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像和菩萨像的区别是?
佛,是“佛陀”的简称,也有译作佛驮、浮陀、浮图、浮屠的,在梵文中,其意为“觉者”、“知者”、“觉”。“觉”又有三层含义。自觉、觉他(使众生觉悟)和觉行圆满,是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佛教认为,凡夫俗子,上述三项都缺,毫无觉悟可言;声闻(闻听佛陀言教而觉悟者)和缘觉者(因前世修行的因缘或观十二因缘之理自行觉悟者),缺后二项;只有佛陀才俱备上述三项。小乘讲的“佛”,一般是对释迦牟尼的尊称;大乘除指释迦牟尼外,还泛指一切觉行圆满者,宣称三世十方,到处有佛,多得象恒河沙子,不可计算。比如:管过去的有七佛、燃灯佛;管未来的有弥勒佛;管东方的有药师佛;管西方的有阿弥陀佛等。从佛身说,又有法身佛、报身佛和应身佛等。
菩萨,是“菩提萨”的略称。在梵文中,意为“觉有情”,“道众生”、“道心众生”,指成就众生,有天上觉悟的慈悲者。按大乘佛教修行并于将来可以成就佛果位的修行者,亦称菩萨。其修行只有“自觉”和“觉他”二品位,缺“觉行圆满”,成就次于佛。佛典上常提到的菩萨有:弥勒、文殊、普贤、观世音、大势至等。对大乘僧侣或居士,有时也可以尊称为菩萨,如印度大乘佛教学者龙树、世亲等,也被称作菩萨。
阿弥陀佛和释迦牟尼造像非常接近,但还是可以区分的。
阿弥陀佛最常见的佛像只有两种,一种是坐姿,一种是站姿。这里先说站姿,阿弥陀佛是接引佛,所以站姿多为接引手印,即佛的右手向下垂,手掌心向外;另一只手置于胸前。阿弥陀佛坐姿为禅定相,双手置于盘腿之上,捧了一个钵。坐姿的阿弥陀佛容易和释迦牟尼佛禅定相混淆,因为释迦牟尼也有禅定相,在很多时候可以区别开的是手上有没有捧钵。比较正确的造像,释迦牟尼禅定相是没有钵的,因为禅定悟道时的释迦牟尼还没有成佛,那个时候还没有钵,但很多造像的也给释迦牟尼禅定相做了钵。这种情况还是综合分析来区别比较好。
三方佛中的区别。在三方佛中(以你的视觉来分左右),中央肯定是释迦牟尼,那么剩下的东方药师佛、西方阿弥陀佛肯定就是一左一右。大多数情况下,阿弥陀佛在右边,药师佛在左边,也有例外。但这个时候只需要区分药师佛和阿弥陀佛即可,药师佛一般手捧长有药草的钵,另外一只手持要草药(花草样式的)或药丸(圆形或椭圆形的丸子),能区分出药师佛,那么另外一尊就是阿弥陀佛了。
单独存在的时候,主要依据姿态,比如站姿会结接引印、坐姿是禅定托钵相。姿态可以区分很多佛像,比如乐山大佛,为什么说是未来佛弥勒而不是其他什么佛呢?因为他的坐姿是双手下垂放于膝盖上的,这就是未来佛主弥勒坐姿之中的一种(未来弥勒成佛时在龙华树下举行龙华会时的坐姿)。
还有就是根据周围的环境,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而西方极乐世界又是一个非常美好的地方,是净土宗信徒们希望死后往生的地方。关于极乐世界的绘画或者场景就非常漂亮,最常见的就是阿弥陀佛坐于一颗树下,这颗树非常大,上面长满了奇花异果、珍珠宝石……这也是判断阿弥陀佛的重要特征。另外就是阿弥陀佛的侍者,分别是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他们共称西方三圣。所以有观音菩萨和大势至站在旁边的就肯定是阿弥陀佛了。释迦牟尼身旁站的是他的两大弟子(罗汉),或者是八大菩萨,这就和阿弥陀佛有显著的区别。
(图是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下方是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背后是长满奇花异果、珍珠宝石的异常繁荣的树,双手托钵)
以上,是我根据自己的经验整理。佛的辨识主要通过姿态、手势、法器、侍者、环境来辨识,虽然他们都很像(甚至一样),但综合分析考虑还是不难分辨的。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