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的不同区域有什么功能?
中央前回主要是是运动区,有些低等动物叫感觉运动区
中央后回主要是感觉区。
大脑皮层联合区是按功能划分出的大脑皮层的一种区域。
人脑除中央后回称为躯体感觉区,中央前回称为运动区,枕极和矩状裂周围皮层称为视觉区,颞横回称为听觉区之外,额叶皮层的大部,顶、枕和颞叶皮层的其他部分都称为联合区,它们都接受多通道的感觉信息,汇通各个功能特异区的神经活动。
扩展资料:
大脑皮层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机能。按照上述的结构分布,大致相应地分为3类机能区:皮层感觉区、皮层运动区和皮层联合区。皮层感觉区又可分为躯体感觉区、视觉区、听觉区。
视觉区。皮层视觉区位于枕叶,是视觉的最高中枢。视觉神经从视网膜上行进入脑,通向低级中枢——外侧膝状体。
在上行途中,双眼视神经的一部分投射于同侧外侧膝状体,另一部分交叉到对边外侧膝状体,最后投射到皮层枕叶。由于视交叉是不完全的交叉,因此视觉信息向脑内传递带有双侧性。
听觉区。皮层听觉区位于颞上回,是听觉的最高中枢听觉神经从听觉感受器——内耳柯蒂氏器上行进入听觉低级中枢——内侧膝状体,最后投射到皮层颞叶。由于听觉神经进入脑内后也呈不完全交叉,故而听觉信息向脑内传递也带有双侧性。
躯体感觉区。躯体感觉区位于顶叶中央沟后面的中央后回。这里主管着热、冷、触、痛、本体觉等所有来自躯体的感觉。
躯体特定部位的感觉在躯体感觉区有一定的机能定位,其定位有如下特点:颈部以下躯体感觉有对侧性,即左(右)侧躯体信息投射在右(左)侧皮层;
整个躯体感觉的机能定位呈倒立分布,即来自躯体上部的信息投射到躯体感觉区下部,来自躯体下部的信息投射到感觉区上部;皮层投射区域的大小,不以躯体器官的大小而定,而是以器官感觉的精细和复杂程度而定。
皮层运动区。皮层运动区位于中央沟前面的中央前回。这部位含有大量的锥体细胞,故又称锥体区。
皮层运动区的机能定位与躯体感觉区相似,即头面部运动由本侧皮层支配,头部以下躯体运动由对侧皮层支配;皮层运动区的机构定位呈倒立分布,运动区上部支配躯体下部运动,运动区下部支配身体上部运动;同时,动作越精细,越复杂,在皮层的投射区越大。
皮层联合区。大脑皮层中具有起着联络、综合作用的结构和机能系统,称为皮层联合区。它是大脑皮层执行高级心理功能的部位。
在种系进化的水平上越高,联合区在皮层上占的比例越大。在人类,除上述感觉区和运动区以外的区域,均为联合区,它占据整个皮层的一半位置。
联合区不直接同感觉过程和运动过程相联系,它的主要功能是整合来自各感觉通道的信息,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分析、加工和储存。
它支配、组织人的言语和思维,规划人的目的行为,调整意志活动,确保人的主动而有条理的行动。因此,它是整合、支配人的高级心理活动,进行复杂信息加工的神经结构。
百度百科-大脑皮层联合区
现代人类的大脑其实才出现四万年,与早期差别巨大!
智人在地球上生活了20万年左右。然而,在这20万年期间,人类的大脑和头盖骨产生了不小的变化:头盖骨变圆了,脸变小了,脸更缩进头盖骨里。我们和十万年前的祖先存在很大差异。如今,科学家第一次精确地判断出现代头盖骨的出现时间。
马克斯·普朗克进化人类学研究所(德国)的研究团队发表了一篇论文,称现代人类的大脑和头盖骨具有独特的特征,很可能是4万年前演化出来的。
相较于智人祖先,现代智人的小脑更大、更圆——小脑位于大脑后方,负责运动控制、平衡等,也具有部分记忆、语言功能。现代智人的顶叶更凸、更圆——顶叶帮助我们确定方向、制定计划、集中注意力。此外,大脑的侧壁变得更加平行,额叶区变得更高,枕叶区(位于头部后方)变得更圆润,不像以前那样往外凸。还有,我们的脸盘子变得更小、更往里缩。
左边(蓝色)为现代人类的头盖骨,右边(红色)为尼安德特人的头盖骨。早期智人的头盖骨和尼安德特人一样,都比较长。
值得注意的是,智人大脑形状的变化时间几乎完美贴合了某些现代行为的出现时间,如雕刻工具、制定计划、发展自我意识、发展语言、甚至洞穴壁画。换句话说,四万年前的“人类革命”(有时被称为“大跃进”)刚好发生在头盖骨和大脑形状产生变化的时候。
研究人员指出,这一切并非发生于旦夕之间,而是由十几万年来一点一滴的细微变化累积而成。他们虽不确定大脑发生质变的具体时间,但认为它应该发生在“3.5-10万年前”之间。
研究人员利用3D扫描技术,对20具智人化石的线条、形状、特征进行检验。化石年龄在30万至1万年之间。他们得出一项开创性的理论:如果没有更圆润、更优美的大脑,人类可能无法形成现代行为——不过,圆形大脑只是和现代行为存在联系,并非是后者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