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和紫陶的区别
原料不同:紫砂是一种矿体,材质坚硬。而紫陶原料是建水特选的泥土,特点为腻而黏、不含砂粒。制作工艺不同:紫砂分为全手工和模具,全手工采用拍泥片打身筒和镶身筒两种,模具壶则是利用石膏模型或其他模型辅助成型。紫陶多为手工拉坯。打磨需求不同:紫砂则不需要打磨抛光。而紫陶为无釉打磨抛光。
1、原料不同:紫砂是一种矿体,材质坚硬。而紫陶原料是建水特选的泥土,特点为腻而黏、不含砂粒。
2、制作工艺不同:紫砂分为全手工和模具,全手工采用拍泥片打身筒和镶身筒两种,模具壶则是利用石膏模型或其他模型辅助成型。紫陶多为手工拉坯。
3、打磨需求不同:紫砂则不需要打磨抛光。而紫陶为无釉打磨抛光。
紫陶和紫砂有什么区别
把纯正的矿料定为一级矿料,把稍有杂质的矿料定为二级矿料,原矿矿料的杂质通常是鸡眼、矿层夹脂(俗称锅巴皮),把岩化稍有不均匀的定为三级矿料,其它可以称为等外矿料,因为从经济上说,炼制等外矿料不值。
二级矿料里的杂质可以通过人工除去后,也可以当一级矿料用,只是炼制成本与一级矿料不能同比。三级矿料人工是无法改变其岩化均匀度的,就是天生只有这点品质。
扩展资料:
紫砂泥料的分类:
1、天青泥:其质细腻呈青蓝色,产于清代中期,现已失传。
2、底槽青泥:位于矿层底部,块状中有青绿色的“鸡眼”、“猫眼”,色呈偏紫泛青,细而纯正,十分稀少 。
3、红棕泥:位于矿层中部,呈紫红色、紫色,隐现绿色斑点,质软致密,间有微小的云母闪烁。
4、大红泥:位于矿层中,少量出现。云片状结构,呈紫红色泽,鲜艳明丽。 矿层分布不同,烧成温度范围较宽,其最佳烧结温度在1180℃左右
5、本山绿泥类: 俗称“本山绿泥”,古名“梨皮泥”。矿土呈淡绿色层片状,烧成陶后现梨皮冻色(米**)。产于黄龙山岩层与紫泥共生矿层中,仅数厘米厚,位紫泥上层与岩板间,俗称“龙筋”。其矿物组成为水云母、高岭石、石英及少量的铁氧化物。
6、本山绿泥:采掘量极少,不易制作大件产品,仅作小件产品和作“化妆土”,加入适量作色剂可变化成个色装饰泥。
7、百麻子泥:色与本山绿泥相似,质地粗。位于紫泥上层,且杂质较多,须精拣方可合用,成陶后现淡墨色。
8、红麻子泥:色似紫泥,质地粗。位于紫泥上层,间夹星点麻子绿泥,成陶后呈桃红色。
9、红泥类: 俗称“朱泥”、“朱砂泥”、“石黄泥”。因其成陶后,色似“朱砂红”故名。
紫陶和紫砂的区别:原料不同、成型工艺不同、喝茶口感不同、性能不同、密度不同等。
1、原料不同
紫砂泥料是由原矿石经过多种工序炼制而来,刚出土的紫砂矿石不能直接制壶。紫陶由粘土原料制成,需要将粘土捣成粉末,进行配比后再加水制成浆状搅拌淘洗。
2、成型工艺不同
紫砂成型方式分为全手工制作身筒和用石膏模型或其他模型辅助成型两种。紫陶的泥料细腻,所以不能使用模具辅助成型,都是手工拉坯。
3、喝茶口感不同
紫陶和紫砂的主要区别在于口感的不同,用紫砂冲泡的茶汤香味浓郁,最大程度的保留了茶叶本身的味道,茶汤的味道很淡,而紫陶冲泡的茶汤口感浓郁,香味就比较清淡了。
4、性能不同
相比而言,紫陶的导热性要比紫砂强,散热很快,茶叶的香味不容易被壶所吸收,所以性能并不及紫砂,而紫砂的导热性弱,散热慢,冲泡的茶香更加浓郁。
5、密度不同
紫陶的密度要比紫砂高很多,保温性并不及紫砂,紫砂具有双气孔结构,可以很好的吸收茶汁和香味,而在这一点上,紫陶的效果就差很多。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