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小青蛙是什么样子的?

泡在奶味里1年前 (2023-12-05)阅读数 6#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青蛙蝌蚪

青蛙是两栖类动物,能在地上跳来跳去,还可以在清澈见底的小河里游来游去。青蛙出生的时候是又黑又小的蝌蚪,慢慢地,慢慢地长出小腿,最后,变成青蛙,青蛙头上有两个大大的眼睛,看起来像被吓着了,他是庄稼的“守护神。”

青蛙的受精卵,刚孵化出的青蛙幼体叫小蝌蚪。刚孵化出来的蝌蚪,身体呈纺锤形,无四肢、口和内鳃,生有侧扁的长尾,头部两侧生有分枝的外鳃,吸附在水草上,靠体内残存的卵黄供给营养。以群居为主。当蝌蚪成熟了,它们开始脱变,渐渐长出四肢,慢慢成长变成小青蛙,蝌蚪和青蛙有明显的不同之处。

外形:小蝌蚪有尾,无四肢;青蛙无尾,有四肢。

呼吸:小蝌蚪用鳃呼吸;青蛙用肺和皮肤呼吸。

生存环境:小蝌蚪为完全水生;青蛙为水陆两栖。

小蝌蚪是这样子的

而下面就是小青蛙。

再大一点的青蛙是这样的

青蛙(Frog)属于脊索动物门、两栖纲、无尾目、蛙科的两栖类动物,成体无尾,卵产于水中,体外受精,孵化成蝌蚪,用鳃呼吸,经过变异,成体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

绝大部分青蛙通过体外受精繁殖,受精卵在母体外孵化成蝌蚪。全球只有10至12种青蛙进化至体内受精,部分会把受精卵排出体外孵化成蝌蚪。但青蛙在动物学上特指的是黑斑侧褶蛙。青蛙一向被认为是卵生动物,不过科学家发现,一种生活在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雨林的青蛙能够产下蝌蚪。这种青蛙是全球6000多种青蛙中唯一一种能够“下蝌蚪”的青蛙。?[1]?

蛙体型较苗条,多善于游泳。 颈部不明显,无肋骨。前肢的尺骨与桡骨愈合,后肢的胫骨与腓骨愈合,因此爪不能灵活转动,但四肢肌肉发达。最原始的青蛙在三叠纪早开始进化。现今最早有跳跃动作的青蛙出现在侏罗纪。因为青蛙是以昆虫和其他无脊椎动物为主食,因此必须栖息於水边。中国的蛙类有130种左右,它们几乎都是消灭森林和农田害虫的能手。

青蛙和癞蛤蟆的区别是什么?

青蛙和癞蛤蟆的区别是颜色不同、皮肤不同、属性不同、毒腺不同。

1、颜色不同:

癞蛤蟆背部颜色多为土色、棕**、灰色、褐色等,且肚皮颜色接近背部,而青蛙背部多为绿色、青色,肚皮颜色为白色。

小青蛙是什么样子的?

2、皮肤不同:

青蛙皮肤相对光滑,癞蛤蟆皮肤粗糙。

3、属性不同:

癞蛤蟆指的则是蟾蜍科的动物,而青蛙指的是蛙科之中的动物。

4、毒腺不同:

癞蛤蟆有丰富的毒腺,青蛙是没有毒腺的。

青蛙的生活习性:?

青蛙生活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在水里。它主要以一些农业害虫为食,每只青蛙每天要吃掉60多只害虫。生活在水草丛生池塘里的青蛙,体色是草绿色的,在无绿草的水沟里,体色是带灰棕色的。青蛙的体色与环境色彩比较一致,这样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以便更好地在水里和陆地上生活。?

癞蛤蟆的生活习性:

癞蛤蟆喜隐蔽于泥穴、潮湿石下、草丛内、水沟边。皮肤易失水分,故白天多潜伏隐蔽,夜晚及黄昏出来活动。成年癞蛤蟆多集群在水底泥沙内或陆地潮湿土壤下越冬。停止进食,以体内贮布在肝糖来维持最低的新陈代谢,到翌年气温回升到10~20℃时,才结束冬眠。夜间捕食、活动,以甲虫,蛾类,蜗牛,蝇蛆等为食。人工饲养繁殖比其他蛙类容易。

一、科属区别

1、青蛙:青蛙为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两栖纲、无尾目、新蛙亚目、叉舌蛙科、虎纹蛙属两栖类动物。

2、蟾蜍:蟾蜍为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两栖纲、滑体亚纲、无尾目、蟾蜍科、蟾蜍属两栖动物。

二、形态区别

1、青蛙:青蛙头部扁平,略呈三角形,吻端稍尖,口宽大,横裂,由上下颌组成,雄蛙口角内后方各有一浅褐色膜襞为声囊,鸣叫时鼓成泡状,躯干部短而宽,后端两腿之间,偏背侧有一小孔,为泄殖腔孔,脚上有四个趾,后脚上有五个趾,还有蹼。

2、蟾蜍:蟾蜍体表有许多疙瘩,内有毒腺,体长平均60毫米左右,雌性最大者可达80毫米,头宽大于头长,吻端圆,吻棱显著,颊部向外侧倾斜,鼻间距略小于眼间距,上眼睑宽、略大于眼间距,鼓膜显著,椭圆形,雄性皮肤粗糙,头部、上眼睑及背面密布不等大的疣粒,雌性疣粒较少,耳后腺大而扁。

三、蝌蚪区别

1、青蛙:青蛙的蝌蚪大都较为分散,体色较浅、身体略呈圆形、尾巴长、口长在头部前端。

2、蟾蜍:蟾蜍的蝌蚪通常密集成群,身体呈黑色而尾巴较浅、体形呈椭圆形、尾巴短、口在头部前端腹面,体型比青蛙蝌蚪的个头小。

青蛙:

癞蛤蟆:

?

扩展资料:

青蛙

蛙体型较苗条,多善于游泳。 颈部不明显,无肋骨。前肢的尺骨与桡骨愈合,后肢的胫骨与腓骨愈合,因此爪不能灵活转动,但四肢肌肉发达。最原始的青蛙在三叠纪早开始进化。

现今最早有跳跃动作的青蛙出现在侏罗纪。因为青蛙是以昆虫和其他无脊椎动物为主食,因此必须栖息於水边。中国的蛙类有130种左右,它们几乎都是消灭森林和农田害虫的能手。

癞蛤蟆

蟾蜍水陆两栖,皮肤布满小孔具有渗透性,外加它们从出生就没有羊膜和壳等结构的保护,致使它们对环境的敏感性要高于其他类群,两栖动物被认为是检测环境变化的风向标。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