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辖市与地级市有什么区别?
一,定义如下:
1.直辖市:
直辖市属于省级行政单位,是直属中央政府管理的省级行政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共有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特别行政区4种省级行政单位,其中,共有4个直辖市: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重庆市。
2.省级市(副省级市)
副省级市是中国行政架构为副省级建制的省辖市,正式施行于1994年2月25日,其前身为计划单列市,其党政机关主要领导干部行政级别为省部级副职。
中国现有15座副省级市:广州、武汉、哈尔滨、沈阳、成都、南京、西安、长春、济南、杭州、大连、青岛、深圳、厦门、宁波。其中深圳、大连、青岛、厦门、宁波是计划单列市,其它都是省会城市。
3.地级市
地级市,是中国行政区划之一,是中国的第二级地方行政区,属地级行政区,因其行政建制级别与地区相同,故称“地级市”。自1983年11月5日开始,在国家行政机构区划统计上作为行政区划术语固定下来,取代之前的“专级市”之称。
4.县级市
县级市,是中国行政区划之一。在中国,行政级别等同于市辖区、县等县级行政区。
二,区别
区别在于:行政级别不同。
直辖市属第一级(省级)行政区;
普通地级市和副省级市属第二级(地级)行政区;
县级市属第三级(县级)行政区。
截至2016年6月,中国共有直辖市4个,地级市293个,县级市366个。
扩展资料:
1.我国城市类型划分
非农业人口100万以上为特大城市;
50万到100万的为大城市;
20万到50万的为中等城市;
20万以下的为小城市。
2.中国城市发展总体战略
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镇。
3.成立直辖市主要要具备以下条件:
a.明显的区位优势和经济政治优势,在国内主要城市中经济体量靠前,直辖后能够辐射,带动整个地区的经济的发展,且应与原有直辖市保持一定距离,例如原省属时期的重庆市为计划单列市,国内政治经济地位较为突出。
b.人口不少于200万人,且是所在区域最大的城市,因为密度人口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
c.非省会城市优先考虑,且城市和人口规模经济体量综合实力等超越所在省省会城市,长期居省内第一位置。
d.省会直辖后本省它城有能力肩负省会职责。
e.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至少达到自足水平,便于往后政府调控。
f.尽量不破坏所在省的行政版图。
参考资料:
地级市与县级市有什么区别?
地区是省、自治区的派出机构,管理几个县、自治县和市,不是一级地方政权组织,没有人民代表大会,地区的工作部门(这里不能叫组成部门)由派出它的上级机关负责业务指导,是虚级的行政区域,仅仅是代替省级人民政府履行行政督察的职能。地区在70年代以前称专区,设专员公署。始设于国民政府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沿用。
后称地区,设行政公署。现在只有西藏、新疆、内蒙古、贵州、青海、黑龙江还设有地区。 地级市(以前称专区级市,因其由省直辖,行政地位和地区相当,故被称为“地级市”),在建国后是设在某一区域内比较重要的工业城市,辖域以市辖区为主,农业人口在整个人口中所占比例很小。因此,这一时期的地级市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城市。
改革开放后,为解决地市并存、城乡分割的弊端,加快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开始逐步撤销地区建制,设立地级市,现在多数省份已经取消了地区。地级市是省与县之间的一级地方政权组织,是实级的行政区域,设有人民代表大会。
地级市县级市怎么区别如下:
地级市和县级市的区别是它们的管辖单位不同。地级市归省管,县级市归地级市管,所以地级市的行政级别高一些。
地级市是中国行政区之一,它的行政地位与地区、自治州、盟相同,属于地级行政区,由省、自治区管辖。
地级市,简单来说是省级下辖的一级政府,一般都是市。
地级市由地区行政公署演变而来,起源于八十年代的“地改市”与“地市合并”改革。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