肤越薄嫩,颜色呈粉红色,较薄,透明发亮,并能通过皮肤见到皮下血管;皮下脂肪也很薄;面部皮肤松弛,皱纹多;全身布满胎脂,胎毛较多,头发纤细、条理不清,像棉花样常不易分开;外耳廓软薄,紧贴头颅旁,不能立起;颅骨的骨缝较宽,囟门大,囟门边缘软;乳头刚刚可见,乳晕呈点状,边缘不突起,无乳腺结节;女婴大阴唇常不能遮盖小阴唇,男婴的阴囊只有少数皱褶,睾丸多未降入阴囊;手指和足趾的指(趾)甲较软,达不到指端;足趾纹理较少,约有1 2条横纹,仅在足底前掌。
2.行为
早产儿活动少,只有全身运动,而正常新生儿可以单肢运动,动作快速、动态各异,伴有肢体转动;早产儿肌张力低,肢体柔软,不像正常新生儿那样能保持一种屈曲状态,可以将足底接触到耳垂;早产儿睡眠时间长,几乎是全天处于睡眠状态,呼吸快而浅,并且常有不规则间歇呼吸或呼吸暂停;早产儿哭声细小、无力、持续时间短,足月儿声音响亮有力度,持续时间长。
3.反射
正常新生儿的神经反射明显,而早产儿的吸吮、吞咽、握持等反射均差,贲门括约肌松弛,易致呛咳,吐、泻及腹胀。
4.体温调节困难且不稳定
早产儿产热的作用受到限制,肌肉少,张力低,不能改变姿态以缩小失热的面积。另一方面,由于其汗腺发育不成熟,出汗功能不全,也容易出现体温过高现象。
5.抵抗力弱
早产儿通过母体胎盘来的IgG量少,自身细胞免疫及抗体IgA、D、E、G、M合成不足,补体水平低下,故对感染的抵抗力较弱,容易引发败血症;此外还易得生理性黄疸、铁及维生素A、D的缺乏、休克以及水肿等。
6.易出血
由于早产儿的肝脏不成熟,肝功能不全,故凝血机制不健全,当外伤、缺氧、感染、凝血机制受碍,往往易出血而且较重。脑部血管尤易受伤而出血。有时亦可出现原因不明的肺出血。
总之,早产儿与足月儿在诸多方面有所差别,家长应区别对待。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